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龍井、鐵觀音、祁宏、碧螺春、黃山毛峰、白毫銀針、君山銀針、蒙頂茶、凍頂烏龍茶、普洱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下面簡單介紹壹下。
西湖龍井——色、香、形俱佳
西湖龍井茶因產於杭州西湖山區的龍井茶而得名。傳統上稱為西湖龍井,將其簡化,簡單地將這種具有獨特色、香、味的茶葉稱為龍井。龍井不僅是地名,還是泉名、茶名。龍井茶有“色綠、香、味甜、形美”的美譽。西湖龍井,巧合的是【三地】都很優秀。
龍井茶采摘非常細致,要求很高。高級龍井茶,清明節前後采摘。清明節采集的龍井茶稱為“明前”。龍井(明朝以前)是最好的龍井茶,產量極少,極其珍貴。經常使用的龍井茶,歷史上有“蓮心”、“旗槍”、“闕舌”之分。
鐵觀音-韻與甜
鐵觀音,中國最好的鳥龍茶,產於福建省安溪縣,又名安溪鐵觀音。鐵觀音沖泡後,香氣清高馥郁,滋味醇厚甘甜,飲後立即轉甜。有壹種特殊的韻味,叫做【觀音韻】,簡而言之就是【音韻學】。品鐵觀音時,品茶者和烏龍茶愛好者欣賞聲韻,都是壹種享受。鐵觀音因香濃味濃,素有“青蒂、青肚、媒婆緣、七道釀余香”之稱。
祁紅——茶中英雄
在風靡全球的紅茶中,祁宏獨樹壹幟,百年不衰。它以香氣高、外形美而聞名,贏得了國際市場的持久贊譽,被視為茶中的佼佼者。祁宏是祁門紅茶的簡稱。祁宏以其高度的香味而聞名,這種香味有壹種獨特的清新和持久的香味。國內外茶師稱之為糖香或蘋果香,內含蘭花香,清高綿長,獨具特色,國際市場稱之為【奇門香】。
銀針帶白發-銀色襯裏
白毫銀針屬於白茶,產於福建省福鼎、政和兩縣。由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等優良茶樹品種在春季萌發的新芽制成。白毫銀針因鮮葉均為茶芽,故名白毫銀針。制成成品茶後,它看起來像壹根針,布滿白浩,像銀壹樣白。白毫銀針的采摘非常細致,要求極其嚴格。規定雨天、濕露、疏芽、紫芽、風損芽、人工損芽、蟲損芽、喜芽、空心芽、病芽等都不得采摘,故稱【十不采摘】。
蒙頂茶——茶中老人
蒙頂茶產於四川名山蒙山和雅安兩縣。它歷史悠久,是中國最古老的名茶。被視為老茶,名茶先驅。
蒙頂茶是產於蒙山的各種顏色的名茶的總稱。唐代開始成為貢茶,早期貢品。大多是精致的散茶,名字有雷、霧鈴、雀舌、鷹嘴、芽白等。後來有了鳳酥、龍珠等壓制茶,再後來有了花蜜、石花、黃芽、米芽、萬春銀葉、長春葉等品種。其中石花和黃芽屬於黃茶,其余屬於焙炒綠茶。民國初年主要產黃芽,故稱蒙頂黃芽,是當時蒙頂茶的代表。
“碧螺春”——嚇人又香
碧螺春產於江蘇吳縣太湖洞庭山,又稱洞庭碧螺春。吳縣屬於蘇州,又稱蘇州碧螺春。形狀卷曲如螺,花香果味自然,為茶中極品。
碧螺春很精致,季節性很強。春分開始采茶,谷雨碧螺春收獲前後不到壹個月。上品碧螺春在清明節前或期間采摘。時間更短,季節性更強。采摘標準是壹芽壹葉。即茶樹早春新發出的茶芽,壹長到壹芽壹葉就及時采摘。發芽的葉子像麻雀的舌頭,所以叫麻雀舌。
黃山毛峰——雲霧繚繞的夏薇
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著稱的黃山,稱為黃山。然而,除了松、石、雲、泉之外,還有壹絕,那就是清香冷韻,襲人的黃山吳韻茶。黃山毛峰成品茶,外形扁平略卷曲,形似麻雀的舌頭,有白毛露在外面,其色為乳白色,黃綠相間有油黃色的魚葉(俗稱茶巽)。沖泡後,霧氣凝聚,清香高爽,滋味鮮醇,茶湯清澈,葉色鮮嫩。黃山毛峰耐沖泡,沖泡五六次香味猶存。
凍頂烏龍喉韻沈香
凍頂茶被譽為臺灣茶中的聖人。產於臺灣省南投縣鹿谷鄉。其鮮葉采自清心烏龍茶品種茶樹,故又稱“凍頂烏龍茶”。凍頂是山的名字,烏龍是品種的名字。但從其發酵程度來看,屬於輕度半發酵茶,其制作規律與包裝茶相似,應該屬於包裝茶。文山寶中和凍頂烏龍是姊妹茶。葉子底部有紅邊,葉子中間是淺綠色。
君山銀針——生活在銀盤裏
君山銀針產於洞庭湖美麗的島嶼君山,號稱八百裏。它的采茶是季節性的,壹絲不茍。早在清代,君山茶就分為“尖茶”和“鬥茶”。采摘下來的芽葉要削尖,把芽頭和嫩葉分開。芽頭如箭,白發嫩,稱尖茶。這種焙茶,作為貢品,叫做龔建。摘尖後(即挑出茶芽),剩下的嫩葉,稱為鬥茶,制成幹茶,稱為龔都,黑色,毛少,不作貢品。也是用芽頭做的。外觀緊實挺拔,金被金黃透亮,香氣高潔,湯色橙黃透亮,口感清涼甘甜純正。
普洱茶-獨特的風格
普洱茶是以集散地的地名命名的。普洱,雲南思茅的壹個縣名,原本不產茶,卻是滇南重要的商貿集鎮和茶葉市場。
普洱茶的原料主要產於雲南瀾滄江流域,尤其是西雙版納。在古代,所謂的“六大茶山”都分布在西雙版納。現代普洱茶包括普洱散茶和普洱緊壓茶。它的原料主要是雲南綠茶。滇青毛茶作為普洱茶的原料,因采摘時期不同,可分為春尖茶、二水茶和桂花茶。清明至谷雨采茶,稱春梢。從芒籽到暑收的茶叫二水,分細紅茶、二茶、粗茶,是緊壓茶的原料。采自白露至初霜的茶葉,名為古華,富含白毛,肉質細嫩,是制作餅茶的原料。普洱散茶,以嫩雲南青為主要原料,利用普洱茶獨特的後熟效應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