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什麽是烏臺詩案?是哪首詩?

什麽是烏臺詩案?是哪首詩?

元豐二年(1079),時任欽差大臣的何彈劾蘇軾,嘲諷朝廷,說蘇軾任湖州巡撫時的報恩含糊不清,頗有可疑之處。後來他引用了大量蘇軾的文章作證,證實了指控。考官先報,後審於欽差監。據韓曙說,玉臺上有柏樹,上千只烏鴉聚集在上面。所以玉臺也叫?五個?,還是?百泰?,這是?五首詩?名字的由來。

在這種情況下,最大的受害者是蘇軾。這也是蘇軾文風的轉折點。案發前,蘇軾在杭州做法官,仕途壹帆風順。他的作品壹般都是免費的,大部分都是積極入世的。事情發生後的幾天,雖然有短暫的風光,但沒有壹開始的激情。取而代之的是山山水水,自然風光,休閑舒適的田園生活。晚年被貶謫到徽州儋州時,這種感覺更為明顯,其淡泊曠達的風格充滿了詩意。

所以萬全是蘇軾人生的轉折點。發生了什麽事?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政治顧問,主持變法。蘇軾與變法派的政治主張並不和諧,矛盾重重,屢遭排斥。然而,這壹改革不僅得到了王安石學派的提倡,而且得到了宗申的支持。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軾發現自己在朝廷處境艱難,於是要求調職。當然,宗申非常願意,於是蘇軾於1071被調到杭。之後,他擔任了許多地方的治安官。蘇軾在任期間,看到新法實施的諸多弊端,對此極為反感。因此,他寫詩反映新法實施中的實際問題,表達自己的不滿。

其實早在熙寧九年1076,新法領袖王安石就被革職兩次。新法的領袖完全成了宋朝的宗申。換句話說,反對改革就是反對宗申制定的國策,挑戰皇帝的權威。在這種情況下,堅持新法的在野黨蘇軾得不償失,自然得不到好結果。

前面我們提到過蘇軾任湖州知府時的報恩表,即湖州謝尚標是整個案件的導火索。其中“陛下知其愚不及時,難隨新進;讓我們看看他夠不夠大,能不能惹麻煩,或者他能不能餵飽王。“這句話公開表達了他不願意與現王朝的暴發戶合作,以及對新法的不滿。禦史臺為此大做文章,彈劾信壹封接壹封地送到宗申,宗申大怒。宗申指示,7月28日,臺灣官員皇甫邊及其隨行人員立即趕赴湖州逮捕蘇軾。從別人那裏得知這個消息後,蘇軾的弟弟蘇轍趕到湖州通知蘇軾,蘇軾立即告辭。但他最終被押解回北京。”寫促詩,二獄卒直。立即出城登船,郡人派人來哭。“壹瞬間,我像狗和雞壹樣拉了壹個太守。”蘇軾被粗暴地像雞犬壹樣帶回北京。?

與蘇軾壹墻之隔的蘇頌,在庭審中聽到了對蘇軾的辱罵,並在詩中寫道?我同情北方的吳興壽。我不忍心聽壹晚上?這樣壹句話。

在禦史臺,蘇軾承認了所有的彈劾指控。向皇帝匯報後,宗申非常不滿意。他認為蘇軾有所隱瞞,下令必須查出所有涉案人員。就這樣?何潤達和黃庭堅的兩首詩?被貼上新人的標簽,而王詵呢?唐省長在雨中村渠?被冠以攻關之名。每壹首詩裏,蘇軾都被戴上了無數頂帽子。這些罪名的由來牽強附會,從根本上歪曲或誇大了蘇軾的本意。由丁力領導?新黨?這些人想殺蘇軾。

他們甚至譴責蘇軾的?王宓學者的雙匯?這是對天子的不服從。他們說這兩句話有問題:陛下飛龍在天,史玉柱卻自以為不認識自己,卻要地下玉龍。原因是什麽??雖然宗申是受益者,但他漸漸受不了這種?沒必要?指控。他回答:?詩人說什麽,安就說什麽!?宗申起初松了壹口氣。此外,王朝中許多人祈求壽司。不僅是他的朋友,新黨內也有壹些理性的人,就連曾經的維新運動領袖王安石也曾長期賦閑寫信拉攏。就這樣,蘇軾在彌留之際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元豐二年(1079)65438+2月29日,被囚禁在禦史臺監獄130天的蘇軾終於被釋放,兩個月後被貶黃州。

烏臺詩案雖然告壹段落,但並不是新舊政黨鬥爭的終結。反而黨政之爭越來越嚴重,雙方都急於自相殘殺,顯然對國家不利。在詩歌中尋找線索已經成為壹種趨勢。即使在宋徽宗統治時期,這種攻擊仍然盛行。很難想象,連陶淵明、李白、杜甫的作品都被禁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