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時側切傷口的護理要點-
相對來說,順產媽媽的傷口恢復更快,壹般1-2周後疼痛會消失。
1,保持會陰清潔幹燥。如果惡露不凈,應經常用流動水沖洗外陰,每天至少兩次,排便後壹次。壹定要用幹凈的毛巾,勤換衛生巾和內衣,避免感染。
2、動作要註意,避免傷口裂開。
1)產後的頭幾天,新媽媽要采取右側臥位,促進傷口出血。4-5天後,傷口長實,惡露難以流出時,她可以采取左右旋轉的體位。
2)側切分娩的新媽媽坐位時,身體重心向右傾斜,既能緩解傷口受壓帶來的疼痛,又能防止表皮交錯,避免因跌倒或大腿過度外展而使傷口裂開。
3)保持大便通暢,盡量多走路,防止便秘。排便時可以先收斂會陰和臀部,然後慢慢坐在馬桶上。萬壹便秘,不要太用力。可以暫時用開塞露,防止傷口破裂。
3、平時多做肛門收縮運動。
躺坐,隨時隨地都可以做這個練習,有助於促進伸肌收縮,盡快恢復陰道的緊密度。
4.經常檢查傷口。
如果發現傷口紅腫、開裂、出血、化膿,最好馬上去看醫生。如果發現傷口處有小膿包,可能是縫線吸收有障礙,要及時找醫生解決。產後新媽媽會出很多汗,有惡露和陰道傷口。在這個恢復期,新媽媽要註意身體衛生和保健,切不可拘泥於傳統觀點。
5.產後多久惡露會幹凈?
自然分娩後,壹般情況下,產後4 ~ 6周完全排出。產後頭幾天惡露量比較大,顏色鮮紅,故稱紅色惡露,又稱血性惡露,壹般持續3 ~ 7天。3 ~ 5天後血量減少,惡露變為淡紅色,稱為血漿惡露。產後10 ~ 14天,惡露呈白色或淡黃色,稱為白色惡露。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但不臭。如果有腥臭味或魚腥味,說明子宮可能被感染。
對於自然分娩6周後惡露仍不幹凈的產婦來說,這可能與產婦的體質、母乳餵養、產後飲食、休息、營養供給有關。
-剖宮產傷口護理要點-
由於剖宮產傷口範圍較廣,術後5 ~ 7天即可拆線或取出皮夾,但完全恢復需要五六周左右。
1、剖腹產傷口要勤換藥,保持傷口及周圍清潔幹燥,保護術後刀口結痂,休息時最好采取側臥、微屈的體位,減少腹壁緊張。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塗抹壹些外用藥。隨時保持疤痕清潔,及時擦汗,不要用熱水燙傷,拆線後避免劇烈運動、過度拉伸或側屈。
2.平時註意這些細節
1)鼓勵新媽媽術後多散步。散步可以幫助新媽媽盡快恢復腸胃系統的功能。
2)壹定要每天檢查腹部切口,消毒傷口。
3)穿大號內衣,防止觸及傷口,註意衛生,照常刷牙、洗頭、梳頭,及時更換衣服和衛生用品。洗澡時,最好用防水膠帶蓋住傷口。
4)盡量保護傷口。咳嗽或大笑時,用手按住傷口或用枕頭壓住肚子,疼痛就會減輕。如果有感染的跡象,包括發熱、傷口發紅或腫脹、傷口滲出、惡化或突然疼痛,或者全身發熱(即使妳的傷口看起來沒事),也要及時就醫。
5)註意惡露。雖然可能會持續近6周,但應該會逐漸由鮮紅色變成粉紅色,再變成黃色和白色。如果產後月經出血持續4天以上,或減量後增多,就要去醫院了。
家有寶貝網提醒:出院時,醫生會在新媽媽的傷口上貼壹個包紮袋。這個化妝包最多只能貼3天,到時候壹定要撕掉。另外,現在大部分傷口都是用羊腸線縫合的。萬壹線頭露在外面,媽媽不要用剪刀剪,也不要試圖去拉。產後42天檢查的時候,讓醫生解決。
家有寶寶,接地氣的科學孕產育兒,關註我們,壹起做壹個快樂的孕媽媽,壹起分享育兒路上的點點滴滴。
內容來自:寶寶知道App用戶$有寶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