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八角的種植方法

八角的種植方法

八角,又叫八角,不僅是居家飲食必不可少的調味品,還具有壹定的藥用價值。可以當調料,也可以入藥。作為調味品,香味濃郁,能促進食欲。作為藥物,藥性溫和,對腰膝冷痛、健胃止嘔、消除體寒、治腳氣有壹定的治療輔助作用。它還用於啤酒、化妝品和工業。雖然我們在生活中經常使用八角,雖然八角的市場價格比較高,但是很少看到八角種植。壹方面八角的消費總量不算太大,另壹方面八角對種植環境和管理要求較高,如土壤、光照、溫度、濕度、發芽、育苗、苗期管理、修剪等。

那麽,八角如何進入種植管理呢?有哪些需要掌握的關鍵技術點?種植管理如何做到高產優質?現在正是八角適宜的種植時間,下面農業科技小筐就給大家詳細介紹壹下。

壹、八角的習性和特征

八角,又名茴香或八角,為高大喬木型,樹高可達10-15米,最適宜生長在背風光照較弱的濕潤溫暖環境中(溫度18-23度,濕度85%以上,土壤pH 4.0-5.5),特別適宜春季。所以八角壹般種植在廣東、廣西、福建、雲南、貴州等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林區。

八角的生長周期和樹齡相對較長。雖然播種後20多天即可出苗,但進入初果期需要3-5年以上的生長管理,逐漸培育成林需要6-15年,之後逐漸進入滿果豐產期。采收期可持續到樹齡40-60年。八角生長旺盛,樹勢壯,結果早,產量高。

第二,八角種植地點的選擇和安排

八角喜溫、喜濕、喜風、喜旱、喜澇、喜陰、喜肥。因此,在種植地點的選擇上,應盡量選擇海拔高(500-800米)、避風保暖、濕坡平緩、排灌方便、光照短、無凍害的丘陵地或林地。同時,由於八角苗期怕強光,主側根較淺(約50 cm),應種植在土壤深厚肥沃、土壤疏松透明、有遮蔭的地塊上。對於緩坡或復種的山麓,最好選擇芋頭、紅薯、豆科地塊作為刈割作物。由於八角的枝條比較脆弱,在大風頻繁的地方種植容易吹斷枝條,要特別註意。

選地後,要提前整理好種植地。播種前要將種植區的矮樹、灌木、樹根、石生雜草清理幹凈,然後將地塊深耙30 cm左右,按每畝2000-2500斤腐熟有機肥+300-400斤人糞尿+50-80斤過磷酸鈣的量施足基肥。施基肥時,應將肥料與土壤混合均勻,施入地面。

二、播種育苗

八角的種植方法壹般是先采種貯藏,再播種育苗,移栽定植,出苗後管理。

1,種子收集和貯藏

用於播種的八角最佳采收時間為秋季果實由綠轉黃,少數果實裂果外露時(5438+10月底左右)。要選擇20-50年生、高產穩產、盛果期無病害(采種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出苗率)的壯樹,要采集那些大小壹致、果實肥大均勻、成熟早、成熟壹致的樹。

因為八角壹般是秋季采收,春季播種,所以秋季采收的八角果實需要進行處理和貯藏。新采集的八角果實可在室內攤放3-5天,每天翻1-2次,直至果實自然脫殼結籽。采集後剔除瘦弱、幹癟、畸形、病蟲害等質量差的種子,然後按1份種子量+3-4份黃色細土的比例混合均勻,撒少量清水制成混合物。

2、種子發芽

八角籽是油性的,種皮很厚。為了保證播種後發芽早、出苗整齊,最好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特別是在5438+0-2月寒冷冰凍、播種期較晚的地方。壹般已發芽的種子壹周左右就能發芽,未發芽的種子壹般需要15天左右才能發芽。

在催芽方法中,濕沙法是常用的。八角和細河沙按1:10的比例混合均勻,用適量清水濕潤均勻。最好的濕度是把沙子抱成壹團,然後把種子和細沙壹起放在容器裏保溫保濕發芽。當60%以上的種子是白色時,就可以種植使用了。

3.播種時間

壹般來說,八角適宜在次年2月65438-10月65438之間播種。但在春季寒冷霜凍地區,可適當推遲播種期,待2、3月冰凍期過後,溫度穩定在12-15度以上,可加速發芽。

4.播種方法

八角苗床管理中,可按1 m寬、15-20 cm高的比例做畦,按3-4 cm深、15-20 cm行距、2-3 cm株距的方法進行條播,每畝播種劑量7 kg左右。種子播勻後,撒壹層薄土,左邊厚1.5-2cm,撒草木灰(最好是草木灰拌土),然後澆水1遍。為了防止種子和幼苗在山坡上被雨水沖刷,最好在鋪土後再覆蓋壹層碎稭稈或1薄膜,既能提高苗床的保溫保濕性,又能防止幼苗被雨水沖刷。

5、苗後管理

八角種子發芽出土後,應及時清除覆蓋苗床的稻草等覆蓋物,並按南北方向搭建遮蔭棚(南高70 cm,北高100 cm),棚的透光率應在30-40%左右,否則裸露的八角苗在長期陽光直射下會枯萎或燃燒死亡。

