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什麽是音樂茶餐廳?

什麽是音樂茶餐廳?

什麽是茶餐廳?很難說。

是飲食、文化、習俗,還是人情?是的,沒錯,但都不完整。

茶餐廳像香港自1945,中國自1980。它反映了各種文化的碰撞,以至於我們不能用單壹的文化來解釋。

首先是吃法。

記得在當地著名的動畫片《麥兜》中,經常出現茶餐廳的場景,然後在麥兜故事的續集《菠蘿油王子》第二集中,麥兜夫人帶麥兜去吃午飯。老板介紹,便當裏有肉有菜,加上生面粉,20元搞定。然後她去了學校,回了辦公樓。這是茶餐廳,能以最快的方式把事情辦好。

茶餐廳的出現,其實是人們想要過快節奏的現代生活的壹種標誌。妳很難在茶餐廳看到要等幾個小時的名菜。水簽上還寫著煲仔飯、盤頭飯、杯型飯、生粥、面條、油炸小吃、平爐炒菜等大食。這些菜最大的特點就是——快。能快速成型,快速進食,甚至打包外賣都能快速完成。可以說茶餐廳反映的是真實的快節奏需求。

然而,就是誕生於香港講究高效率的茶餐廳,卻成了很多老街坊的休閑場所。在茶餐廳裏最常見的景象就是幾個老人泡壹壺茶,點壹些小吃,悠閑地度過壹天。這如果放在講究周轉率的現代餐飲企業,可以算是犯罪。不信妳可以看看肯德基,也提供快餐,等等。他們提供的座位有多蹩腳,讓妳吃完很快就能消失,甚至直接提供外賣(比如星巴克在某些國家不提供座位)。但為什麽壹家同樣提供中式快餐的茶餐廳卻能成為鄰居的休閑場所?

這個恐怕還是要看香港的地理影響力。眾所周知,香港是壹個人口密集的地區,在經濟蓬勃發展的時候,政府提供的公共空間更加有限。許多香港人(尤其是老年人)不得不選擇價廉物美的茶餐廳作為休閑和社交的場所。另外,茶餐廳壹般都是壹個小區的老字號,註重與鄰居的人情往來,自然不會將這些老客人拒之門外。所以茶餐廳成了老壹輩香港人休閑的好選擇。

以快餐為代表的西方現代文明,進入東方的場景,通常要進行壹系列的“改造”運動,否則就很難與當地人融合。當茶餐廳北上後,這種變化更加明顯。比如進入北京市中心的茶餐廳,基本都在國貿,CBD中心附近,通宵營業,沒有其他人。平民茶餐廳徹底變成了高消費場所。這恐怕只能解釋為外國的想象。

唐宮蝦餃王

有些地方還發展出了新鮮的做法,比如芥末蝦餃王、青蝦餃子王等。,大致是在原蝦的基礎上加入其他餡料制作而成。不過,我個人還是喜歡原味的,壹只蝦,壹點豬肉,壹點冬筍,再加上壹層晶瑩的燕子皮,“啊嗚”壹聲好吃的蝦餃王。這是最經典的獎項,給就好!

荷葉糯米飯

糯米雞和雞肉粽子還是有區別的。第壹,包糯米雞的是荷葉,不是粽子葉。二、好的糯米雞要有多種食材,包括竹筍、臘肉、香菇、豬肉、蝦皮等。食材越多越碎,拌上雞糯米越好吃。調味料中除了常規的糖、鹽、醬油外,還應加入相當量的蠔油。

有個笑話。壹個廣東的朋友去越南旅遊,吃當地的菜有點膩了。有壹天,他眼睛壹亮,看到菜單上有壹種用來當零食的糯米雞,就趕緊喊來嘗壹嘗。沒想到——越南糯米雞,糯米和雞肉是分開的!端上來的是壹盤糯米飯和壹只燒雞。朋友哭笑不得,最後總結說,不是每個國家的美食都像中餐那麽有想象力!

這是真是假。糯米雞的美味不在於糯米本身的粘性,也不在於雞肉本身的香味。糯米只有粘上雞肉才有萬花筒般的華麗口感。雞肉裹上壹層糯米,含蓄,溫柔,美味。不清楚是糯米做了雞還是雞做了糯米。壹句話,糯米雞就是吃雞肉裹糯米,缺壹不可,分開了就沒味道沒意思了。這是最感人的獎勵,自然也就落到了糯米雞的家裏。沒有爭議。

茶餐廳的食物更能展現各種文化的特色。

有人說茶餐廳是香港人的“大眾食堂”,也有人說它是香港的“城中祠堂”。茶餐廳作為最基層、最本土的飲食場所,在流行多年後,依然深受香港人的喜愛。壹項調查顯示,近50%的香港受訪者表示,茶餐廳是他們外出午餐時最常去的地方。在香港舉行的“最能代表香港的十大設計”中,茶餐廳得票排名第壹,成為香港人眼中“最香港”的設計。

還有壹些香港茶餐廳特有的美食,其中“鴛鴦”可能是“最具港式茶餐廳”的飲品。所謂“鴛鴦”,就是奶茶和咖啡的混合物。這種中西合璧的茶餐廳的獨特飲品,最能體現香港融合東西方文化的城市特色。

更能理解中國傳統飲食魔力的,是湯圓或湯圓。

湯圓或者說灌湯包都是藝術品,我看過壹個笑話。壹百年前外國人剛來中國的時候,吃灌湯包很神奇。每個人都開始研究如何把湯弄進去。結果有人出主意,用註射器打了壹下。結果可想而知,餃子換了壹片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外國人心胸大,思想單壹,根本沒有改造的想法。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在哪裏?這就是為什麽外國人來了中國就不想走了。這個國家太神奇了。吃湯圓的人思想不深刻。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在徐圖吃這種食物時,重要的是以退為進。結果喉嚨會燒穿。這裏面有很多東方智慧。妳可以想象壹下,壹個美國藍領,餓了壹天,正拿著壹個漢堡,旁邊有人跟他說:“餵,兄弟,妳把菜葉拿出來吃,體驗壹下肉飽但新鮮的感覺,然後把上面的芝麻舔幹凈,再咬壹小口牛肉餅和面包,壹種滿足感瞬間就充滿了妳的全身。不然壹口吃了就叫餵豬。”估計這位兄弟能吐槽國罵了。這就是我們的藝術,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的藝術,司馬懿死諸葛亮的藝術,等待的藝術,精明的藝術。外國人怎麽才能壹窺究竟?

中國不僅有各種各樣的飯菜,還有來自西方的咖啡和可樂。甚至,它們比原產地做的還好吃。各種飲食在交錯的時空裏來到同壹個餐桌,讓人眼花繚亂。所以,不管是皮條客還是有錢人還是年輕人,都願意來這裏尋找食物,因為這裏的選擇太豐富了。

在中國似乎沒有比茶餐廳更能吃到廢話的地方了。因為這裏的規則是-沒有規則。定義茶餐廳,我們用否定句似乎更合理。因為是從香港來的,這個中西文化交流最豐富的地方。其次,茶餐廳是文化交融的產物,體現在他身上的更多的是壹種中西合璧的代表。而且,在茶餐廳裏,文化差異也在暗暗湧動。我們驚訝於茶餐廳的包容性,更驚訝於它的多樣性。當指出港式餐廳具備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十個基本條件,包括:是香港人獨有的餐廳,提供具有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飲,是平民餐飲場所等。,這些理由其實都不完全成立。因為隨著茶餐廳走向北方和西方,誰知道它的未來會是什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