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常用的補血中藥配方有哪些?

常用的補血中藥配方有哪些?

養血藥也叫補血藥,是指主要用於治療血虛的藥物。心主血,肝藏血,脾主血,是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血虛與心、肝、脾密切相關。血虛的主要表現為:面色晦暗或萎黃,唇甲蒼白,頭暈心悸失眠,手腳麻木,舌淡脈細。女性在月經後期仍有少量淺色,甚至閉經。以下幾種口味是常用的養血補血中藥。

當歸

味甘、辛、溫。含有阿魏酸、琥珀酸、煙酸、尿嘧啶、腺嘌呤、正丁烯內酯、槁本醋、維生素B2、維生素E、谷甾醇、亞葉酸等。具有興奮和抑制子宮的雙重作用,還能促進子宮的發育;可抗維生素E缺乏、貧血、擴張冠狀動脈;它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功效:補血、活血、止痛、潤腸。可用於治療血虛體虛、婦女月經不調、痛經、閉經、虛寒腹痛、瘀血疼痛、風濕關節痛、癰瘡、瘀血疼痛、血虛腸燥便秘。現代也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肝炎、肝硬化等。用法:5 ~ 15g煎服。補血活血可用於歸身、歸尾,加強釀酒後的活血之力。註意:濕滿便溏者勿服。

熟地黃

經多次蒸幹而成。味道很甜,微溫。含有洋地黃、糖、甘露醇、氨基酸、維生素A等。具有強心、利尿、降血壓、降血糖的功效。功效:養血滋陰,滋補肝腎。可用於治療血虛、面色萎黃、頭暈、心悸、失眠、月經不調、崩漏、腎陰不足、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肝腎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耳聾、頭發早白等。用法:10 ~ 30g煎服。註意事項:本品粘稠,助濕,有礙腸胃。不適合脾胃虛弱,腹脹便溏的人。

電子明膠

也叫驢皮膠。甜平。含有膠質、鈣、硫等。膠原蛋白水解產生多種氨基酸,如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胱氨酸等。能加速血液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生長,加速血容量和紅細胞及血紅蛋白的恢復,療效優於奶粉加鐵。具有止血作用;能增加血清鈣;可預防和治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可以抵抗創傷性休克。功效:養血止血,滋陰潤肺。可用於治療血虛、面色萎黃、頭暈、心悸、咯血、吐血、便血、血尿、鼻衄、崩漏等。虛喘咳喘,陰虛幹咳或痰中帶血,陰虛熱傷,失眠等。用法:5 ~ 15g燉化,再配藥汁內服。炒蒲黃常用於止血;壹般用蛤粉炒潤肺止咳。註意:本品有粘性,會堵塞腸胃。不適合脾胃虛弱、便溏厭食或有癥狀的人。

何首烏

味苦、甜、澀,微溫。含有羥基蒽醌釀造衍生物大黃酚、大黃素、大黃酸、大黃酸,還含有大量卵磷脂和葡萄糖苷。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和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卵磷脂容器具有強化神經功能。何首烏中含有的蒽醌衍生物有通便作用;能增強抗寒能力;具有壹定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可以強心,促進新陳代謝,抗衰老。功效:補益肝腎,滋養精血,潤腸通便。用途:制何首烏用於治療血虛、面色萎黃、頭暈耳鳴、失眠遺精、頭發早白、腰膝酸軟、精血不足。何首烏用於慢性瘧疾,癰,瘰癧,腸燥,便秘。可用於降血脂、預防冠心病和治療神經衰弱。用法:10 ~ 30g煎服。註意事項:脾胃虛寒、便溏、痰濕重者不宜食用。

白芍

味道苦、酸、微寒。含有揮發油、苯甲酸、鞣質、芍藥苷、丹皮酚、芍藥苷等。能降低腸、胃和子宮的平滑肌張力;芍藥苷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白芍煎劑對痢疾誌賀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有抗菌作用。功效: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肝陽上。用於月經不調、崩漏、經期腹痛、自汗盜汗;肝氣不和所致的肋痛、腹痛,手足絞痛;肝陽上亢,頭暈頭痛。用法:5 ~ 10g煎服。15 ~ 30g可大劑量使用。用於養血斂陰,多煎。註意:本品不適用於抗藜蘆和虛寒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