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什麽是食療?

什麽是食療?

飲食不僅可以養生,還可以治病,但做得不好也會生病死亡。人們早在野蠻時代就知道這個道理。然而,這壹知識上升為科學卻花了許多世紀。唐代開始出現專門從事食療的學者和著作,壹門新的學科逐漸形成。

初唐醫學家孫思邈,年輕時因病學醫,壹生潛心學醫,不求功名。他寫了方和等。,被後人尊為“藥王”。孫思邈的兩部著作中有專門的壹章論述食療,對食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錢進方》又名《錢進方》,共三十卷,其中第二十六卷為飲食治療專著,後稱《錢進實錄》。所以叫“千金”,意思是壹藥當千金。孫氏聲稱“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它比壹個女兒更昂貴。壹方助之,德不止於此”。

《食療千女》的介紹中談到了食療的必要性。孫思邈引用東漢名醫張仲景的話說:“人平時不必亂用藥,否則會影響體內平衡。”孫思邈說:“人活著的根本是飲食;要想快速治愈疾病,還得靠藥物。不知道吃什麽喝什麽的人,不足以長生不老;不知道藥物禁忌癥的人是無法根除痛苦的。這兩樣東西很重要,突然不學真的會很難過。飲食可以消除體內邪氣,撫慰臟腑,愉悅人的心靈。如果食物可以用來治病,那也算是個好醫生了。作為醫生,首先要找到病根,知道它對身體的危害在哪裏,然後再用食物治療。只有飲食沒有治好,才能用藥。”孫思邈還談到飲食不當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主張少吃山珍海味,選擇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食物。他告誡人們:“如果妳經常吃飯,妳應該節儉。吃多了,人就飽了。吃完會覺得肚子氣短,或者引起突發疾病。它仍然是霍亂。夏季至日過後,直到秋分,我們必須小心脂肪、蛋糕和酥油的種類,這與酒肉瓜果非常相似。老公在身,所以很多病都是春夏受涼太多導致的,飲食也不合理。又腥又寒,對人有害,對人有益。吃芝士酥之類的,常使人強壯勇敢,身體濕潤,吃多了,也就腹脹腹瀉,漸漸能自給自足了。”這裏面不僅講了壹些飲食禁忌,還講了飲食和季節的關系,尤其是節食,這裏面包含了壹個非常科學的道理。

“前進史鷙”分為水果、蔬菜、谷米、鳥獸等。,並詳細描述了各種食物的藥理和功能。

有檳榔、豆蔻、桃花、覆盆子、大棗、生棗、蓮藕、雞頭、文蛤、板栗、櫻桃、橙子、李子、柿子、木瓜、甘蔗、芋頭、杏仁、桃仁、梅仁、梨、石榴、枇杷葉、核桃等20多種水果。提倡多吃棗和櫻桃,可以使人輕盈如仙。告誡不要吃太多的有:李子,壞牙;桃仁,讓人覺得辣;立人使人體虛弱;石榴對肺有害;梨子寒心;核桃使人嘔吐,動痰。吃杏仁要特別註意。孫思邈引用扁鵲的話說:“杏仁不能久服,使人失明,眉毛下垂。生病了也不可大意。”

蔬菜篇有枸杞葉、枸杞、瓜子、西葫蘆、南瓜、錦葵科、莧菜、苦菜、薺菜、蕪菁、薺菜、芥菜、紫花苜蓿、蔥、韭菜、海藻、青蒿、淫羊藿、薺菜。孫思邈說,月瓜、胡瓜、棗青瓜、蜀椒不宜多吃,但莧菜果和小莧菜、苦菜、紫花苜蓿、洋蔥、油蒿、茶葉、蒼耳、竹筍等可長期食用,使人身體變輕變壯,可延緩衰老。

谷米記載了20多種谷類及其釀造品,包括薏米、紅小豆、蕎麥等。,鹽也附在上面。孫思邈說,薏米、亞麻、白麻子、糯米、大麥、青高粱米,清淡有力,久而久之,使人不老;而紅豆讓人皮膚索然無味;白小米、糯米煩熱;鹽損害人的體力和黝黑的膚色。妳不應該吃得太多。

《鳥獸誌》描述了40多種動物和奶制品,包括昆蟲和魚類,包括人奶、馬、牛肉、豬和驢奶、脆奶酪、蟹肉、青羊、狗腦、豬肉、鹿肉、魚子、虎豹肉、兔肝、雞肉、石蜂蜜、蛇肉、鯉魚和甲魚。其中,奶酪制品對人民有益;老虎肉不能趁熱吃,會使人牙齒不好;長期服石蜜,誌強體輕,抗衰老長壽;肚蛇肉泡酒可治心腹痛;魷魚魚還有益氣壯誌的作用;甲魚吃肉能治腳氣。

寫《千金翼》是為了彌補《千金翼》的不足。這兩本書目的相同,內容相似。

他主張晚餐不飽不醉,否則難得長壽;提倡“醉了不吃熱的,吃胃能治百病”;並創立了“飯後利息定律”。孫思邈也說過:“熱食傷骨,寒食傷肺。熱而不灼唇,冷而不冰齒。”

孫思邈:這些都是經驗之談,但是考慮到孫思邈死時已經100多歲了,我們可以放心地接受他的養生理論。

孫思邈門下,還有壹位著名的醫學家,孟鄂,也是壽星。孟鶚師從孫氏,撰寫了中國第壹部食療專著《神養方》。後由弟子張鼎增補,更名為《食療本草》,載有治療方劑227首,藥食同源壹卷,但此書早已失傳。該書的許多內容散見於其他唐宋醫書,近代許多學者整理出版了比較完整的匯編。

唐朝末年,四川名醫贊因寫了壹本書《食醫心鑒》,也是壹部食療專著,但有所創新。唐代其他醫學著作有時也有食療內容。唐朝的人註重食療,不僅限於醫學家。事實上,它在唐代已經成為壹門比較普遍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