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稱:鶴虱
藥用部分:菊科植物天明凈的幹燥成熟果實。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50 ~ 100 cm。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密被短柔毛,下部近無毛。葉互生;下部葉片寬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0 ~ 15厘米,寬5 ~ 8厘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窄成有翅葉柄,邊緣不規則鋸齒或全緣,上面有附著的短毛,下面有短柔毛和腺點,上部葉片逐漸變小,長圓形,無柄。頭狀花序多數,沿莖和枝腋生,短柄或近無柄,直徑6 ~ 8毫米,直立或下垂;總苞呈鐘形,總苞有3層,外層極短,橢圓形,先端尖,被短柔毛,中層和內層呈長圓形,先端鈍無毛;花黃色,外圍雌花花冠絲狀,具3 ~ 5齒;中心兩性花花冠管狀,先端5齒。瘦果呈條狀,縱條細,頂端短喙,腺點,無毛。花期6-8月,果期9-65438+10月。
分布:生於山坡、路旁或草坪。廣泛分布在中國各地。
采收加工: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幹,去雜。
藥材性狀:本品為圓柱形,小,長3 ~ 4 mm,直徑小於1 mm,表面黃褐色或黑褐色,有多條縱棱。壹端收縮成細喙,頂端擴張成灰白色環狀;底座有點尖,有生痕。果皮薄,纖維狀,種皮薄而透明。子葉2是白色的,有點油。氣專壹,味微苦。
性味歸經:平、辛、苦。入脾經、胃經。
藥理研究:殺蟲;抗驚厥;降溫;降低血壓;除掉蛔蟲。該湯劑或水提取物具有抗菌和中樞抑制作用。該產品可用作皮膚消毒劑。
化學成分:果實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如白楊素、芹菜素、木犀草素、山奈酚、葶藶酮、葎草酮、葎草內酯、棕櫚酸、槲皮素和揮發油。油中含有約50種成分,主要是8-杜松和爐甘石,占43.12%。
禁忌:有小毒,孕婦慎用。
鶴虱的功效與作用
1,鶴虱有治療蛔蟲的功效。
鶴虱味辛,性平,有毒。壹般人口服大約15-25g的湯劑。蛔蟲病怎麽治療?邊肖給大家分享了以下食譜:鶴虱、粉碎篩、蜂蜜、藥丸。空腹服用40粒加蜂蜜湯,增加到每天50粒。
2.鶴虱具有治療小兒腹部疾病的作用。
偏方如下:胡芬(炒)50兩,鶴虱(去土),板郎,苦樹根(去浮皮),白礬(幹)12個半。在上面不好,而且面糊是藥丸,比如麻子。壹歲小孩服五粒,溫水加香油,拌勻,喝溫飯。
3.鶴虱具有顯著的殺蟲效果。
在古代,鶴虱是專治蛔蟲心痛的良藥。邊肖需要在這裏分享的食譜如下:0.6克鶴虱,這是結束,壹個溫水,和和服。
4.鶴虱的其他功能
鶴虱最重要的作用是殺蟲。此外,還能清熱解毒,健脾和胃,治療痔瘺、膿血等疾病。需要註意的是,鶴虱有壹定的毒性,孕婦或壹些特殊人群壹定要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