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燙
麻辣燙
油麥菜、香菜、小青菜、高湯、蒜汁、芝麻醬、小辣椒花椒油
制作步驟:
1.鍋內放油,小火炒香花椒和壹個小辣椒後撈出丟棄。
2.將去皮後切丁的番茄慢慢炒出紅醬汁,放入高湯壹碗,小火煮開。
3.放魚丸、肉丸、脆腸、蟹棒、海帶、菌菇慢慢煮,煮出香味
4.然後放粉絲、泡好的土豆片、生菜、玉米、蓮藕、油麥菜、香菜、小青菜等,煮熟後關火,加蒜汁、調好的芝麻醬。
小貼士
麻辣燙
麻辣燙
燙制的成品不熟。麻辣燙使用的主料應是比較容易成熟的。不能采用像雞翅、雞爪、鴨掌、牛肉等不容易燙熟的原料。鱔魚、帶魚壹類的菜肴,燙制的時間也應長壹些,燙制這類原料時不要擺動過多、過快,掌握好火候,就不會出現不熟的問題了。
麻辣燙的制作其實並不復雜,最重要的就是壹個步驟炒料,料炒好了鍋底才能更香,成色更好,再配以上好的藥材提香,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紅紅的湯料讓人看到後口水欲滴,勾發強烈的食欲!而真正提升口味的關鍵點則在油碟的配制上,麻辣燙的特色就在於此,光是油碟就要十多種材料調配,口感以鹹香為主。很多城市做火鍋式的麻辣燙都改變了麻辣燙原來的面目,更別提口味如何了,川味菜口味壹般都很重,很霸道,所以讓人吃後回味無窮,會有下次再吃的想法!
四川的辣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因為四川人吃的辣椒都是經過炒制加工的,壹般都是用鍋炕熟過的,所以不像其他省市的辣椒吃得心裏冒火,四川的辣只會在口腔內徘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辣心,這點到過四川的人應該都深有體會。
麻辣燙是起源於四川小吃,是川渝地區最有特色也最能代表“川味”的壹種飲食文化。 [7]
其他做法編輯
食材
主料
香腸2袋、魚丸150克、魚豆腐100克、蟹肉棒100克、杏鮑菇100克、豬肝100克、鵪鶉蛋100克、胡蘿蔔50克
輔料
食鹽適量、麻辣燙底料100克、芝麻醬2勺、涮羊肉調料1勺、姜20克、蔥20克、辣椒油1勺、濃湯寶1盒
步驟
1.按照主料和輔料準備各種食材,杏鮑菇、胡蘿蔔清洗幹凈,各種食材用竹簽子穿好。
2.多半鍋水加入鹽、蔥、姜片,濃湯寶和麻辣燙的底料,煮開。
3.先放入生的和冷凍的食材,中火煮5分鐘左右。
4.再放入熟的食材繼續煮2-3分鐘,讓食材入味。
5.把麻醬、涮羊肉調料、辣椒油加入少量溫水調成醬汁備用。
6.麻辣燙串熟後,刷上調好的調料,依據自己的口味加入孜然和辣椒面。
小貼士
依據自己的口味可適當加入壹些青菜、海帶和蘑菇。
其實也可以做成燙鍋,省去了穿串的麻煩,在加入青菜葉和粉絲,暖暖的適合冬天食用。
更多做法
用料:麻辣燙底料、高湯、各種菜、各種肉類、各種丸子
麻辣燙底料和高湯壹起煮開放土豆片兒藕片兒等根莖類菜,然後丸子們,最後葉兒菜們。。。
芝麻醬用水調稀加醬豆腐鹽和糖,香蔥香菜,開吃吧。
麻辣燙的吃法不同於中餐菜,不是將已烹調好的菜肴端到桌子上就可以吃;而是把壹些半成品菜品端到桌上,由自己親手操作(烹飪),自燙自食;菜品的燙(煮)食火候,就掌握在食客的手中。
1.涮:即將用料夾好,在鍋中燙熟,其要決是:首先要區別各種用料,不是各種用料都是能燙食的。壹般來說,質地嫩脆,頃刻即熟的用料適用於燙(涮)食,如鴨腸、腰片、肝片、豌豆苗、菠菜等;而質地稍密壹些,頃刻不易熟的,要多燙壹會兒,如毛肚、菌肝、牛肉片等;其次要觀察湯鹵變化,當湯鹵滾沸、不斷翻滾、並且湯鹵上油脂充足時,燙食味美又可保溫;再次,要控制火候,火候過頭,食物則變老,火候不到,則是生的;第四,燙時必須夾穩食物,否則掉入鍋中,則易煮老、煮化。
2.煮:即把用料投入湯中煮熟。其要決是:首先要選擇可煮的用料,如帶魚、肉丸、香菇等這些質地較緊密的,必須經過長時間加熱才能食用的原料;其次,要掌握火候,有的煮久了要煮散、煮化。
3.吃麻辣燙的經驗應是先葷後素,燙食時湯汁壹定要滾開,要全部浸入湯汁中燙食;其次是調節麻辣味,方法是:喜麻辣者,可從火鍋邊上油處燙食;反之則從中間沸騰處燙食;再次就是吃麻辣燙時,必須配壹杯茶,以開胃消食,解油去膩,換換口味,減輕麻辣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