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洛陽羊肉湯
在我看來,河南最有名最正宗的羊肉湯是洛陽的。在河南洛陽,喝湯幾乎等於吃飯。洛陽人的湯文化應該是全國最豐富的。洛陽人在吃面的時候總會問“妳喝湯了嗎”,不像其他地方見面打招呼“妳吃飯了嗎”。
洛陽羊肉湯的烹飪方法是先煮骨頭,和上面介紹的滕州羊肉湯差不多,只不過大部分的烹飪時間沒有山東那麽長。洛陽人煮羊骨頭只需要半個小時或幾個小時,而山東人煮湯要很長時間,有時要煮壹天的大部分時間。骨頭湯煮好後,放下羊肉和餡包。洛陽做羊肉的餡包也有很多種,壹般20多種食材。餡包裏的成分去除了腥味和臭味,湯中的成分有藥用效果。煮羊肉湯也講究湯汁白潤,像牛奶壹樣醇厚。
洛陽有很多受歡迎的羊肉湯館,如鐵鞋宋麗羊肉湯館和布依羊肉湯館。
二、靈寶羊肉湯
河南省靈寶縣現在是壹個城市,屬於三門峽地區,這裏有山有水有黃河,是典型的黃河流域飲食文化特色。靈寶羊肉湯也是北方黃河流域的傳統風味,食材的選擇更有講究。必須是1-2歲的公羊,新鮮的骨頭和新鮮的肉,用清水浸泡6-8個小時,然後用大火煮5-8個小時,取湯。靈寶羊肉湯的獨特做法是“大鍋熬湯,單鍋制作”。將煮好的湯放入小鍋中,加入調料和湯汁,加入羊肉、羊血、紅薯粉條、蒜末、姜絲,小鍋燉制,放入湯碗中,撒上蔥花、香菜,壹碗靈寶羊肉湯就做好了。壹碗好吃的靈寶羊肉湯,濃而不臭,辣而不刺鼻,鮮而爽口。
如果去靈寶出差,可以去尚家羊肉湯館,那裏店面比較大。
三、開封羊肉雙腸湯
“羊雙腸”又叫“羊膏腸”。這種湯是從清朝時在街上搬運小吃發展而來的。天冷的時候,可以看到羊腸外面有壹層薄薄的油,這就是所謂的“羊奶腸湯”。這種湯的做法是將羊血倒入腸內,煮熟後切成段,與羊裏脊、羊胎盤等羊雜壹起放入鍋中,再煮至湯色紅白綠,醇香可口。由於這種湯也可用於牛的大腸和小腸,故與“羊雙腸湯”並稱為“牛雙腸湯”。
如今開封的雙腸已經不是街頭小吃了。很多店面都比較大,比較正規,成了當地有名的小吃。如果妳去開封出差,妳可以去季孫羊腸湯館品嘗這種獨特的食物。
四、汝州羊雜湯
羊肉炒鍋是汝州的名菜。雜炒鍋是把羊的可食器官混合在壹起做成的湯。做好混合湯要下很大功夫,比如羊頭要洗幹凈,腸胃要反復洗,肝、心、肺要反復用冷水泡。
煮雜炒鍋湯,要先把骨頭煮開,撇去浮沫後再煮兩個半小時。然後將煮好的羊頭、肝、心、肺、肚、腸放在壹起壹起煮,再加入生姜、草果、八角、香葉、大蔥、辣椒等各種調料,再小火慢燉。骨羊架去皮打成漿,再丟入鍋中熬成原湯。
汝州羊雜鍋在清代有很多生意,現在很多店鋪都比較正規。
五、河南禹州羊肉湯
禹州屬於許昌地區,這裏的羊肉湯做法比較雜。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流派,壹個是嗆鍋羊肉湯,以張地羊肉湯和老胡家為典型代表,另壹個是涮羊肉湯。市區以鐵蛋、吳老大、海家為代表,各有特色,做法和口味都差不多。
張地羊肉湯是典型的鐵鍋羊肉湯。先將新鮮羊肉切片放入炒鍋內炒熟,然後在事先煮好的羊肉湯中加入調料和蔥花香菜,再將辣椒油等調料倒入炒鍋內。
禹州花石鄉有很多山頭,適合養山羊。華氏羊肉湯也很有名。以當地羊肉為主料,配以金針菇、禹州粉條、西山木耳、優質大蔥及各種調料制成。
華氏羊肉湯味道鮮美,肥而不膩,成為禹州歷史悠久的著名地方風味。
總的來說,河南平原和山東山區的飲食文化有差異,羊肉湯的做法也有差異:
1.山東羊肉湯的烹飪方法更加豐富復雜,有白湯、清湯、骨湯、藥湯等。烹飪時間較長,短則壹天,長則壹天,調料較多。比如萊蕪金家羊肉湯,用了100多種調料。
2.河南羊肉湯的食材比較豐富,比如粉條金針菇,有些食材用途很廣,而山東羊肉湯的吃法就簡單多了,就是吃羊肉湯。相比河南羊肉湯,山東羊肉湯吃的餡餅更像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