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今年春節有點不壹樣,很多人都留在當地過年。妳很在意家鄉的味道嗎?是不是特別懷念那道屬於妳的菜?
此刻21熱氣騰騰的年夜飯家常菜上桌,和川叔壹起品嘗各個市州的年夜飯!
成都:香腸
臘腸是成都人乃至四川人除夕必不可少的食物。臨近過年,家家戶戶都要灌幾斤香腸。對於成都人來說,沒有香腸,就沒有當年的風味。麻辣香腸在色、香、味、形上都不同於其他香腸。吃的時候麻辣鹹甜,有輕微的刺痛感,能促進食欲,味道很好。
自貢:粑粑肉
粑粑肉,又名“香碗”,是自貢市富順縣特有的傳統食品。每逢年節,家家戶戶都把粑粑肉做為節日餐桌的壹道主菜,取肉餡、鋪蛋皮做成“蛋球”,蒸熟切片,取魚頭、木耳、酥肉等食材入蒸籠。
攀枝花:脫脫雞
脫脫雞是攀枝花米易、延邊等地流行的壹種雞菜。據說它是由彜族風味菜肴脫脫肉演變而來的。經過腌制、上油、翻炒三道工序,烏雞脆香綿軟,非常有營養。創新性的使用了新鮮的辣椒,清澈明亮的顏色特別吸引人。
瀘州:徐勇白切雞。
敘永白斬雞色澤潔白,皮脆肉嫩,口味多樣,營養豐富。是魯菜標誌性的民族風味菜肴。相傳為清代光緒年間文人李正中、敘永所創。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敘永縣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傳統菜肴。
德陽:(連山)川味豬肉
雖然川菜是傳統菜,但德陽的連山菜是年夜飯的寵兒。又叫水煮豬肉,將煮到七八分熟的豬肉切成塊,放在發熱的油鍋裏翻炒至每壹塊都有“燈窩”,再加入豆瓣醬、甜面醬、醬油等。要翻炒上色,最後壹起翻炒蒜苗再出鍋。(連山)川味豬肉的特點是肥而不膩,瘦而不綿,微辣,鹹中帶甜,色澤油黃,鮮醇。
綿陽:鑲嵌碗
鑲嵌碗原本是皇家宮廷膳食,後來成為綿陽招待賓客朋友的特色菜。材料是雞蛋、豆粉、豆腐、肉餡;底料有木耳、黃花、豆皮、酥肉、時令蔬菜等。制作時,蛋清和蛋黃分別籠蒸,呈黃白色,造型美觀,滋潤可口,深受食客喜愛。鑲嵌碗是“十大碗”中的第壹道菜。
廣元:粉蒸肉。
蒸肉是壹種好吃又香的飯菜,食材很有講究。首先,大米經過油炸,用石磨磨成粉末。然後將筷子粗、花花閃閃的肉片倒入盆中,將紅糖汁、小香面、大香面、橘皮粉、鹽、肉包裹混合,在碗中碼成條。萬事俱備,就是放在籠子裏大火蒸,面和肉塊握在壹起,粘得緊緊的。嫩肉片都是色香味俱佳,入口即化。
遂寧:脆皮鴨
脆皮鴨,鴨子用調料腌制,籠蒸至熟,最後油炸。近距離看黃色的外表,深入內心是壹種味道。先嘗鴨皮,香嫩微韌,回味無窮;然後是鴨肉,特別香,輕輕壹咬特別脆。
內江:酥肉
炸酥肉是內江人年夜飯中必不可少的壹道菜。色澤金黃,口感酥脆是酥肉的最大特點。在傳統的壩上宴和內江農家九碗中,煎蒸酥肉是壹道保留菜。以前物資比較匱乏的時候,有邊角料的豬肉裹上面糊炸,脂肪融化成澱粉,看著就讓人開心。
樂山:甜皮鴨
甜皮鴨,在樂山被稱為“紅燒鴨”,沿襲了清朝的禦膳,由民間挖掘改良而成。其鹵水獨具特色,具有色澤棕紅、皮脆微甜、肉質細嫩、香氣宜人的特點。要做正宗的“甜皮鴨”,必須用農民飼養的本地鴨(麻鴨)為原料,也可用雛鵝代替。而且是用壹勺燒開的油煮的,不是炸的。
南充:川北涼粉
川北涼粉是豌豆粉做的。它是透明的,潔白明亮,細膩柔嫩,柔軟而不綿。可以用筷子挑,抖幾下。川北涼粉有很濃的川味,壹般用很多紅油浸泡,裏面是紅色的,撒上蔥花、蒜泥、姜汁、鹽、醬油和少量紅糖水。正宗的川北涼粉,爽滑爽口,精制的調料調制,那種麻辣的味道還久久縈繞在口中,回味無窮。
