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辛、甜、溫。入肝腎經。功能主要有補腎陽、強筋骨、祛風除濕。用於陽痿、遺精、肌肉無力、風濕麻木、攣縮;更年期高血壓。1的應用。用於腎虛陽痿,遺精早泄,腰膝酸軟,四肢冰涼。可與仙茅、山茱萸、肉蓯蓉等配伍。2.用於寒濕痹痛或四肢麻木。可與威靈仙、巴戟天、肉桂、當歸、川芎配伍,用於治療風濕關節痛、四肢麻木或肌肉攣縮。用法用量:煎服,3-9克。適合人群1。適用於陽痿、宮寒不孕、陽虛高血壓、更年期。2.陰虛陽亢者忌用。食療有雄激素樣作用;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能擴張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流量和冠脈流量;具有鎮咳、祛痰、抗缺氧、鎮靜和抗驚厥的作用;能抑制脊髓灰質炎病毒和各種腸道病毒。【用途】用於腎陽虛、陽痿、尿頻、不孕;風濕痛,四肢麻木攣縮,筋骨痿軟無力,行走困難;腎陽虛,氣喘,咳嗽,氣短。【用法】壹天6 ~ 15g。熬湯、漿糊等。
桂皮
功能: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溫中散寒,活血化淤。可用於治療危及生命之火、四肢脈弱、陽氣衰竭、腹痛泄瀉、寒疝豚跑、腰膝冷痛、閉經、陰疽、流涎、陽虛浮上,上熱下寒。主治:用於陽痿、宮寒、心寒疼痛、虛寒吐瀉、閉經、痛經、溫經通脈。用法用量:1-4.5g。
川牛膝
功能主治:祛瘀通經,疏通關節,利尿通淋。用於閉經、胎衣不下、關節痛、腳軟、尿血、跌打損傷。川牛膝的用法用量為4.5-9克。
小豆蔻
功能:祛濕消腫,溫中,開胃消食。主治:用於濕濁阻絡、食欲不振、濕溫初起、胸悶饑餓、寒濕嘔吐、胸痛腹脹、消化不良。用法用量:3 ~ 6g,湯劑宜後加。
桂枝
辛,甘,文。心、肺、膀胱經。主治:發汗、舒筋、溫經通絡、助陽化氣、平沖降氣。用於感冒,胃脘冷痛,血寒閉經,關節痛,痰飲,水腫,心悸,豚跑。用法用量:3 ~ 9g。
砂仁果
功能:祛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主治:用於治療濕濁中阻、脘腹滿而不饑、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不良、胎動不安。用法用量:3 ~ 6克,水煎後再加。
附頁
歸經:心、脾、腎。用法用量:5 ~ 15g,壹般來說最好先煎服。具有回陽救逆、溫脾腎、散寒止痛的作用;溫陽散寒的作用很大。
三脈烏藥根
這藥辛溫。歸肺、脾、腎、膀胱經。功效:行氣止痛,溫腎散寒。
郁金
主治: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清心涼血,利膽退黃。用於閉經痛經、胸痛、刺痛、發熱、癲癇、黃疸、血尿。用法用量:3 ~ 9g。
薏苡仁
性味:涼、甜、淡。【主治】健脾祛濕,除痹止瀉。薏苡仁可用於治療脾虛引起的水腫、腳氣、排尿困難、濕滯和腹瀉。
艾灸甘草
補脾胃,益氣復脈。脾胃虛弱,乏力,心悸,脈生。
炒白術
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用於腹脹、腹瀉、水腫、風濕、感冒、夜盲癥。
栓皮櫟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治療熱痢、腹瀉、止渴、黃疸、痿軟、夢遺、淋證、痔瘡、便血、帶下、骨蒸、發熱、目赤、腫痛、口舌生瘡、腫毒生瘡。
涪陵
該藥性味甘、淡、平,具有利尿、補脾胃、寧心安神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水腫、痰多、咳嗽、嘔吐、惡食、腹瀉、遺精、淋證、驚悸、健忘等。
綜上所述,用於調和脾胃,溫腎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