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苦瓜洗凈,切成薄片備用;
2.鍋裏放油,油七成熱時放入蝦仁;
3.變色後取出蝦仁;
4.然後鍋裏放適量油,切苦瓜;
5.將苦瓜煸炒至變軟,放入剛炒好的蝦,放入雞精,再放入鹽和醬油。
廣式臘肉的做法:
1.選料切料:以無胸肋骨肉為原料,切成寬1.5cm,長33-38cm的條狀。要求公差統壹,刀工整齊,厚薄均勻,皮膚無毛,無斑點。切成條狀後,在頂部硬脂肪右側,斜刀刺入皮膚開壹個0.3至0.4厘米的小孔,穿上麻繩懸掛。
2.腌制:在壹個以25公斤為單位的容器中分批洗條。先用0-50℃的溫水浸泡硬脂肪,然後洗去條坯上的浮油,瀝幹在過濾板上,再按規定進行西混。配料時,先將臘肉坯放入容器中,然後將糖、鹽、醬油、硝酸鈉、白酒等配料混合均勻,倒入缸中,用手攪拌均勻,每隔2小時上下翻動壹次,使料液盡可能滲入條形坯中。固化時必須區分等級和規格,以保證質量。腌制8到10小時扣繩。繩頭要扣在孔裏,長度要整齊。如果發現固化時間不足,仍可放入固化罐中進行固化,直至完全出罐。
3.烘焙:將臘肉坯從罐中腌制出來後,即可開竹。每根竹竿可以吊5斤左右,送到烘幹房。竹竿應排列整齊,每根竹竿之間的距離應為2至3厘米。進入烘房後,應立即放下石棉簾。幹燥室溫度保持在45-50℃,溫度開始較高,然後逐漸降低。正確掌握烘房溫度是決定成品質量的關鍵。操作人員經常檢查肉坯的幹濕程度。溫度過高,火力過猛,會滴油過多,影響成品率。溫度過低,容易產生酸味,顏色較暗,影響品質。烘焙時要分清等級,以免混淆。約14小時後,可根據條坯的幹燥情況,將腌肉條坯升至二層繼續烘烤。地板升高時,內外竹竿的位置互換,使長條受熱均勻,24小時左右即可出屋。成品出房,壹定要掌握先進再出房,分清等級,分批出房。並檢查它是否幹燥。如果發現表面有雜質、白點、焦斑、黴斑,則應去除進行其他處理。
4.儲存與保管:(1)臘肉儲存時,要註意保持清潔,防止汙染,同時要防止老鼠啃咬和昆蟲啃食。如果掛在幹燥、通風、陰涼的地方,可保存3個月;如果用壇子,就在壇子底部鋪壹層3cm厚的生石灰,上面鋪壹層塑料布,兩層紙,把臘肉條放進去,封好壇口,保存五個月。如果將臘肉條裝入塑料食品袋中,紮緊袋口,埋入草木灰中,可以保存半年。(2)臘肉需要運往國外時,最好用土豆板條箱包裝,四周用蠟紙內襯,防止受潮。但如果發現臘肉在包裝過程中回潮,必須再次放入烘房烘幹,冷卻後再包裝。否則很容易在運輸途中變質。
冰糖雪耳椰子杯的做法;
1.將椰子去皮,刮幹凈,從蒂部切下約1/5留作杯蓋,倒出椰子水;
2.將冰糖放入陶碗中,加入開水,放入蒸籠中蒸約15分鐘,取出後用幹凈毛巾過濾,再將過濾後的糖水倒回椰子杯中;
3.加入帶椰杯蓋的椰杯,入蒸鍋蒸約1小時,再加入銀耳,燜約1小時。
冰糖雪耳椰子杯的制作要點;
蠔油鴨腳的制作材料:
材料:鴨腳800克。
輔料:澱粉(蠶豆)5g。
調料:蔥15g,姜5g,陳皮3g,八角1g,鹽15g,味精4g,白糖10g,蠔油15g,香油2g,醬油20g,黃酒15g。
蠔油鴨腳的特點:
這道菜的肉軟滑可口,醬料濃稠,蠔香透骨,配酒配飯。
蠔油鴨腳的做法:
1.鴨腳去掉皮衣和腳趾甲,用精鹽搓勻,洗凈晾幹,用醬油抹勻;
2.大火燒熱炒鍋,放入油,放入姜、蔥、鴨腳略炒;
3.將黃酒煮熟,加入醬油,轉移到底部有竹箅子的陶罐中,加入蠔油、八角、陳皮、醬油、精鹽、味精、白糖和適量的水,蓋上蓋子,用中火煮70分鐘左右至軟爛。