宜賓:白肉
白肉,即宜賓李莊白肉,全稱“李莊邊蒜末白肉”,是宜賓歷史文化名鎮李莊的漢族傳統美食。它由皮薄肉嫩的豬肉和適當比例的肥脊制成,並混合有各種醬料。肉均勻薄,晶瑩剔透,每片約20厘米長,10厘米寬,1至厚。
廣安:鹹蛋
鹹蛋是廣安的特色食品,制作這種食品的工藝很有特色。鹹皮蛋在沖泡過程中與湯汁充分接觸,然後高溫蒸煮。鹹皮蛋的深棕色蛋清,有類似皮蛋的味道;蛋黃因為腌制時間長,有高郵鹹蛋的糯糯感;五香的加入有壹種類似紅燒雞蛋的感覺。與普通鹹鴨蛋不同的是,鹹皮蛋含鹽量低,味道鮮美,有益健康。
達州:紅豆腐
達州人的年夜飯裏經常會看到紅豆腐。做紅豆腐時,先將曬幹的鮮豆腐切成小方塊,按不同的間隔平鋪在稻草上,放入溫熱的容器中。過幾天,當豆腐表面布滿毛黴時,取出用白酒浸泡,用鹽和辣椒粉滾壹下,然後放入壇子裏,撒上少許姜粒,用土封住壇口,用大香、草果、高良姜等香料煮熟。
巴中:燃燒的白色
水煮白是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川味民間菜肴,是巴中“十大碗”中不可或缺的壹道菜。壹煮到發白,香氣四溢,讓人垂涎三尺。紅燒五花肉是主料,蒸是主要的烹飪技巧。烤精以質地嫩薄、鹹中帶甜、口感醇厚著稱。
雅安:豬頭肉
豬頭肉是豬頭的肉,營養價值豐富。在雅安人的飯桌上,豬頭肉是必不可少的壹道菜。臘豬頭肉的做法壹般是先將新鮮的豬頭清洗幹凈,拔去豬毛,去骨,將豬頭肉整理好,然後腌制,熏制。豬頭肉最大的特點是色澤紅潤,香醇,肥而不膩,營養價值高。
眉山:東坡肘子
東坡肘子是大文豪蘇東坡發明制作的傳統名菜。早在北宋就享譽海內外,是眉山傳統“九碗”的必備菜肴之壹。本品僅用豬腿上部活動關節的蹄子,配以十余種調料,用傳統方法精心制作而成。具有鮮、嫩、脆、香、肥而不膩、耙而不爛的特點。
資陽:腌鯽魚
腌鯽魚是資陽的壹道名菜。原料是鯽魚和腌菜,經過油炸和灼燒。腌鯉魚是這道菜的精華。菜裏的魚嫩,鮮辣,鹹。腌鯽魚具有獨特的四川地方風味,鹹菜可選用壹般超市銷售的四川鹹菜,品種不限;鯽魚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具有益氣健脾、潤胃陰、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
阿壩:酸菜巴巴
酸菜切絲,切成條狀,再取青椒、紅椒備用。將鍋清洗幹凈,放入豬肉加熱,放入酸菜煸炒,放入鮮湯加熱調味,將年糕放入湯中煮熟。最後,將鍋裏的青椒和紅椒翻炒,加入煮好的年糕中,壹碗熱氣騰騰、酸爽的酸菜年糕就做好了。
甘孜:香噴噴的豬腿
香豬腿,名字聽起來很吸引人,很受當地人的喜愛。甜豬腿不僅顧名思義好吃,而且非常好吃。當地人會在節日或招待客人時把它端上餐桌。每到冬天,家家戶戶都宰殺肥豬,豬肉經過霜凍風幹後可以存放壹整個冬天。吃的時候壹般會把豬腿切成小塊,煮好後100米內都能聞到香味。
梁山:脫脫肉
脫脫肉在彜語中被稱為“黑腳”,意思是豬肉塊。涼山的彜族人都喜歡把牛羊肉和豬肉剁成拳頭大小的塊狀(彜族人認為肉越大對主人越好客)。作為彜族人的主要烹調肉類形式,脫脫肉是切碎,在冷水中煮熟,沒有任何調料,肉煮熟後撈起,然後用鹽,胡椒和辣椒食用。
妳家年夜飯必吃的菜是什麽?
是媽媽的拿手菜紅燒肉。
燉排骨是爸爸的拿手菜。
也可能是奶奶自己包的餃子。
……
聽起來可能沒那麽特別。
這是世界上獨壹無二的氣味。
妳記憶中的“家鄉味”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