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大蒜單獨栽培技術

大蒜單獨栽培技術

1.土地選擇和準備:

大蒜種植應選擇沙土或沙壤土。收獲後,應盡快清理田地,並將炕翻深,以曬曬土壤,使其成熟。然後每畝施腐熟優質有機肥2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10公斤。精細整地,土壤水分在1 ~ 1.2米開溝,使肥料均勻,土壤平整細膩,可以播種。

2.品種和花瓣的選擇:

雲南早熟大蒜的主要品種是成都的“紅旗星”和“二水早”。經過多年的栽培和試驗,表明當年從成都運來的紅旗杏和二水棗品種,在特定的栽培措施下,很容易單獨產蒜。因此,可以選擇上述品種單獨種植大蒜。同時盡量選擇較小的種子閥,單閥重量1 ~ 2g。單用大蒜的比率可達40%左右。俗話說“大媽媽強。”由較大的蒜瓣形成的植物具有更強的生長潛力。較小的蒜瓣含有的營養成分較少,導致植株較瘦,葉片較窄,假莖較細,花芽分化較差。在高溫和長日照下,頂芽迅速膨大,儲存水分和養分,形成單頭蒜。

3.種子花瓣的低溫處理:

當選取的種瓣在2℃ ~ 5℃的冷庫中放置50 ~ 60天時,栽培後的單蒜比例可達50%。低溫處理後的大蒜種子已解除休眠並萌發,其生命活動逐漸加強。離開冷庫後,呼吸作用強烈,會產生強烈的呼吸熱。大蒜種子運回家後,要及時從包裝袋中倒出,攤放在陰涼通風處散熱,以免灼傷種子。那就趕緊分等級播種吧。如果不能及時播種,每天翻壹兩次,讓它順利冷卻。如果花瓣已經生根發芽,要註意保濕護根。可用松毛、草、玉米葉等覆蓋。

4.大蒜種植的播種期:

低溫處理的大蒜種子在早播時也有相當大的單蒜率。但由於播種後氣溫較高,秧苗容易早衰,提早倒伏,導致個頭小,蒜形差(農民稱之為“草果蒜”)。特別是在低熱河谷地區,更為突出。反之播種晚,單蒜比例極高。例如,在立冬季節播種試驗中,單蒜率高達95.4%,但產量極低,小單蒜僅重3克左右。秋分至寒露之間播種,單蒜率40% ~ 50%,單蒜大而優質,綜合產值高,單蒜栽培最佳播期應在此時期。

5.預廣播處理:

播種前將低溫處理過的蒜種分瓣,去掉底蓋(老莖板),再按大中小分類待用。播種前用涼水浸泡6 ~ 12小時,瀝幹水蒸氣,用50%多菌靈粉劑拌種,可殺滅種子表面可能攜帶的病菌。多菌靈的用量為浸種重量的0.2% ~ 0.3%。然後就可以播種了。

6.播種密度和播種:

種植方式按照4×5 cm的株距,用木樁在邊框上點洞,根部朝下放壹瓣大蒜。用1 cm厚的細土覆蓋邊界,種植約8 ~ 9萬株/畝。鏟播條播法用板鋤鏟出壹條深4 ~ 6厘米,寬15厘米的播種溝。然後把種子按照4×7 cm的行距排列在溝裏,註意蒜瓣不能倒置。然後鏟下壹條播種溝的土,把上壹條溝的蒜種蓋住,這樣第二條播種溝就可以同時開,可以放種子了,以此類推,直到把畦全部播完。采用鏟播和條播方式,每畝播種約6 ~ 7萬株。種子用量為140 ~ 180公斤/畝。每個種植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播種方式。如果土壤幹燥,播種後給幼苗澆壹次水。播種後大蒜出苗前3 ~ 4天,每畝用25%綠麥隆250毫升稀釋至500倍除草。或用撲草凈300克/畝噴施。施藥後用草、綠肥、艾草或稻草覆蓋,有利於保濕,也能抑制雜草生長。草和艾草腐爛後,他們可以再次給田地施肥。

7.播種深度:

在單獨種植大蒜時,播種深度應為4 ~ 6厘米。壹方面,挖苗消耗了壹定的能量,有利於削弱植株的生長,提高獨蒜率。另壹方面,單個蒜果形狀為方形,商品外觀好。

8.套種:

播種大蒜後,套種生長期短的小葉蔬菜,如菠菜、香菜、櫻桃蘿蔔等。在大蒜生長中期及時采收套種蔬菜。這樣就可以在苗期達到適當遮蔭,爭奪空間和營養的目的,從而抑制幼苗的旺盛生長,提高大蒜的獨苗率。

9.肥料和水管理:

大蒜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需要不同種類的肥料。壹般來說,生長前期偏重氮肥,生長後期傾向於使用磷鉀肥。在施底肥的基礎上,要適時追肥。

(1)育苗肥:當幼苗長到4-5片葉子時,種子花瓣中的養分耗盡,植物轉而從土壤中吸取養分。如果養分供應不足,往往會出現短期的“黃尖”或“幹尖”。應及時用1500斤/畝人糞稀釋後撒施,或用5 ~ 10斤/畝尿素追施,壹起澆水。

(2)大蒜膨大肥:當植株葉片上出現7 ~ 9片葉子時,無分化花芽的蒜頭開始膨大。能拉苔的花瓣蒜完成花芽分化和伸長生長,側芽開始膨大。硫酸鉀可按1.2 ~ 20公斤/畝的比例施用,並增加灌溉量,促進大蒜快速膨大。註意控制氮肥的施用。

(3)葉面施肥:結合植物生長情況,葉面噴施適當濃度的磷酸二氫鉀、大蒜專用多元微肥、大蒜膨大因子等。有利於提高產量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