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暑節氣吃藕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中醫認為,生藕性寒,甘涼入味,可消淤涼血、請煩熱、止嘔渴,適用於煩渴、酒醉、咳血、吐血等癥。
婦女產後忌食生冷,唯獨不忌藕,就是因為藕有很好的消淤作用,所以民間有“新采嫩藕勝太醫”之說。熟藕,其性由涼變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是壹種很好的食補佳品。
用藕加工制成的藕粉、藕片,既富有營養,又易於消化,有養血止血,調中開胃的功效。
2、吃鯉魚苦瓜湯
材料:鯉魚1條,苦瓜200克,檸檬少半個,姜汁1大匙;
調料:鹽適量,料酒1大匙,味精半小匙,白糖少許,高湯8杯;
做法:鯉魚去頭、尾、骨、洗凈;苦瓜縱切兩半,去籽、內膜、洗凈,切片;檸檬洗凈,切片;將高湯倒入湯鍋中,放入所有材料、調料,大火煮開後,轉至小火慢煲,10分鐘後即可食用。
功效:鯉魚性平味甘,具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止咳下氣的功效,苦瓜具有增加食欲的作用。兩者搭配可以開胃健脾、清熱降火、清心明目,非常適合炎熱的小暑食用。
3、小暑節氣吃綠豆芽
材料:新鮮綠豆芽500克;
調料:花椒數粒,植物油、白醋、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豆芽洗凈、水瀝幹;油鍋燒熱,花椒入鍋,烹出香味,將豆芽下鍋爆炒幾下,倒入白醋繼續翻炒數分鐘,起鍋時放入鹽、味精,裝盤即可。
功效:綠豆芽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的功效。炒綠豆芽方法簡單,口感佳,小暑的時候人們胃口都不太好,所以在此節氣此菜最適宜食用。
4、吃苦瓜肉卷
原料:苦瓜250克,裏脊薄片約120克,醬油1大匙,蒜泥1小匙,水、糖、烏醋、酒各適量。
做法:苦瓜去籽、切長條,用肉片卷起,並用牙簽固定,在盤上排好並淋上少許酒;放進電鍋中蒸熟後,再倒出湯汁;將蒜泥、醬油、水、糖、烏醋調勻,拌入湯汁,再淋在苦瓜肉卷上即可。
功效:能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夏季食用,清涼消暑。而目還能快速排除毒素,避免體內毒性的堆積。
5、吃雀巢鴨寶
原料:鴨肉,甜面醬,土豆絲,甜豌豆,枸杞,松仁。
做法:鴨肉切小丁,和甜面醬壹起放入鍋中,炒出香味盛出;土豆切細絲,放入油鍋內炸成金黃色即可撈出;將甜豌豆、枸杞、松仁都過水焯熟,與鴨肉攪勻;將土豆絲放在生菜上,炒好的鴨肉放在土豆絲上,轉盤後插上小花裝飾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滋陰降火和滋補,可以預防苦夏消瘦。
6、吃酒香翅中
原料:翅中750克,蒜瓣、大蒜粉、香菜段、啤酒、老抽、蠔油、糖、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翅中壹剁為二,大蒜粉、姜、鹽、啤酒、腌制15分鐘以上;(2)鍋內放花生油500克,五成熟時,翅中過油;(3)放少許油、蔥花、蒜瓣爆鍋,倒入啤酒、高湯、調味品,湯收汁時勾芡上明油,撒上香菜段,碼盤。
功效:色澤鮮亮,肉嫩滑爽,有抗衰老功能,可軟化血管,促進血液循環。
7、小暑養生註意
1、小暑節氣不宜坐木
夏天氣溫高,濕度大,久置露天的木質椅凳,由於風吹雨琳,含水分較多,雖然表面看上去是幹燥的、但經太陽壹曬,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會誘發皮膚病、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濕為陰邪,損傷陽氣,濕邪重濁向下,容易傷害脾肺功能,導致消化不良。所以小暑時節要註意不能長時間坐在露天的木質椅凳上。
2、小暑節氣多飲水
小暑時節天氣炙熱,人們往往會出汗來調節體溫,從而使機體容易缺水。多飲水是消除疲勞、緩解體內代謝的好辦法。水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壽之物。
俗話說:“寧可日無食,不可日無水”,水約占人體重量的70%,傳統的養生辦法十分推崇飲用涼開水。根據民間經驗,每日清晨飲用壹杯新鮮涼開水,幾年之後,就會出現神奇的益壽作用。日本科學家曾經對460名65歲以上的老人做過調查統計,5年內堅持每天涪晨喝壹杯涼開水的人中,有82%的老人面色紅潤、精神飽滿。由此看來正確飲水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
3、小暑節氣註意防暑
小暑節氣是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天氣,這是因為進入小暑以後,高溫天氣增多,心臟排血量明顯下降,器官的功能能力明顯減低,人們很容易出現活動後氣短,活動耐受力變差的癥狀,所以養心防暑在小暑節氣尤為重要。
養心防暑最重要的壹點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酒,適當控制體重、改善飲食習慣,飲食要低鹽、控制水分攝入,進食不可過飽,多吃富含維生素、礦物質食品,多吃蔬菜以及適當運動並保證充足的睡眠。
4、小暑節氣不可露宿
當人睡著以後,身上的汗腺仍不斷向外分泌汗液,整個肌體處於放松狀態,抵抗力下降。而夜間氣溫下降以後,體溫與氣溫之間的差距慢慢增大,很容易導致頭痛、腹痛、關節不適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
5、小暑節氣飲食消暑
小暑節氣後3隔天即進入初伏。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就是吃清涼消暑的食品。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種吃法便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天氣熱的時候要喝粥,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非常適宜小暑節氣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