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蝦的生態習性主要包括棲息、攝食以及生長等方面。
(1)棲息
青蝦廣泛生活於淡水湖泊、河流、池塘等沿岸淺水處,喜棲息於軟泥底質、水流緩慢、水深1~2米、水生維管束植物比較繁茂的地區。青蝦營底棲生活,成蝦具明顯的避光性,喜晝伏夜出,白天潛伏於草叢、礫石、瓦片空隙或自掘的洞穴中,傍晚日落後出來覓食。棲息地點常有季節性移動現象,春天水溫升高,青蝦多在沿岸淺水處活動;盛夏水溫較高便向深水處移動;冬季則潛伏水底或水草叢中。在無草池塘中,青蝦通常棲居在水深不超過1米的淺水區,池中央分布的則很少(表1)。在栽種有水草的池塘中,由於青蝦可以附著於水草上,青蝦可以全池分布。
表1 無草池塘中青蝦的分布水深(m) 0.2 0.4 0.6 0.8 1.0 1.2平均出現率(%) 16 28 32 20 4 0青蝦遊泳能力較弱,主要活動方式是在池底或水草等附著物上爬行;較少遊動,即使遊動也僅限短距離。在有敵害侵襲時,青蝦通過腹部快速曲張和尾扇撥水,實現彈跳動作,躲避敵害。
青蝦具有明顯的領域行為,在捕食、棲息和交配時表現得尤為明顯。通常,以第2觸角為半徑形成的空間為青蝦的領域空間。常將第1觸角張開伸向前、上方,而第2觸角伸向兩側,並不停擺動,直到感到安全為止。通常在養蝦池中,要人工種植適量的水草或設置人工蝦巢,以增加青蝦棲息和隱蔽的領域空間。(2) 攝食
青蝦屬雜食性動物,幼蝦階段以浮遊生物、有機碎屑等為食,到成蝦階段則喜食水生植物的碎片及水草莖葉、有機碎屑、絲狀藻類、環節動物和水生昆蟲等。總的來說,青蝦偏愛動物性餌料。人工養殖的條件下,青蝦對各種養魚的飼料均喜食,如配合飼料、豆餅、米糠、麩皮、菜葉、蠶蛹和螺蚌肉等。青蝦用3對顎足和第1、2對步足進行捕食。
青蝦攝食強度是受環境溫度制約的,有明顯的季節變化。青蝦在水溫升至10℃開始攝食,18℃ 以上攝食旺盛,當水溫降到8℃以下就停止攝食。4~11月是青蝦的強烈攝食期,在此期間出現兩個攝食高峰,即4~5月和8~10月(圖3)。其中,4~5月是越冬後的老齡蝦產卵前強烈攝食形成的高峰,這些老齡蝦需要攝食大量營養物質以促進性腺發育;8~10月是當年蝦育肥階段形成的攝食高峰;6~7月由於青蝦正處繁殖期,在產卵之前青蝦是停止攝食的,故是攝食強度的低谷。
圖3 青蝦攝食強度年變化曲線
青蝦攝食強度除了與季節、水溫不同而變化外,還與晝伏夜出的夜行性有關。研究結果顯示,夜晚青蝦腸胃常處於飽滿狀態,而白天腸胃很少看見食物,表明青蝦主要在夜晚攝食。因此,池塘養蝦的投餌應以晚上為主。
(3)生長
青蝦生長很快,壹般5、6月孵化的蝦苗,半個月左右完成幼體變態。20天左右可達1厘米,經40天左右的生長體長可達3厘米左右,部分個體此時已經性成熟了,所以有“四十五天趕母”之說。10月以後,蝦體重可達3~5克。12月雄蝦體長可達6~7厘米,體重5~6克;最大個體可達9厘米,重10克以上。池塘養殖的青蝦個體生長差異不顯著,商品規格比較壹致,但最後出塘的蝦也有大小不同,產量中70%左右的青蝦體長在4~6厘米,30%是3厘米左右的幼蝦,這是由於當年性早熟蝦產生的秋繁苗。
青蝦的體長與體重呈正相關關系(圖4),體長、體重大致上有以下對應關系(表2)。小個體青蝦體長增長快,大個體蝦體重增長快,所以肥滿度越到後期越大。
表2 青蝦體長、體重對應關系表
註:為統計數值,實際使用中會有偏差,供生產上參考用。
體長(厘米) 1 1.5 2 2.5 3 3.5 4 4.5 5.0 5.5 6 6.5體重(克) 0.03 0.08 0.2 0.4 0.7 1 1.5 2.2 2.9 3.7 4.6 6.5每500克尾數 16 667 6 250 2 500 1 250 714 500 333 227 172 135 109 77
圖4 青蝦的體長與體重關系
雄蝦生長速度快於雌蝦。未性成熟時,雌、雄蝦生長速度差異不大。但當體長達到3厘米以上,開始性成熟時,雄蝦生長速度明顯快於雌蝦。通常認為,進入性成熟階段後,雌蝦大部分營養用於卵巢發育,所以生長速度趨緩;而雄蝦雖然也需要營養用於精巢發育,但需求量遠小於卵巢發育所需,故生長仍能保持較快速度。隨著性腺的逐步成熟,雌、雄體型差異越見明顯,性成熟後雄蝦規格明顯大於雌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