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為什麽專家說火車上賣的新疆特產“藍莓酸梅果”不存在?

為什麽專家說火車上賣的新疆特產“藍莓酸梅果”不存在?

前段時間,有列車以緩解眼疲勞、健腦為名,銷售壹種新疆特產“藍莓酸梅果”。但農林專家表示,新疆沒有“藍莓李”植物品種,藍莓和李分屬不同科屬,理論上嫁接成功的可能性很小,目前也沒有成功嫁接的先例。

律師認為,這種“藍莓酸梅果”是虛構的事實,涉嫌誤導消費者。

“回學校的火車上經常賣藍莓和李子,說是新疆產的。”小玉在山東上大學,經常從伊寧坐火車,直到她發現產品裏面的小包裝上標註的成分是“梅子藍莓濃縮汁”,她才覺得被騙了。

這種情況在火車上並不少見。郭先生從廣州坐火車到天津也遇到過這種產品,但是“火車上賣的藍莓李子不是新鮮的,是類似李子的幹果,沒有列車員說的防病治病的功效。”

新京報記者近日乘坐C2031城際列車探訪北京和天津。9點50分左右,壹名列車員推著銷售車在車廂裏銷售藍莓酸梅果,介紹這是新疆特產“藍莓酸梅果”的新品種。“現在人們經常看手機,這對緩解眼睛疲勞很有幫助。”

記者發現,這款藍莓李子每包凈含量408克,售價28元。外部大包裝中的成分標註為“藍莓李子(嫁接)”,內部小包裝則寫著李子藍莓濃縮汁。問列車員是藍莓還是李子,對方說不清楚。

進壹步調查發現,火車上的“藍莓酸梅果”在天貓商城也有不少商家出售,很多商品都標有醒目的“火車同款”,店內有詳細說明。這個藍莓是伊犁藍莓李子果,產自新疆伊犁,並不是東北的無籽藍莓。

事實上,火車上的“藍莓酸梅果”曾被包裝成很多省份的地方特產。

壹位火車銷售員告訴新京報記者,之前賣的“藍莓酸梅果”是雲南特產,現在是“新疆特產”。而且這種常見的食物往往被宣傳為具有保健功效,“藍莓酸梅果”以“益智補腦”、“美容養顏”等名義銷售。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列車上銷售的“藍莓酸梅果”的生產商主要是揭西聖華源食品廠和烏市郭曼天山食品有限公司

撥打揭西縣盛華源食品廠產品包裝上的幾個聯系電話,對方表示不了解情況,匆匆掛斷。烏市郭曼天山食品有限公司的客服人員說,藍莓酸梅果是新疆特產,是嫁接在藍莓上的壹個品種。

對此,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趙世偉解釋,藍莓屬於杜鵑花科越橘屬,李子屬於薔薇科李屬。“這兩種植物屬於不同的科和屬,所以理論上不可能嫁接成功。目前國內還沒有成功的先例。”

新疆林科院經濟林育種專家張冬亞研究員也介紹,新疆沒有“藍莓李果”這種植物,全國也沒有相關物種。“藍莓和李子不能嫁接成功,嫁接成功也不應該叫藍莓李子果。梅枝嫁接在藍莓樹上,果實也是李子。”

面對乘客的質疑,壹些鐵路線上銷售的“藍莓酸梅果”已經改名為“藍莓味酸梅果”,但新疆特產“藍莓酸梅果”依然廣受歡迎。

產品標簽涉嫌誤導消費者,可要求賠償。

該產品在包裝明顯處標註藍莓圖片和中文字樣“藍莓酸梅果”,使消費者誤以為是藍莓,但實際產品成分是酸梅,明顯誤導消費者。

根據《食品標識管理條例》,食品標識的內容應當真實、準確、通俗易懂、科學合法。按照規定,食品名稱應當表明食品的真實屬性,應當采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規定的名稱。

藍莓酸梅果是虛構的事實,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賠償金額為購買商品價款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三倍;額外賠償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

鐵路餐飲食品質量問題不容忽視。

專家認為,鐵路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依法履行職責,結合衛生行政處罰,督促檢查中的頑疾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