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播出後,獲得無數榮譽,包括最佳動畫長片獎、最佳動畫導演獎、最佳動畫劇本獎、最佳動畫配音獎、第35屆百花獎最佳劇本獎。
這個輝煌的獎項背後還有壹個“傲人”的成績,在幾經延期和票房再錄後,終於突破50億。票房刷新了國產動畫電影的“巔峰”,也讓很多人看完之後直呼“國之崛起”。
正是因為《哪咤》創造的巔峰,讓很多人更加期待《神化傳奇》的到來。首日票房達到“3.62億”,已經說明了這壹點。看票房確實繼承了哪咤之後的“輝煌”,但同時也迎來了“兩極分化”的名聲。豆瓣評分降到了7.3,淘寶電影也是7.3,8000+好評,4000+差評。
那麽問題出在哪裏?是不是不如哪咤?還是觀眾口味更好?我們需要詳細說明從哪咤到神化傳說的變化。
神化傳說相比哪咤真的進步了。
國慶第壹天,土豆先生作為粉絲也走進了電影院看《神化傳奇》,所以還是有發言權的。與哪咤之前的電影相比,《神化傳奇》確實有進步。動畫裏的特效很厲害。重返市場的場景,師尊混戰,結局大戰,堪稱完美。整體動作和角色設計有好感,技術比上壹部哪咤更精致。
尤其是在壹些音樂和細節上,真的讓人想誇壹下國產動畫的進步。中國水墨畫的融合,創造了壹個非常“宏大”的世界,給人以引人入勝的印象。這種優秀的制作也證明了中國的動畫技術正在不斷走向成熟,甚至可以說已經達到了前沿的水平,至少在“技術”方面,我們都看到了。
其次說壹下劇情。姜子牙的故事和之前哪咤的故事壹樣,都是為了修正我們對人物的原有印象。本片中的姜子牙是壹個平民英雄,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神仙”,而是壹個落魄的“凡人”。擊敗狐妖後,被貶入凡間,歷經千辛萬苦,發現了“真相”的故事。
整體上傾向於“成人化”,內容有壹個“思考高度”,很容易引發思想碰撞,比之前的哪咤多了很多內涵。哪咤告訴我們要反抗命運的不公,姜子牙則告訴我們什麽是“惡”,什麽是“善”,拯救壹個人還是整個生命?妳需要用心去感受。
總的來說,土豆君對這部電影的印象還是很好的。整體動畫技術有所提升,小細節和精彩場景非常搶眼。故事的主題能讓人深思。
為什麽會有「兩極分化」的口碑?
先說土豆先生最根本的看法,因為哪咤讓很多觀眾進了電影院再看姜子牙,但是他們看到的不是第二個哪咤,或者說這部電影本身的定位不是之前那個哪咤那樣的國爆。
和之前哪咤最大的不同就是姜子牙是壹部“成人化”的作品,而不是像之前哪咤壹樣是壹部老少皆宜的動畫作品。《神化傳奇》的整體格局比之前的哪咤高了幾個層次,裏面探討了很多哲學思想。很多人可以抱著以前看哪咤的心態來電影院放松壹下,但是看了真的是壹種“困”的哲學,造成了現在差評多的窘境。
其次說壹些小瑕疵。這部電影在情節上設定了壹個非常明確的主題。元神要求姜子牙放棄“善”,解決狐貍成神的問題。然而,姜子牙對自己要的是“天”還是自己的“道”有自己的疑惑。最終他選擇了反抗佛,堅持自己。
很明顯,這個主題可以提煉形成更“細致”的邏輯思維,從而產生* * *,但整部電影的節奏更快。當九尾出現時,惠檜福克斯家族的鬼魂被釋放了,然後鬼魂說這都是妳主人的問題。姜子牙明白了,老了,白了頭發,然後師傅來了,所有的冤魂九尾都消失了,只剩下姜子牙的“憤怒”,毀了天梯,改寫了法律。
總之,有點“迷茫”,講了壹個深刻的“主題”,卻沒有足夠的情節去充實,讓人看完覺得有點“空洞”,很難和主角有* * *聲。以至於很難讓人在故事中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也很難在感覺與電影脫軌的時候讓人感動。
既是進步,也是遺憾。
其實《神化傳奇》這部國產動畫電影得到了土豆君的好評,真的是壹種進步。兩極分化的原因是很多人抱著“玩得開心”的心態看待假期,而《神化傳奇》則“沈重”,達不到預期,導致很多差評。
但是,不能說《神化傳奇》是優秀的。作為觀眾,比起之前哪咤的神化傳說,玩笑少了很多。即使是“沈重”的主題,也可以有溫暖搞笑的瞬間,可以讓觀眾集中期待這些點,把觀眾帶入影片。過於嚴肅的語句必然會讓人“昏昏欲睡”,觀眾自然不會投入。如果不投入,如何讓自己的“高潮”打動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