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立冬節氣如何養生?

立冬節氣如何養生?

立冬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壹個節氣。立冬之後,意味著冬天正式來臨。立冬時節,我們要註意“藏”字,重點是“收”和“保暖”。同時適當進補,輔以運動和精神調理。在飲食上要“暖身”,多吃溫性食物,預防疾病。同時可以早睡晚起,經常曬曬太陽。

初冬如何保持健康?

立冬是初冬的開始,要少吃涼,宜吃壹些熱量高、滋陰潛陽的飲食。要加苦少鹽,不能壹味“進補”。比如吃溫和的花生紅棗湯,生姜燉牛肉等等。另外,冬天喝熱粥也是養生的好選擇。麥片粥可以養心,芝麻粥可以養精養陰,蘿蔔粥可以消痰,茯苓粥可以健脾養胃。

立冬後,不妨多泡腳,這樣可以刺激腳上的各種穴位,從而達到滋養元氣、強腰壯筋、調理臟腑、疏通經絡、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的效果。

立冬節氣早睡晚起更有利於身體健康,有利於潛陽和陰精的積聚;最好等到早上太陽升起的時候再起床,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人體陽氣的增長,使頭腦更加清醒靈敏,早睡晚起更適合老年人。

立冬的運動後原則是:不要暴露皮膚,不要做劇烈運動,讓皮膚毛孔徹底釋放,否則容易感冒,寒邪入侵。運動時註意保暖,防止感冒,但不要穿太多衣服,以免出汗。微汗為宜。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做劇烈運動;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應在陽光充足的時段外出鍛煉,避免寒冷刺激,以免誘發舊病。運動前可以喝壹杯姜茶,或者用保溫杯泡壹瓶姜茶,隨身攜帶。熱身運動不怕冷,可以預防感冒。

初冬養生防“五寒”

預防感冒鼻子:早上用冷水揉鼻子

入冬後,“涼燥”更加明顯,鼻炎成了很多人的壹大困擾。不妨用感冒來控制感冒,每天早上或出門前用冷水擦鼻子。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於增強鼻粘膜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好方法。

防頸寒:穿立領禦寒。

秋冬是頸椎病的高發季節。據專家介紹,頸部是人體的“堡壘”,不僅布滿血管,還有很多重要穴位。戴立領既能阻擋寒風,又能避免頭頸部血管因寒冷而收縮,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

預防肺寒:喝熱粥驅寒

寒冷和寒冷是冬天最常見的問題。專家表示,如果癥狀較輕,可以選擇壹些能緩解癥狀、宣肺散寒的食材。有壹首歌說:“壹把糯米煮成湯,七根蔥七根姜煮熟,拌上半杯醋,就能保妳傷風感冒。”

預防腰寒:用手搓腰,溫腎壯陽。

據專家介紹,雙手搓腰有助於疏通經絡,壯腰強腎。腰部是脈搏運行的地方,尤其是脊柱兩側的下背部是腎臟所在的地方。腎喜溫惡寒,經常按摩可以溫腎壯陽,氣血通暢。具體方法是:雙手加熱後,緊壓腰部和眼部,稍停片刻,再向下搓至尾椎骨。每次做50~100次,早晚各壹次。

足部防寒:經常做足浴。

足浴要註意三點:壹是溫度,水溫最好在40℃左右,水淹沒踝關節;二是時間,每次浸泡20~30分鐘,時不時加熱水,保持水溫;三、按摩,擦幹腳,按摩腳趾和腳底2~3分鐘。最後,最好在做完以上三點後半小時內上床睡覺,以保證足浴效果。另外,飯後不宜立即進行足浴,糖尿病患者的泡腳溫度也不宜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