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含有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約為3∶4∶3,是壹種平衡的植物油。壓榨生產的花生油香氣濃郁,其中維生素E和胡蘿蔔素保存較多。
健康飲食:適合壹般烹飪,如烘焙、久煮、爆炒盡量避免高溫煎炒。
註:花生油分為壓榨產品和溶劑萃取產品。前者更香。購買時,最好選擇品牌大、檔次高的產品。這是因為花生容易被黃曲黴毒素汙染,而這種毒素很容易溶於油中。劣質花生油就有這個風險。
2大豆油——最不適合烹飪
大豆油的脂肪酸組成為亞油酸51.7%,油酸22.4%,亞麻酸6.7%,棕櫚酸11.1%。大豆油因為含有豐富的亞油酸,屬於高亞油酸植物油,富含維生素e。
大豆油為什麽不適合炒菜?
有實驗研究了四種常見食用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和花生油)產生的油煙濃度和成分。產生的油煙濃度排序為: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
結果表明,在相同烹飪條件下,大豆油產生的油煙濃度、有害物質種類和總濃度明顯高於其他三種食用油,建議家庭在高溫烹飪時盡量避免選擇大豆油。
健康飲食:植物油怕熱,最好只用於低溫烹飪,如做面食、煲湯、做餡等。
3橄欖油-最好的感冒。
橄欖油被認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油中最適合人類營養的油。研究發現,橄欖油有助於預防高血壓,減少外周血管疾病,改善大腦功能,幫助女性長壽。
健康飲食:最好使用橄欖油來冷拌、烘烤和炒食物,避免油炸。如果是高級初榨橄欖油:最好只用於涼拌或煲湯。
註意事項:
1.橄欖油對高溫高度敏感。壹旦油鍋開始冒煙,就會產生煙霧和有害的自由基,增加患癌癥、中風、白內障等疾病的風險。
2.選購時,首選壓制產品,質量更好。橄欖油摻假現象普遍,購買時不要貪多。
4菜籽油——可以日常烹飪。
菜籽油就是我們俗稱的植物油,也叫香菜油。菜籽油中膽固醇含量很少,壹般含有壹些種子磷脂,對血管、神經、大腦的發育非常重要。菜籽油吸收率高達99%,可調節血壓、血糖、血脂,增強免疫力。
註意事項:
1.有些菜籽油中芥酸含量比較高,影響了它的營養價值。所以把炒鍋加熱,倒入菜籽油,長時間燒,讓壹些芥酸蒸發掉。
2.菜籽油開瓶後應盡快食用。如果放置時間過長,其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破壞,產生對人體不利的物質。好在菜籽油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可以增強抗氧化效果,保護多種不飽和脂肪酸不被氧化變質。不過還是建議盡量買小瓶的,盡快吃完。
5芝麻油-涼拌
芝麻油還具有清爽的香味,富含維生素E、芝麻素、芝麻酚和植物甾醇,有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健康飲食:最好用於涼拌、蘸食或加湯。香油的香味經不起高溫加熱。
註:傳統壓榨法或水代法生產的芝麻油,香氣和營養價值更好。
6亞麻籽油冷沙拉
亞麻籽油含有50%以上的亞麻酸,遠高於深海魚油的5%和核桃、松子的6%~12%。堪稱“陸生魚油”!具有增強智力、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保護視力的作用。
健康飲食:最好用於涼拌,因為亞麻籽油容易氧化聚合,最不耐熱。
專家建議,兒童、孕婦和老人可以適當選擇亞麻籽油,亞麻籽油對智力發育和延緩記憶力衰退有好處。
註意:亞麻籽油不飽和度太高,開封後要盡快食用。
7小麥胚芽油-涼拌
小麥胚芽油味道鮮美,富含維生素e,更重要的是,小麥胚芽油富含多不飽和ω-6脂肪酸,可以促進皮膚和頭發的生長,有利於骨骼健康。
健康食用:可以用來做醬、醬、蘸,最好不用加熱!
8豬油、黃油、酥油加工糕點
豬油是飽和食用油,與黃油、牛油等動物油,以及棕櫚油、椰子油等植物油類似。這種油由於飽和度高,耐熱性好,長時間加熱後氧化聚合少,這是最突出的優點。
然而,大多數動物脂肪含有更多的膽固醇。以豬油為例,平均每百克膽固醇含量為93毫克,不適合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健康飲食:這種油經常被用來加工意大利面和油炸食物,以創造壹種酥脆的味道。
專家建議:除了運動量大的人,不建議大部分人經常吃這種油,因為吃肉和牛奶就足以獲得足夠的飽和脂肪酸。喜歡吃各種酥脆食物的人最好明白,難忘的口感背後隱藏著大量的飽和油,最好控制食用量。
9茶籽油-東方橄欖油。
茶籽油又稱山茶油,其營養價值和食療作用不遜於橄欖油,且價格便宜,故又被稱為“東方橄欖油”。適合所有人,尤其是兒童和“三高”人群。
健康飲食:山茶油耐熱性好,適合日常烹飪,也可以做涼拌菜。山茶油適合搭配大豆油、玉米油等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
註:目前部分榨油小作坊采用土法熱壓制油,可能存在雜質過多、營養成分損失大、易黴變等諸多問題。建議盡量買大品牌山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