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名:德門蒂耶娃 73分貝
有些球員,在自己的整個比賽叫聲都不停歇過,其聲音就像高音調的哭泣,這在當今網壇特別普遍。而還有壹些尖叫是漸升的,很多時候只會在關鍵分上爆發,尤其是在經歷壹個較長的拉鋸分之後。這種尖叫是充滿奮鬥熱情的,可以很大程度上釋放球員的壓力。而神仙姐姐顯然屬於後者。
第9名:克裏斯特爾斯 75分貝
和庫爾尼科娃壹樣,克裏斯特爾斯只會在自己處於逆境中用叫聲鼓舞自己的士氣。這樣的聲音也會讓自己免於外界幹擾,而贏下每壹分她靠的還是是自己努力的拼搏,而不是尖叫的策略。當然要是能在如今聽到小克的聲音,對於很多球迷來說絕對是壹種享受。
第8名:庫爾尼科娃 78.5分貝
庫爾尼科娃只會在自己處於重壓下才會發出叫聲,和如今女子網壇策略性的尖叫不同,庫爾尼科娃她們只是在壓力下自然發出的哼聲。聽起來似乎有點像汽車尾部發出的聲音,和當今網壇經久不停發動機般的尖鳴無法比較。
第7名:伊蓮娜-波維娜 81分貝
這位俄羅斯紅粉的叫聲遠比她的球技來的出名。聽起來就像是壹只即將死去的野獸在痛苦的嚎叫,這讓觀眾十分的痛苦,當然她對手的感覺也好不到哪裏去。
第6名:阿紮倫卡 83.5分貝
典型的現代聲音發生器,尖銳的叫聲,始終如壹的音量和音調。在過去10個月莎拉波娃傷退得時候,她就更讓人印象深刻。從分貝效果來說,她和那些火車站應當記錄保留的汽笛聲勢均力敵。
第5名:大威 85分貝
當大威尖叫的時候,妳能感受到壹種焦慮,就像壹只幼仔快要在流沙中沈默那樣的絕望,這讓大威的尖叫也在巡回賽上獨具特色。在07年那場和莎拉波娃的比賽,解說員都忍不住暗自發笑——開始時讓人發笑的,但是慢慢的就會感到難以忍受這樣兩個高聲喇叭不斷的對叫。
第4名:小威 88.9分貝
成績上比姐姐好,小威的叫聲也比姐姐來的大。早期的小威叫聲並不是十分的大,但是後來越來越大和她的冠軍數目壹樣往上面漲。她的叫聲和她的正手壹樣極具攻擊性,就像壹個風磚機壹樣不斷敲打著妳的神經。但是小威的聲音卻很受歡迎,甚至還被電臺作為錄音播出。
第3名:塞萊斯 93.2分貝
塞萊斯大概是女子網壇尖叫的始作俑者,典型的雙音節發聲,壹波之後馬上是另壹波更為猛烈的沖擊。有意思的是塞萊斯是第壹個因為尖叫聲過大而被溫布爾登處以罰款的選手。如今塞萊斯仍堅持溫布爾登的做法是她感到最遺憾的壹件事情。
第2名:德-布裏托 分貝未知
莎拉波娃的繼承人,和莎娃的叫聲壹樣具有相當好的持久性和壹致性,甚至其頻率更高。看她的比賽時候,觀眾就像置身於F1的賽車場。法國選手雷紮伊就曾抱怨過,我國選手鄭潔在今年法網也深受其害,她也直接導致巡回賽主辦方們在溫網前決定召開壹個會議討論球員尖叫的問題。
第1名:莎拉波娃 101分貝
無可置疑的沙拉波娃是尖叫女皇,貫穿全場的尖叫,持久性、高分貝絕對讓40歲以上的人飽受折磨。尖叫已經成為莎拉波娃比賽的壹大特色,她的分貝就像是飛機著陸,甚至有人說那種尖叫已經到了人類的忍受極限。尖叫之於莎拉波娃,就像美貌之於庫爾尼科娃壹樣,讓人印象最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