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2022科學公開課復習心得

2022科學公開課復習心得

“開放科學課程”不僅為青少年提供了了解前沿科學知識的窗口,也為教師提供了更多服務於中小學科學教育全過程的教材。下面,我整理了個人對2022理科公開課的想法。希望妳喜歡!

2022理科公開課個人經驗1

科學是博大精深的,需要我們不斷嘗試和探索,即使有些事情讓我們害怕,也不要退縮。只要我們直面困難,就會發現更多科學的奧秘,進入科學的神奇世界。

班上壹個同學的父母在動物研究所工作,他們邀請我和幾個同學壹起體驗牛蛙骨骼標本的制作,了解牛蛙的骨骼結構和特征。當時我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同意了。直到壹只全身癱軟、眼睛似乎向外凸出的死牛蛙被放在我面前的實驗平臺上,我才驚覺:我們要去解剖那具讓我們膽戰心驚,不想碰它,甚至不想再看它壹眼的屍體。

我們面面相覷,誰也沒有動手的意思。父母在這裏工作的同學率先戴上手套,漫不經心地對我們說:“妳們怎麽還盯著看?”戴上手套,準備解剖!我爸媽每天就是這樣工作的,科研就是親自嘗試探索!“我突然想到,如果我們不敢這樣攻擊任何人,我們能學到什麽?我們不是來研究科研的嗎?我和幾個同學開始猶豫要不要戴手套,不知道是手套難戴,還是害怕。五分鐘後,我們都只是擺弄手套。那個已經開始解剖的學生看不下去了,沖著我們吼:“餵!快壹點!有什麽好怕的?如果科學家都像妳壹樣,連壹只牛蛙都不敢碰,怎麽談科技發展進步?"

是的,如果研究人員像我們壹樣...

我終於鼓足勇氣,連續做了三個深呼吸,帶著緊張的表情,用顫抖的雙手開始了解剖。啊?沒有血嗎?我忍不住問那個同學。她告訴我,屍體是為了方便屍檢而煮的。漸漸的,我放松了,開始壹點壹點的學習分解牛蛙。遇到什麽不懂的問題就去問那個同學,了解了很多牛蛙的情況。尤其是通過“零距離”接觸,我親眼見證和感受到了牛蛙作為兩棲動物堅硬的骨骼、發達而有力的後肢。

科學需要我們勇敢嘗試,親自動手,才能真正有自己的體驗,才能學到更多更深的科學知識,甚至才能有自己的新發現,才能深入科學世界。只有靠近了,妳才能感受到,學到知識,抓住本質,明白道理。

2022科學公開課個人體驗2

今天下午壹上課,老師就笑著對我們說:“今天我們要做壹個實驗。”學生們就像張耳的和尚——他們都不知所措,不知道老師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我們每個人頭上都有壹個大大的問號。然後,我們瞪著壹雙好奇的眼睛,開始看老師變魔術。

首先,老師小心翼翼地從講桌上拿起壹個雞蛋。它又白又胖,很可愛。然後老師拿了壹個裝了半瓶水的瓶子放在桌子上。然後,老師又把雞蛋放入水中。雞蛋沈到了水底。當它碰到瓶底時,發出“咚”的壹聲,像潛水員。然後雞蛋晃了幾下,不動了。然後老師問:“誰能讓雞蛋浮起來?”老師讓田悅回答。田悅說:“把雞蛋輕輕放在水面上,它就不會沈了。”老師照她說的做了。老師先把雞蛋從水裏拿出來,放在水面上。可惜老師的手壹松開,就沈入了水底。我們喊了壹聲“啊”,失望了。這個方法沒用,其他同學又舉手了。我很著急,但是我不記得如何讓雞蛋從水裏浮起來。老師讓李潤澤再回答壹遍。我們班的李潤澤就是愛動腦筋。他不慌不忙地站起來說:“往瓶子裏加點鹽就行了。”那些曾經手牽手的同學都像泄了氣的皮球壹樣癱在了桌子上。

這時,老師拿出了她的秘密武器——鹽。她舀起壹勺鹽,倒入水中。像原子彈壹樣,鹽掉到瓶底,立刻升起壹股“白煙”。雞蛋似乎被它的力量感染了,搖晃了幾下。起初,我們以為它會浮起來,但它壹動不動,像喝醉了酒壹樣。原來它又睡著了。王老師又往房間裏加了壹勺鹽,和上次壹樣,只是有點飄。老師又給它加了第三勺和第四勺。老師又拿了壹支筆把鹽攪拌好,雞蛋轉起來,像飛機的螺旋槳,像穿著紅色舞鞋的芭蕾舞者,又像龍卷風,不停地旋轉。漸漸地,水變清了,蛋也露出了它的“小光頭”。就像壹座沈睡了數萬年的孤島,終於浮了上來。學生們興高采烈,歡呼鼓掌。然後,老師用食指把雞蛋壓入水中。老師壹松手,雞蛋像彈簧、撐桿跳、充氣球壹樣躍出水面。“光頭”蛋壹碰到水,好像有點不舒服,先沈入水中,才浮上水面。

為什麽鹽會浮在水中?因為水加了鹽,浮力增大,雞蛋就能浮起來。

我突然明白了,科學無處不在。只要用眼睛去探索,去發現,就能找到。

2022「開放科學課程」個人經驗3

這學期,我們增加了自然科學的課程。媽媽說:“科學來之不易。”爸爸說:“理科很難,妳要努力!”“他們說的話讓我緊張。理科真的那麽難嗎?

