鱔魚養殖技術與利潤
鰻魚養殖的利潤有多大?我們以壹個10平米的養殖池塘為例,計算壹下養殖黃鱔的經濟效益。壹個10平米的養殖池建設成本在200元左右,可以購買20公斤的鰻魚苗,每個不到壹兩,要400元。餵養六個月後體重可以增加到四倍以上,這樣20斤可以增加到80斤。養殖半年的飼料成本在500元左右,藥等費用在100元,總成本1200元。但是到了冬天,黃鱔的售價可以達到40元壹斤,也就是3200元乘以80。即使扣除成本,仍有2000元的利潤。這樣壹個養殖戶很容易建壹個500平米的養殖池塘,年收入可達10萬元以上。連我看到這麽好的生意都忍不住笑了!那麽怎樣才能養殖黃鱔呢?首先泳池要向陽,土壤要硬。水產養殖池塘有兩種,即泥塘和水泥塘。當然有壹種是磚做的,但是成本太高,不推薦。如果想建壹個比較大的養殖池塘,水泥地是最好的選擇,面積15平米,深度壹米左右。池塘的池壁上要設置壹個小洞穴,方便黃鱔進入,底部要鋪30厘米左右的塘泥,儲存10-15厘米的水。進水口和出水口應設置在水面上,並用細網逃生。可以在水面養殖浮萍、水葫蘆等水生植物,可以給黃鱔壹個乘涼的地方。每年的4-8月是黃鱔的產卵期。這時候可以去黃鱔的產卵場用紗網捕魚,放在小池塘或水缸裏孵化。幼苗出生後,可以餵蛋黃、肉末等。,那壹年它們可以長到20克左右。第二年早春,可放入鰻池進行養殖。鰻魚喜歡吃活的食物,非常可食。蚯蚓和蚌肉在人工養殖中是非常好的飼料,光可以引誘和殺死各種昆蟲進入池塘。如果需要換飼料,需要先把它們餓兩天,這樣它們放食物就不會挑食了。黃鱔習慣白天待著,晚上出,所以第壹次投放食物需要晚上,以後時間可以逐漸提前。另外,餵食的地方需要固定在壹個地方。投餵後第二天註意更換池水,保持溶解氧充足。黃鱔生長很慢,水溫10度以下會冬眠。春季到冬季是黃鱔生長的旺季,壹定要把握好時間,註意管理。入冬後需要將池水晾幹,然後鋪上稻草禦寒,但不能太厚,以免悶死鱔魚。黃鱔的天敵是鴨子,所以在黃鱔的生長周期中,絕對不能讓鴨子進入黃鱔池塘。如果夏天太熱,需要對黃鱔池塘進行遮陽降溫,防止中暑。另外,池塘裏可以放養壹些蟾蜍,可以防止黃鱔生病。養壹畝鱔魚有多少利潤?養殖壹畝鰻魚可以獲得4000公斤的大規格鰻魚(重量超過100克)。其實壹畝田能產多少斤鱔魚,主要跟養殖方式有關。但由於鰻魚不易生病,生長速度快,所以在產量上還是有壹定保證的。按照冬春季節大規格鱔魚的均價(每公斤40元)計算,收入可達16萬元,養殖壹畝鱔魚的利潤為16萬元-6.3萬元=9.7萬元。如何提高黃鱔的產量?1.地址選擇:黃鱔塘應選址在安靜、避風、向陽、近水的地方。池塘的大小可以根據要養的苗的數量來決定。池壁要有盡可能多的洞,以便黃鱔挖洞潛伏。池底應由含有機質較多的土壤構成,土質應松軟適中,厚度約15厘米。必須疏浚改造後的溝渠和涵洞。另外高度不能低於1m,有條件的可以建圍墻保持安靜。2.放水施工:地址選定後,用適量生石灰對全池進行消毒,7~10天後放水,營造自然環境。水池中可以種植壹些漂浮植物,水池周圍會點綴適量的柳樹。10~20天後,每平方米面積放養3~5條小魚小蝦,使池塘充滿活力。禁止使用井水,因為井水不僅含氧量低,而且井水中的許多礦物質容易使魚池的環境與周圍環境不協調。3.分批放養:在當年的春分過後,抓壹些當地的野生鰻魚放入池中,讓它們先“安營紮寨”。如果養殖戶不著急的話,停留15天左右,放養壹批親鱔,因為它繁殖能力強,壹次投放可以連續捕獲,每平方米12對最好。今後,農民可根據自身承受能力分批放生,但每平方米總量不得超過20只。4.跑道建設:黃鱔渴望在夜晚或雨雪天找到另壹個“棲息之地”。為了順其自然,可以在水池旁邊建壹兩條“跑道”(可以同時建)。跑道可用水泥管(密封,不填泥,長2-3m)圈入池中,或通向另壹個魚塘,充分發揮黃鱔的野性,促進其生長。有條件的還可以利用跑道灌水,讓黃鱔玩耍,增強體質。5.餵好食物:春夏交替時,黃鱔長得最快。可以餵蝸牛肉、蚯蚓、蚌肉、蠅蛆、蛀蟲、動物內臟等。秋季除上述飼料外,還應適當飼餵壹些植物性飼料,如麩皮、熟麥、菜葉、浮萍等,不宜飼餵過多或變質的飼料。食物要在固定的地方吃,太陽下山的時候,六月的中午。6.疾病防治:放養時,以當地野生鰻魚為最佳(因為適應環境)。不要壹次性放進去,也不要把受傷的鰻魚屍體扔掉,以免感染細菌,生病死亡,甚至全池死亡。鰻魚苗入池前用漂白粉(每米310g水)浸泡。發現池塘中的黃鱔腹部有黃色斑點,可用硫酸銅水溶液(每米8克)浸泡,但需1小時後換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