4.倒出原汁,去掉姜、蔥、八角、陳皮,將鴨腳放入碗中,入蒸鍋蒸熟後取出,蓋在盤子上;
5.中火熱壹炒鍋,放油,放入原汁,用濕澱粉勾芡剩下的醬油、糖、味精,再放入香油、花生油,澆在鴨腳上。
制作荔浦紅燒肉的材料:
材料:排骨(五花肉)500克,芋頭500克。
調料:花椒2克,八角2克,腐乳(紅)20克,醬油30克,白糖3克,黃酒20克,澱粉(玉米)10克,花生油100克,大蒜(白皮)2克。
荔浦紅燒肉的特色:
這道菜好吃又滑。
荔浦的肉食演繹;
1.將荔浦芋頭切成長方形片,用滾油炸透;
2.大蒜切塊;
3.將幹澱粉放入碗中,加入適量水,制成濕澱粉備用;
4.將豬肉焯壹下,刮幹凈,放入湯鍋中,浸泡至七成熟,撈出,取出,用武火煎(去皺其皮),撈起,冷水洗凈,切成長方形塊;
5.將蒜末、南牛奶、胡椒粉、八角粉、醬油、糖和切好的熟肉混合,然後將壹塊芋頭和壹塊肉放在壹起,放入大碗中,放入籠中蒸熟;
6.將蒸好的紅燒肉倒出原汁,蓋在盤中;
7.大火燒鍋,加入原汁,加入兩湯(175g),醬油,濕澱粉勾芡,澆在紅燒肉上。
椒麻雞的制作材料:
材料:雞肉150克,鹿茸110克。
調料:大蔥20g,花椒2g,植物油50g,鹽1g,味精4g,醬油4g,香油2g,料酒10g,澱粉7g。
椒麻雞的做法:
1.將雞肉切成5cm * 4cm的片,加入1g鹽、2g味精、2g醬油、2g香油、5g酒、2g玉米粉拌勻;從金魚藻中采摘葉子;切洋蔥。
2.將腌制好的蔬菜和雞肉放入熱油鍋中炸熟,然後取出備用。
3.炒鍋燒熱10g油,放入花椒粉和蔥花翻炒,然後放入2g雞精和味精,2g醬油,2g香油和5g酒快速翻炒。最後倒入生粉和清水勾芡,攪拌均勻裝盤。
制作椒麻雞的小貼士:
1.將角菜鋪在菜邊,用番茄片和辣椒絲裝飾。
2.這個產品有壹個油炸的過程,大概需要300g的植物油。
水煮鴨的制作材料:
配料:鴨肉1000克
輔料:芝麻45g,花椒50g(紅尖)。
調料:香菜25g,姜10g,生抽30g,香油15g。
白切鴨的做法:
1.紅辣椒切絲;
2.生姜切片備用;
3.幹鍋炒芝麻備用;
4.香菜洗凈切碎;
5.將鴨尾切去,撕去肥油,洗凈控幹水分,用8克酒搓勻,姜片蒸1小時;
6.鴨肉涼後,切塊裝盤。撒上調味料,撒上香菜、芝麻、紅椒。
梅菜燒雞的準備材料:
原料:肉雞1500克
輔料:幹香菇75g,豬肉(肥瘦)75g,幹香菇20g。
調料:生姜10g,香蔥10g,鹽5g,味精3g,白糖15g,醬油10g,醬油10g,香油1g,花椒1g,米酒1g。
梅菜燒雞的特點;
皮滑肉嫩,梅菜清香可口。
梅菜燒雞的做法:
1.幼雞宰殺、掏膛、洗凈;
2.將梅核浸泡並洗幹凈;
3.豬肉洗凈切絲;
4.香菇泡發,去蒂,洗凈切絲;
5.姜、蔥洗凈,姜切絲,蔥切條;
6.將梅核切成粗絲,加入肉絲、香菇絲、姜絲、白糖、精鹽、味精、幹澱粉、油拌勻;
7.將拌好的料填入雞的腹腔內,用竹簽縫住刀口,用水草紮牢,防止餡料流出;
8.中火加熱炒鍋,放入油,爆香蔥條,煮米酒,加入500毫升醬油、精鹽和湯(或水),放入雞肉,蓋上鍋蓋,中火燜20分鐘左右取出;
9.將雞腹腔內的梅子餡倒入盤中,將雞切成塊,放在梅子上,擺成雞的形狀;
10.中火加熱炒鍋,放油,倒入原汁,加入醬油和味精,用濕澱粉勾芡,放香油和油,淋在雞絲面上。
梅菜燒雞制作小技巧;
燒制時要掌握好火候,中途不能加湯,以免影響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