鈴鈴·貝爾,學生們歡呼“科學課!”我既期待又緊張。科學老師臉上帶著幸福的微笑來了。老師說:“我姓王,從今以後大家都要叫我王老師。”他接著說:“我們第壹節課是種紅綠豆。”老師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發了七粒紅色的綠豆種子。老師說:“先把紅紅的綠豆種子泡3-5個小時,然後放到土裏,等土幹了再澆水。”回到家,我就按照老師教的方法做了。第三天,我真的長出了紅豆和綠豆芽。我非常高興。

第二節科學課,王老師帶我們去觀察大樹上有什麽。我看到鳥兒在樹上快樂地玩耍,細細的樹枝在風中飛舞。多美啊!

現在我愛科學課,因為科學課很有趣。它教會了我很多知識。

2022「開放科學課程」個人經驗4

“科學”是壹個很深奧的東西。它就像壹個比宇宙大無數倍的海洋。我們就像海洋中成千上萬種生物中的壹種。我們每天都在探索,發現這更有利於我們人類的知識,尤其是那些知識領域的先驅——科學家。它在不斷更新我們的環境,讓我們能有更好的生活。

在21世紀,科學將成為人類的生活。不懂科學就無法在這個社會生存。如果妳有壹顆科學的種子,精心培育,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生根發芽,結出無數的果實。“諾貝爾獎”就是獎勵那些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勞動培育出豐碩成果造福人類的科學家,讓他們成為我們的驕傲,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同時鼓勵他們為我們,甚至為全人類做出更傑出的貢獻。有來自20多個國家的466位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當他們走向諾貝爾獎的領獎臺時,他們代表著自己擁有科學創造的巨大財富。也代表了他們對人類的貢獻。我們應該為這些人歡呼,為他們用科學改變了世界而歡呼。

科學的力量是無窮的,它會給妳帶來意想不到的財富。所以,我們要從小熱愛科學,但如果不去深挖科學的奧秘,不去實踐,就永遠得不到科學的快樂。有些人只知道壹件事,不知道另壹件事。如果他們只了解表面,而不深入探索,他們怎麽可能成功?所以要勇於嘗試,勇於創新。用來推翻前人的話和結論。而妳最終得到的是妳自己的結果。

諾貝爾科學獎離我們有多遠?不用問,只要妳從小播下科學的種子,努力學習,它就在我們身邊。

2022“開放科學課程”個人經歷5

高科技潮流席卷了我們的家,先是電子積木,然後是神秘的生日禮物。太好了!正合我的口味。

我從小就喜歡科學。都說男生讀理科,女生讀文學,但我對文學壹竅不通,對理科的興趣比誰都高。哈哈!上帝救救我!阿姨送我這麽好的禮物,我當然要收下。壹把東西拿來,我就興奮的要玩,可是壹打開說明書,我就傻眼了:“尼瑪!為什麽都是英文的?不合理。上面明明寫著中國制造!”

期待著,終於盼到了中文手冊。我高興地看著說明書,恨不得馬上開始。仔細看完說明書,我看了看這個大主機。打開開關,只聽到“詭異”的音樂,遊戲開始。我戴上耳機,把金屬夾子夾在耳垂上。只見主機上的紅橙綠燈交相輝映,非常漂亮。我被突如其來的光線嚇壞了的臉被照亮了。然而,我冷靜下來,準備迎接挑戰。

我把壹個藍色的小球放在風扇的嘴上,按下啟動鍵,風扇在大圓盤間來回移動,最後停在我面前。但是我還沒有用意念讓球升起來!它迫不及待地自己動起來,然後到了最高壹級,然後又降到了最低壹級。像壹只奔跑的小狗,剛跑出家門,就被主人拖回家。過了壹段時間,我就可以自如的控球了。現在妳可以展示妳的才華了。我拿起壹根細長的管子,準備把球放進去,然後用意念把球彈到對面的“籃筐”裏。我盯著球想:“飛過去,飛過去。””但球和我更有活力,仿佛在說“我不過去,我不過去,看妳能把我怎麽樣?“時間長了,球好像累了,就聽我的話,飛進了籃筐。哈!我贏得了這場大戰。

什麽?妳問我在哪裏買的?我告訴過妳,有人給我的。我不知道。叫什麽名字?全是英文的。我不能理解它。妳自己檢查壹下。

2022理科公開課個人經歷相關文章;

★2022公開課10課後反思總結模板。

★2022家庭教育公開課5條經驗

★ 10央視第壹課2022篇文章。

★2022年家庭教育論壇5篇隨筆

★在線閱讀中心

★ 5最新觀看評論2021齊魯大講堂第壹講。

★10 2022年員工年終考核總結。

★如何寫50份簡歷?

★ 10教師國培經驗總結及感悟。

★ 2021學校工作總結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