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洋蔥數學微課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

洋蔥數學微課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教學設計,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洋蔥數學微課版。

設計者和指導者:寶山070聶田甜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數學教材第二冊,第17頁,第18頁。

教材分析: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第壹節“加法運算法則”1課的內容。加法是數學中最基本的運算之壹。從課本的縱向聯系中,學生學會了加法的計算方法。在此基礎上,通過這節課的教學,首先,學生對加法的理解可以從感性提升到理性。為以後學習加法的簡單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以後學習小數和分數加法打下基礎。其次,用不完全歸納法總結了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文字表達和字母形式,壹方面提高了知識的抽象概括程度,另壹方面也為以後用字母形式表達數字打下了初步基礎。

學習情況分析:

我班四年級的學生對加法的知識掌握的很好。疫情假期,全省不實行網絡直播課堂教學,只進行簡單預習,所以我已經在假期發給家長了,讓孩子有個初步預習。在教學中,我會著重引導學生鞏固理解,用字母表達加法交換律和加法定律。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換律,並運用加法交換律進行簡單計算。

2、讓學生學會用符號或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

流程和方法:

通過觀察、比較和歸納進行教學。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壹定的理性認識。

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的結合律,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教學難點: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發現和總結運算規律。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策略。

教學準備:

夏沃白板課件和洋蔥迷妳課:(1)加法交換律(2)加法結合律。

授課時間描述:疫情假期,發給家長,給孩子初步預習,5月6日正式復課。

教學過程:

1.上課播放洋蔥微課《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1.老師:同學們,剛才我們看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看到了我們的“老朋友”狗蛋、錘子和三角王!看完之後妳收獲了什麽?請告訴我。

學生舉例回答:

(1)我知道什麽是加法交換律。

(2)我會用字母來表示加法和結合律。

(3)我會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

老師:同學們講得很好!似乎所有的學生都收獲了很多。今天,這節課將跟隨老師走進我們的數學王國。讓我們壹起來探索加法交換律和加法定律的秘密吧!

二、創設情境

1.有趣的對話:我們班有多少學生會騎自行車?妳在哪裏騎得最遠?騎自行車是壹項有益健康的運動。不,這裏有壹個騎自行車的李叔叔!

2.喚起壹代:(展示態勢圖)

產生問題:

妳從形勢圖中得到了什麽信息?

(2)要解決什麽樣的問題?

答案預設:已知李大爺上午騎行40km,下午騎行56km。問題是:李殊。

李叔叔今天騎了多少公裏?

【設計意圖】創設有趣的情境,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學習本課之前先簡單復習壹下,以喚起學生對以前知識的記憶。

第三,探索新知識

1.探索加法交換律

老師:根據圖片上的信息,李叔叔今天騎了多少公裏?如何上市?

學生分欄回答,全班交流。鼓勵學生說出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並寫在黑板上。)

40+56=96 56+40=96

(1)初步感知

這兩個表達是什麽意思?數字相等嗎?什麽符號可以用來連接兩個公式?觀察這兩個公式,妳發現了什麽?

黑板:40+56 = 56+40

根據學生的答案寫在黑板上:猜壹猜——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

(2)驗證猜想

導語:這個猜想正確嗎?為了驗證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可以舉出更多的例子來驗證。

學生分組進行驗證和報告。(要求:每個人說壹個公式。)

(3)導致“加法交換律”

老師:看來我們的猜測是正確的。學生真的很好。妳能給這條規則起個名字嗎?

“加法交換律”。

總結: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驗猜測和驗證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改變枯燥的記憶方式,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

2.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

老師:我們用漢字來說明,加法交換律在中國只有小孩子才懂。如何才能表明它能被全世界的孩子理解?試試看。用自己喜歡的符號表示兩個加數,用壹個公式表示加法交換律,讓其他國家的同學也能理解。

【設計意圖】進壹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壹方面有利於象征感的培養,便於記憶;另壹方面提高了知識的抽象概括程度,為以後用字母表示數字的正式教學打下初步基礎。

(1)小組討論,班級交流。

(2)引導學生討論:體驗字母可以更簡單明了地表達“加法交換律”。

(3)字母表示法:A+B = B+A。

3.探索加法聯想規律

老師:我們班的同學不僅解決了問題,還學會了加法交換律。那麽我們來幫李叔叔解決第二個問題?

