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芭比娃娃的形狀是壹個腹部凸出的孕婦。把肚子部分的模塊拆下來之後,就可以取出壹個仿真的小娃娃了。娃娃取出後,肚子的部件可以翻過來扣回去,變成普通芭比娃娃的扁肚子。當母親給她的孩子買玩具時,她沒有註意到洋娃娃穿了壹件毛絨絨的公主裙。懷孕了?。這位母親覺得這樣的玩具太高級,不適合孩子玩,於是向廠家舉報投訴。大部分網友認為這位家長妨礙了孩子正常的性教育和學習,甚至有網友說?這樣的父母最阻礙孩子的成長?。
芭比會嗎?生個孩子?有什麽問題嗎?
首先要知道這只是壹個簡單的芭比娃娃,並沒有敏感器官的刻畫,只是告訴孩子?娃娃是從媽媽肚子裏生出來的?這個簡單的事實,不值得家長大張旗鼓地舉報玩具廠商。其實我們國家的大部分家長真的就像這位媽媽壹樣,處於壹種視性教育為虎作倀的狀態。
雖然目前的教育部門已經明確支持對兒童進行性教育,但對於目前正在上學的兒童的父母來說,禁忌的性教育是他們中相當壹部分人的選擇,這實際上是他們對性的汙名化的持續傳統態度的結果。在這些家長不認可、不配合的態度下,對孩子進行性教育自然是極其困難的,孩子對性的認識也不夠。
三種典型的錯誤教育觀念
中國父母對性教育的典型誤解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回避、推遲和隱瞞:
所謂逃避,就是很多家長逃避對孩子的性教育,覺得性是壹件不光彩的事情,不上臺面。所以他們完全抵制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壹旦有任何關於性的問題,這些父母通常會改變話題,以避免孩子的問題。
推遲意味著這些父母認為性教育是孩子在需要發生性行為之前就應該知道的事情。他們往往把這種教育推遲到青春期甚至接近成年後。妳長大了就知道了?去處理它。
最後壹種晦澀,是指很多家長雖然能清楚地意識到孩子需要進行性教育,但由於他們對性的羞恥感,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語義不清楚、模糊,往往以壹些小動物擬人化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所謂的性教育。雖然和前兩類相比也是壹種進步,但是讓孩子雲裏霧裏的了解性。
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
第壹,正視,不逃避
想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視,不要逃避。所謂正視,就是父母本身要對性的概念有壹個正確的認識,不是認為性是汙穢的,而是要認識到性是人的壹種自然本能,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壹部分。
不逃避是指家長要認識到,孩子不可能天生就了解性知識,任何知識都必須通過外部教育來學習。如果父母沒有做好對孩子的性教育,同時也拒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那個孩子很可能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走很多彎路,甚至對自己造成傷害。
第二,性教育應該從小開始
同樣,很多家長認為和幼兒談論性有點太超前了,但其實性不僅僅是性行為,還代表了男女的性別差異。其實各種性心理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如果孩子對性缺乏了解,他們很可能在成長中受到困擾。很多女生在初潮期間可能會出現心理問題,很多男生對自己的恐懼就是這種性教育延遲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