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06-03 · 《北京日報》官方賬號
4月率先在上海、廣州和深圳開賣的植物肉雞塊終於出現在北京門店。6月3日上午9點半,肯德基宣武門店裏的“植培牛肉芝士漢堡”和“植培黃金雞塊”兩款植物肉產品上架銷售。
在植物肉的風口之下,短短不到兩個月裏就有星巴克、喜茶、雀巢、灣仔碼頭等7家品牌相繼入局。越來越多的主流玩家湧入賽道,但消費者對植物肉的接受度到底如何?
上線3小時火速售罄
據了解,肯德基這次第二輪“植物肉”公測範圍擴大到上海、北京、杭州、成都4個城市***5家餐廳,公測中上架的除了第壹輪公測中的雞塊之外,還有肯德基中國與別樣肉客(Beyond Meat)的合作新品牛肉漢堡。
據店內工作人員介紹,本次公測中植物肉產品限量供應,持續3天時間。漢堡有80份左右,雞塊約為數千塊。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註意到,植培黃金雞塊的嘗鮮價為2元5塊,比普通雞塊的11元便宜不少;植培牛肉芝士漢堡則為32元壹個,比“整塊厚切澳洲牛排堡”的價格還要貴1.5元。
從消費者的熱情來看,“植物肉”在北京地區餐廳裏同樣有著較高的接受度。“植物肉雞塊口感和味道都與真肉類似,餡料中加入的荸薺很解膩。牛肉芝士漢堡裏的牛肉餅有明顯的顆粒感,口感和普通的牛肉餅的纖維感有明顯差異,但還是能嘗到牛肉香味。”來嘗鮮的消費者大都給出好評。
記者註意到,到中午12時左右,店裏為3天公測期預備下的“植培牛肉芝士漢堡”就顯示已全部售罄。今年4月,肯德基已經在上海、廣州、深圳3地的3家門店上線植培黃金雞塊,測試價格為1.99元5塊,同樣是在開啟預售第壹天就已經售罄。
倆月內7品牌紮堆兒湧入賽道
自去年5月美國第壹家植物膳食創業公司別樣肉客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以來,人造肉就持續成為業界關註的焦點。去年8月,國內人造肉初創品牌珍肉的植物肉月餅和星期零(Starfield)的植物肉漢堡等產品的相繼登場,拉開了植物肉產品登陸國內市場的序幕。
近兩個月以來,各大連鎖餐飲企業和食品廠商紛紛開始涉足植物肉食品。肯德基、星巴克、喜茶分別推出植物肉雞塊、植物肉輕食品和植物肉漢堡等食品,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植物肉產品已經在各品牌數千家連鎖門店裏“遍地開花”。
甚至許多傳統食品加工企業也開始通過更新速食產品、建立生產線加速湧入賽道。近兩個月裏,先後有浙江老字號品牌“諸老大”推出人造肉粽子;速凍食品品牌“灣仔碼頭”上線植物肉水餃;達能集團在中國市場推出植物蛋白粉品牌VEGA ONE;雀巢中國在天津市啟動價值7.3億元人民幣的增資項目,其中包括亞洲首條植物基產品生產線,並計劃於今年下半年投產;金鑼的植物肉產品素肉和素肉腸也相繼上市。
記者註意到,上述植物肉產品中,除了肯德基的植培雞塊等“測試”產品外,正式上線的植物肉食品價格普遍比真肉食品更貴。以諸老大的植物肉粽子為例,采用“人造肉”的咖喱牛肉粽、海鴨蛋五花肉粽、芝士貢丸粽3粒粽子套裝售價為59.9元,而普通粽子的價格大約在4只30元、6只40元左右。
此外,嘗試植物肉產品的消費者大都抱著嘗鮮的心態,或者原本就是素食、健身人群,真正選擇將植物肉產品當作日常肉類飲食替代品的消費者似乎並不多。
食品革新還是跟風炒概念?
根據美國市場調查咨詢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預測,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場規模約為121億美元,預計以每年約15.0%的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279億美元。
然而從目前來看,盡管植物肉食品正在遍地開花,但大部分餐館和食品品牌的植物肉產品大多都來源於別樣肉客、星期零、新膳肉等植物肉供貨商,餐館和食品加工企業購買後,可以根據需要制作成肉餅、肉丸、肉餡等不同類型的食品,自身真正投入研發的並不多。
“與有流量的品牌合作,至少能在新產品推廣和新客流量上能立竿見影。”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秘書長薛巖認為,成熟品牌的推廣有利於消費市場快速建立對植物肉的認識和接受度。“但各家品牌都使用同樣的原料,也容易會讓消費者對植物肉產品失去新鮮感,並產生更高的預期。”
在薛巖看來,產業發展最終還是要看誰能開發出符合本地化的口味和消費習慣的產品。“只要能突破技術壁壘、開發出符合中國人的口味的植物肉產品,其它品牌同樣有可能在未來突出現在這些重圍占據壹席之地。
不過,不少食品專家也對於現階段的消費規模能否支撐高壁壘的人造肉技術研發和量產仍然存疑。“從未來發展來看,人造肉有可能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當中的壹種重要的副食品。但目前人造肉還處在概念炒作的階段,要完全取代真正的肉類,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實習記者 楊天悅
編輯:楊天悅
流程編輯:王夢瑩
71閱讀
搜索
漢堡加盟十大名牌店
漢堡加盟店10大品牌
全國炸雞漢堡加盟品牌
kfc早餐6元優惠券
肯德基優惠券領取
牛排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