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街邊烤腸內幕
記者在江蘇揚州發現,路邊小店賣的香腸有“脆骨腸”、“黑胡椒腸”、“純肉腸”等不同品牌,價格從1元到4元不等,很受市民歡迎。別管賣多少根香腸,店主信誓旦旦的說絕對是豬肉香腸。那麽,老板說的靠譜嗎?這些香腸的批發價是多少?記者隨後來到揚州壹家農貿市場,也找到了類似的香腸。最便宜的是每袋18元,內含52根香腸,平均3毛錢多。
在批發環節,香腸的價格從34分錢到1.8元每根不等。老板承認價格不壹樣,肉的含量和味道也大不壹樣。
2、香腸制作原料
記者買了五種香腸,價格從壹元到四元不等。購買的樣品立即用保鮮袋密封,冷凍保存,然後送到學校實驗室,由專家進行檢測。在實驗現場,烹飪專家將5個香腸樣品逐壹切開,鑒定香腸的質地。專業人士介紹,香腸的好壞可以從香腸彈性、腸衣韌性、光澤度、橫截面氣泡數量等方面來判斷。彈性越好,肉越多,腸衣越韌,品質越差,氣泡越多,澱粉含量越高。
通過五個樣本的對比測試,也驗證了“壹分價錢壹分貨”的道理。比如壹根壹元的香腸裏,肉的含量很少,澱粉的量很大。
據了解,按照國家標準,目前只規定了腸道的蛋白質含量,而沒有規定肉類含量。實驗中,3元以下的樣品都屬於以大豆蛋白為主料的仿肉。根據香腸外包裝上的配料表,香腸中還含有焦磷酸鈉、山梨酸鉀等食品添加劑,用於香腸的著色、防腐、增香、提味。
營養專家表示,含有大量添加劑的仿肉香腸屬於世衛組織評定的壹種致癌物,不建議人們長期食用。添加劑在人體內的代謝會增加肝腎的負擔,誘發壹些肝腎疾病,甚至引起致畸、致癌。專家提醒,廉價香腸中的營養成分很少,為了自身健康,吃貨們還是要悠著點。
3.吃香腸的危害
1.街邊香腸的原料都是“三無”產品。
隨著冬天的來臨,街邊香腸的香味總是特別誘人。不過,專家提醒,還是少吃街邊的香腸為好。未煮熟的香腸或傳播戊型肝炎。阻止病毒傳播的唯壹方法是烘烤甚至燒焦香腸。
北京市營養師協會理事熊苗告訴記者,肉類食品如果沒有煮熟,壹是味道不好,二是難以消化,吃後會感覺不舒服。另外,如果沒有煮熟的香腸,裏面的大腸桿菌就無法全部殺滅,食用後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導致急性腸胃炎。
此外,記者了解到,河北省質監所食品科對街頭香腸進行了抽樣檢測,發現街頭香腸澱粉含量較高,蛋白質含量微乎其微,達不到國家標準。
專家提醒,香腸使用的原料很多都是“三無”產品,肉質安全無法保證,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構成威脅。
此外,街頭香腸還濫用食品添加劑,尤其是亞硝酸鹽。過量食用會給健康帶來很大隱患。這種香腸盡量少吃,最好不要吃。
2.沈陽壹些壹元香腸的“肉含量”幾乎為零。
火車站、汽車站、學校門口、路邊市場、旅遊景點幾乎隨處可見色澤誘人、氣味芬芳的香腸,其中不乏便宜的1元香腸。自從"假羊肉"和"假羊肉卷"事件發生後,肉制品再次成為人們關註的焦點。
據業內人士介紹,市面上很多攤販賣的香腸其實含肉很少,口感和味道基本都是用澱粉和香料調制的,有的甚至根本沒有肉。監管部門表示,混合配料的火腿腸可以在市場上銷售,但必須在配料表上明確註明混合的是什麽肉,否則涉嫌欺騙消費者。
3.朝暉香腸暴露衛生質量問題
媒體20110 10 10報道河南朝輝公司生產的香腸存在質量問題,引起質監局領導高度重視,立即組織人員到朝輝公司調查情況。經查,該公司使用的豬肉、雞肉生產企業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屠宰證、防疫證等手續齊全,並有認可的合格產品檢驗報告。但是,該公司確實存在壹些問題,如少數員工無健康證工作,生產過程中執行制度不嚴。我局已責令該公司立即停產整改,經檢查合格後方可恢復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