另外,八角發芽後,要註意保持床緣始終濕潤,防止幼苗脫水枯萎。壹般情況下,苗期不需要給苗床澆太多水,只要苗床不幹燥即可。如果苗床缺水幹旱,可以早晚用小水澆水,保持畦面濕潤,也可以用尿素水或稀釋的人糞澆水。

在幼苗生長過程中,根據土壤墑情和苗勢,可在苗高3-5 cm和10-15 cm時分別施1倍薄肥,追肥以人糞尿、餅肥或速效氮肥為主,促進幼苗生長。同時要註意苗期定期的淺耕除草。

第三,科學種植,合理密植

當八角苗長到50厘米左右高,莖粗差不多0.5厘米時,就可以進行移栽和種植,種植的時間可以控制在幼苗發芽之前,特別是嚴寒前後。

為提高移栽成活率,減少對根系的傷害,應在出苗前2-3天對幼苗進行修剪和落葉處理(只能保留植株上1/3的葉片)。出苗最適合在雨天,也可以在出苗前澆水。最好是當天育苗,當天種植。如果不能當天種植,可以用黃泥蘸根運到種植地,防止幼苗脫水影響生長。

種植密度要根據是種有葉的樹還是種有果的樹靈活決定。如園內種植有葉植物,可按1.5m×1.5m的株行距種植,如種植有果實植物,可按4-5 m的株行距和3-4 m的株密度種植;苗木種植深度方面,種植穴可挖深30厘米,寬40厘米,每穴施復合肥0.6-0.8公斤或腐熟有機肥35公斤+65438+過磷酸鈣0.5公斤(肥料與土壤混合均勻,置於穴底)。對於種植的幼苗,最好將土壤埋在根莖上方約3厘米處。太深或太淺都會影響幼苗種植後的成活率和正常生長。栽苗時要註意將莖稈拉直,保持主根自然舒展,栽後要及時澆根,以促進苗木盡快緩長。

第四,苗木林的施肥管理

八角育苗園要註意勤施肥,薄肥壹年可施2-3次,其中施肥的最佳時間是2-3月施春肥,6-7月施夏肥,可采用環形溝施的方法。為保證八角長勢旺盛,結果前按高氮、低磷、低鉀方法追肥,結果後按低氮、高磷、高鉀方法施肥。從肥料用量來看,1-2年生幼樹以速效氮肥為主,每株追肥量約為100g。3-6年生幼樹可追施氮肥和高氮低磷低鉀復合肥,每株追施氮肥量為150g+200g。7年生以上的樹,追肥量可為每株0.6-00克。八角每年至少要施肥兩次。具體的施肥次數和施肥量要根據樹齡、潛力、水分等情況靈活確定,但施肥後壹定要及時澆水,防止肥料燒苗傷根。

如果采用根外施肥的方法,可在每年3-5月樹木旺盛生長期或樹木現蕾展葉期,以0.3%尿素水+0.2-0.3%磷酸二氫鉀的形式噴施2-3次,每65,438+00天左右噴施65,438+0次。

動詞 (verb的縮寫)加強現場管理

八角林地管理中,要註意中耕除草、遮蔭保濕、修剪和病蟲害防治等管理。

八角生長期間,應定期培育65,438+0-6年幼樹並除草,既能松土,提高林地保水保肥保水,又能減少雜草與八角對養分的競爭。壹般可分別在1三月和5-8月做1次,松土深度以3-5 cm為宜。

八角修剪時,要註意區分幼樹和成樹的修剪方法。在幼樹修剪中,主要是塑造樹形,促進萌芽。幼樹長到1.5-2米以上時,可進行打頂取芯(晴天,以矮化植株,促進新枝萌發為目的),從枝條基部開始,可將哪些害蟲、枯死枝、密枝、橫枝、細枝、長枝、妨礙樹形的枝條等疏除,每株可留3個。在樹木管理上,要重點疏除少數果枝、內枝、叢生枝、病枝、老弱枝和枯枝,對樹冠稀疏枝、外圍枝和中上枝輕疏修剪。果樹修剪後,要結合清園對林地內的枯枝、枯葉、雜草進行徹底清理,移出森林焚燒或深埋,再對全園噴灑消毒殺菌。

另外,由於八角喜歡光照弱、濕度大的環境,尤其是幼林期,要防曬,所以不能陽光直射。八角種植後的三年內,可以在林園的空地上種植壹些低矮的作物或綠肥(如辣椒、豆類、紅薯、花生等作物或苜蓿、紫雲英、三葉草等綠肥),壹方面可以覆蓋裸露的地面,減少水分和養分的蒸發。同時,也可以利用園林周圍的雜樹、灌木,為幼樹遮蔭保濕。

八角病蟲害治理應重點防治炭疽病、煙煤病、輪紋病、褐斑病、葉斑病、絲蟲病、尺蠖、介殼蟲、象鼻蟲等病蟲害。發現病蟲害後,要及時進行前期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