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告訴我,他的店現在開了三個月,現在日均收入6000元左右,月流水20多萬。壹開始我很好奇問他有什麽招數,最後他告訴我這些都是小知識。
比如他發現開冰粉店不壹定要裝修的那麽高。只要是壹點點,店裏有足夠的空間給顧客提供休息。他店裏的街道都是小吃街,顧客很難休息,這個季節天氣熱。
於是他抓住了這壹點,店裏有空調,提供WiFi、充電等服務,這樣顧客走到妳的店外,就會感覺到壹陣涼風,感覺很舒服,就會覺得這家店不錯,就會進來休息壹下,買點東西犒勞自己。
妳看,這種知識難嗎?這種知識即使不看壹些營銷書籍,不看壹些大公開課,也是可以獲得的,因為它來自於實踐,來自於壹點壹滴的積累。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並不是什麽高大上的技術,也不是教科書上的經典理論,更沒有什麽創新,但別忘了熊彼特的教導:創新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所謂創新只是經濟發展的本質,沒必要遇到問題就壹頭紮進現實解決問題。以下幾點是我和他討論的方式:
第壹,收藏卡
這家店以前有這樣的點卡
我當時就發現了壹個問題。消費者真的會為了壹個冰粉連續買十次嗎?顯然不是,至少在概率上是這樣的。後來他還告訴我,只發出了壹千張左右,才收回了兩百張。我給他建議了壹個方法,就是把這張卡的初始點數設為5,如果是我們的會員就設為6。
這就涉及到壹種“厭惡損失心理”,即失去的痛苦難以用獲得來滿足。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在面對同樣多的損失時,痛苦遠遠大於收獲帶來的滿足。比如我現在的集積分卡已經給了妳5分的優惠,只要買5次就可以換壹個冰粉。失去原來的5分,會讓人感到“心痛”。拿了這張集滿5分的優惠卡不使用不是虧嗎??
第二,打造自己的護城河
護城河的概念來自查理·芒格,即如何形成我們自己的競爭壁壘,讓同行無法復制自己的商業模式。那麽我們如何找到並建造自己的護城河呢?
“IP”是我想到的最後壹個詞。用“IP”打造自己的內容,讓產品像媒體壹樣傳播。現在所有品牌都面臨壹個青春焦慮的問題,比如如何與95後、90後甚至00後的消費者溝通?如何為他們創造或開發壹些新產品?品牌可以通過“IP”升級網絡生態,滿足這些互聯網居民的消費需求。
比如現在網絡上流行的;《意大利冰淇淋》《Xi安砸了壹碗酒》《熊本熊》...
?第三,產品設計
這是之前的產品包裝設計。
這個設計給我的第壹印象就是普通,人靠衣服,菜靠包裝。在這個正義的時代,包裝設計的創新也成為了抓住消費者的首要條件。雖然我們都知道包裝設計的質量不等於產品的質量,但消費者現在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妳會賣透明塑料杯裝的星巴克咖啡嗎?當妳不知道他是什麽牌子的時候。所以我們需要重新設計包裝,這樣消費者看了就會覺得我們買的好。
第四,尋找超級用戶
這個詞是在18年羅胖的跨年演講中提出來的。以前我們總是強調流量和流量,總是說流量是主要因素,甚至出現了壹些利潤=流量x轉化率x客單價的公式。這個說法也沒錯。壹個店鋪要想盈利,必須在流量上下功夫。至於轉化率和客單價,很少變化。
直到後來,會員經濟出現,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了正式的可持續信任關系。
比如亞馬遜、JD.COM和now Get,這裏的付費和不付費用戶是不壹樣的,付費用戶就是我們要找的超級用戶。讓用戶壹提到是我們店的會員就有認同感。(當然控制中涉及到壹些細節,我就不贅述了。)
希望給妳講這個故事解悶對妳有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