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和控制概述
因為代謝綜合征的每壹個組成部分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它們的聯合效應更強,所以有人稱代謝綜合征為“死亡四重奏”(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癥和高血壓)。因此,代謝綜合征是壹組高度相關的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的通用和經濟的概念,需要生活方式幹預(如減肥、增加體育鍛煉和精神協調)、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
所有的治療都應該著眼於減少各種危險因素。包括有效減肥;降低胰島素抵抗;血糖控制好;改善脂代謝紊亂,控制血壓。
減肥
任何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減肥。主要通過飲食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必要的藥物。研究表明,長期讓肥胖者減肥至正常的可能性較小。減肥的目標是至少使體重持久減輕5% ~ 15%。
1,飲食調整:控制總熱量,減少脂肪攝入。對身體質量指數25 ≤ 30 mg/m2者,給予每日1,200 kcal(5021 kJ)的低熱量飲食,將體重控制在適宜範圍內。
2.運動:建議每天進行30分鐘輕至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如騎自行車、掃地、散步、跳舞等。
3、減肥藥:如西布曲明,可抑制去甲腎上腺素和血清素的再攝取,減少進食量而減肥。常規劑量為每日5 ~ 15 mg。奧利司他通過抑制胃腸道胰脂肪酶減少脂肪吸收,每次120mg,每日3次。
緩解胰島素抵抗
除了減肥和運動,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PPARγ)的激動劑二甲雙胍和噻唑烷二酮類藥物(TZDS)在臨床上也常用於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但它們在治療代謝綜合征方面的作用機制有很大不同:
1,作用機制不同:TZDS作用於代謝綜合征中的脂肪組織,通過逆轉肥胖使遊離脂肪含量降低近50%。二甲雙胍主要作用於肝臟和肌肉。二甲雙胍能顯著降低肝臟葡萄糖輸出和糖異生。
2.體重的影響差別很大:Meta分析顯示,TZD使用後體重增加4% ~ 6%,而二甲雙胍顯著降低體重。而且二甲雙胍帶來的減肥更多的是內臟脂肪的減少。研究表明,二甲雙胍治療後,總脂肪減少約9%,皮下脂肪減少7%,內臟脂肪減少高達15%。
對新發糖尿病和心血管事件的預防作用也不同:大規模臨床研究的數據證實二甲雙胍幹預治療可預防新發糖尿病(DPP研究)和心血管事件(UKPDS研究),但TZDS缺乏臨床研究結果證實其類似作用。
調節血脂
調脂治療在代謝綜合征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常見的藥物有貝特類和他汀類(HMG-CoA還原酶抑制劑):
1,貝茨:降低TG,輕至中度降低TC和LDL-C,升高HDL-C,常用藥物有非諾貝特、苯紮比和吉非羅齊。
2.他汀類藥物:具有很強的降膽固醇作用,略微降低甘油三酯,增加HDL-C效應。常用藥物包括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
降低血壓
1.根據第七屆全國高血壓預防、監測、評估和治療委員會(JNC7)的報告,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的患者必須接受治療。
2.如果患者合並糖尿病,當收縮壓≥130mmHg/舒張壓≥80mmHg時,必須開始降壓治療。
特殊說明
應在不影響糖和脂肪代謝的情況下選擇抗高血壓藥物:
1,首選: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常用藥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等。,都是壹天用壹次。ARB制劑包括科索沃、Ambovine和Devine。
2.鈣拮抗劑:應選擇長效的。常用藥物有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釋片。
3.大劑量β-受體阻滯劑和噻嗪類利尿劑可影響糖耐量並增加胰島素抵抗,使TC和TG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