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的優秀作文1“哇,好香。”好吃的粽子終於出爐了。三角形的粽子映入我的眼簾。“啊嗚!真的很好。”我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心裏像打翻了的蜜罐——甜絲絲的。
那是去年的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歡歡喜喜過端午節……”我哼著小曲,手裏拿著幾片綠色的竹葉走回家。讓我們先把葉子泡在水裏。接下來就是準備做粽子的食材了。奶奶準備了糯米,紅豆,五花肉,還有我最愛吃的蛋黃...真的是應有盡有,色香味俱全。我來告訴妳怎麽做!
首先要挑選兩片大小差不多的竹葉,卷成圓錐形。加入糯米,然後加入餡料,最後蓋上壹層糯米。然後把凸出的竹葉折下來蓋住糯米,用手托住中間。然後用麻繩綁好。我看著奶奶包了壹會兒粽子,就試著按照她的做法包了壹個,但最後不是餡兒溜出來了,就是“犯人”從麻繩裏逃出來了。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我有點沮喪,想逃跑。奶奶說:“壹切都不容易。只要妳努力學習,妳就能做到。”於是我在奶奶的指導下努力學習。奶奶笑著說:“餡兒放進去,可以用勺子壓平,然後把竹葉蓋緊。妳要註意綁麻繩的技巧。”就像這樣。”奶奶拿起竹葉包了起來。她的動作如此輕盈靈活。粘粽子的手像蝴蝶壹樣上下舞動。過了壹會兒,壹個“內青外白”的小胖子立刻出現在我的眼前。我像奶奶壹樣包好了。好事多磨,我終於成功了。”壹,二,三...“我工作更加努力,也更加熟練...
每次想起端午節,心裏總有壹種壓倒壹切的喜悅。
包粽子的優秀作文2端午節,奶奶答應教我包粽子。
壹大早,我踏進外婆家的門,看見水池邊掛著棕色的粽子葉。我跑進房間,放下書包,就去找奶奶。
奶奶已經開始工作了。先是開始淘米,米又細又長。洗完之後,我奶奶加了很多堿水。奶奶壹邊攪拌壹邊告訴我:“堿性水可以吸收粽子裏的水分,產生很好的粘彈性。堿性水的量要適中,不能太少。沒有粽子,會淡而無味,看起來像散沙。多了就尷尬了。”然後洗紅棗,切肉。壹切準備就緒,奶奶開始收拾行李。我站在旁邊,專註地看著。我奶奶先摘了壹片又寬又長的粽子葉,減去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轉了壹圈,卷成喇叭狀。然後她舀了幾勺米飯放進小號裏,再放上壹些紅棗,再加壹些米飯蓋住紅棗,然後慢慢展開卷著邊的葉子,再放壹顆在小號口上。就算基本包好了。最後壹步是綁繩子,這也是做粽子最關鍵的壹步。奶奶緊緊抱著粽子,牙齒咬住繩子的壹端,然後用手纏好,最後系好,就大功告成了。壹個漂亮的棱角分明的粽子出現在我面前。我好奇地把它撿起來,在半空中晃來晃去,它根本不會散架。外婆嫻熟的動作讓我目瞪口呆。我的祖母非常好,我簡直欽佩她。
我真的沒辦法。我抓起粽子的葉子,學著奶奶的樣子,仔細回憶奶奶的動作要領,把小號卷起來——裏面裝滿了米飯——蓋上——系上繩子。哇...它散架了,把米飯灑了壹桌子。第壹個以失敗告終。第二個,第三個,漸漸地我終於包了壹個稍微像樣的粽子。
明年端午節我會卷土重來。
端午節那天,媽媽特意買了正宗的葉兒粽子、大肉和鹹蛋黃。哈哈,我們又要包粽子了!
媽媽把肉切成塊,用幹梅子蒸熟,把有沙感的鹹鴨蛋去殼,蛋黃對半切開,放在盤子裏備用;將長粒糯米泡四個小時後,過濾水,加入適量醬油——技術嫻熟的媽媽已經準備好了美味的餡料和糯米,除了東風,萬事俱備。
粽子制作會正式開始。桌子上整齊地放著幾樣調料,我和媽媽壹起包粽子。只見媽媽抽了壹大把粽子葉,折疊成壹卷,粽子葉神奇地變成了壹個小漏鬥,乖巧地躺在媽媽手裏;我也做了同樣的翻滾,但是我沒能把這個小宗爺抱穩。然後,我媽放了壹勺糯米和壹塊香噴噴的梅幹肉,然後拿了壹筷子,往粽子裏塞了好幾下。她對我說:“包到壹半的時候,妳要用筷子戳幾下,這樣粽子就能裝進去了。”我把壹勺糯米放進“小漏鬥”,像媽媽壹樣用筷子戳進粽子裏。“子……”——我在可憐的粽子葉上戳了壹個洞,看著碎了的粽子葉,又笑又哭。
媽媽輕而易舉地包好了壹個又壹個粽子,這些粽子看起來是那麽的誘人:鮮綠的外表特別漂亮,透出粽子葉特有的光澤;宗盛是天然的棕櫚葉。雖然被開水軟化了,但還是那麽綠,韌性十足。粽子掛在棕櫚葉上,連成壹串。捧著棕櫚葉的葉柄,粽子壹提就“飛”起來,非常好看。不知道那誘人的外表下隱藏著怎樣的驚喜!
我試了又試,試了又試,終於包好了兩個歪歪扭扭的粽子,逗得我哈哈大笑。我媽誇我:“嗯,比去年好多了!”煮完以後肯定不會像去年那樣煮成壹鍋粥了。"
做粽子看起來簡單,其實真的不簡單。這是壹種有趣的工藝。明年端午節,我又要跟媽媽學包粽子了。我壹定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