教學實例2(展示情境圖課件)

給我看看問題:

妳從形勢圖中得到了什麽信息?

(2)我們要解決什麽樣的問題?

據了解,李大爺第壹天騎行88km,第二天和第三天騎行104km。

96公裏。問題是:李大爺三天騎了多少公裏?

追問:能不能列出綜合公式?

(3)學生交流是如何安排的?(要求:用兩個不同的加法公式求解)

公式:(88+104)+96?

問題:妳先算什麽?還有什麽可以先算?

公式:88+(104+96)

(4)對比兩種算法,妳有什麽發現?(小組交流)

(88+104)+96=88+(104+96)

(5)習題:妳能填寫下面的等式嗎?

(69+176)+2869+(176+28)

155+(145+207)(155+145)+207

問題:妳從上面的方程中發現了什麽規律?

小組討論交流報告

【設計意圖】學生得到(28+17)+23 = 28+(17+23)後,我沒有要求學生自己寫這樣的方程,而是展示幾組結構相似的方程,引導學生通過計算思考這些方程是否相等。從中發現規律,得到規律。

(6)提問:三個數相加有這樣的規律嗎?能不能多寫幾個這樣的方程?(活生生的例子)

(7)總結: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時,先加前兩個數,或先加後兩個數,和不變。用字母表示:(a+b)+c=a+(b+c)

【設計意圖】在學生數學模型猜想的基礎上,通過類比推理,引導學生寫出更多結構相似的公式組。

第四,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利用洋蔥微課“課堂小考”的練習,隨著金幣的積累和課堂優化,夏沃白板課堂優化大師,學生積極性高,親身體驗收獲的喜悅,鞏固知識,進壹步提高應用加法交換律的靈活性。

動詞 (verb的縮寫)評價和鼓勵,以及全班總結

妳在這節課上學到了什麽?妳感覺如何?

【設計意圖】及時總結和評價,肯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啟發和鼓勵他們,促進他們更加自覺地學習。

黑板設計:加法交換律?和關聯法則

40+56?=?56+40 ?(88+104)+96=88+(104+96)

?字母表示:a+b?=?b + a?(a + b)?+?c = a + ( b?+ c)

教學反思:

在數學的教學中,我初步了解了洋蔥學院,這裏的微課很生動,對知識的理解有幫助。所以壹直想和同學們分享,所以在4月份的時候,我錄了兩節微課,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然後分享到班級群裏給同學們看,結合同學們的預習反饋,所以我把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這兩個知識點放在壹節課裏。這堂課,我用洋蔥微課來教。同學們密切關註,聚精會神地看視頻。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都可以通過洋蔥動畫微課解決,學生做的小測驗都是對的。在教學中,我采用Schiavo白板課件、課堂優化大師等輔助教學方法,使學生鞏固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的規律,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反思這壹課,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提供獨立探索的機會。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途徑”。在探索加法運算規律的過程中,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體驗加法運算規律產生和形成的過程,同時獲得學習活動的成功經驗,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2.關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

教學中註意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使學生始終處於積極探索知識的最佳狀態,督促學生更新、深化、突破、超越原有知識。

作為第壹次當老師,我在教學上還是有很多問題,比如對學生的指導不夠,學生課堂評價語言單壹。在未來,我也將去不忘妳的首創精神,在那裏我希望紮根並努力變得更好!另外,用洋蔥微課教學已經很久了。每次下課,我都會提前進教室準備洋蔥微課。短小的動畫教學能夠清晰、生動、有趣地講解整節課的知識點,深受學生歡迎。如果哪個班沒有洋蔥課,學生就會問我:“老師,為什麽這個班不放洋蔥?”漸漸地,孩子們已經習慣了洋蔥微課的陪伴。對洋蔥學院來說真的太棒了!感謝洋蔥微課和老師們!如果能有壹個壹年級數學的微課就更好了!課後也向同事推薦洋蔥學院,希望有更多人使用洋蔥微課。以後我也會好好利用它輔助教學,讓我的數學課越來越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