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將腌制好的肉放入洗凈的腸衣中,填滿後每隔20厘米左右用壹個串栓。最後用竹簽在腸外側等距離打洞,以釋放腸內空氣。
3.把剛裝好的香腸放在通風處晾幹約1周,晾幹多余的水分。
4.最後把幹香腸掛在密封的環境裏熏壹天。
其他的
原料
豬肉(屁股去皮後),豬小腸。鹽、味精、胡椒粉、胡椒面、胡椒面、白酒、糖。
制造工藝
1:將去皮的豬肉用溫水洗凈,瀝幹肉表面的水分,將肥肉和瘦肉分開,換成1CM的肉丁,放入不同的瓷缸中。
2.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鹽、味精、胡椒粉、辣椒面、辣椒面、白酒、糖等配料,攪拌均勻,加蓋腌制8-10小時。因為瘦肉易入味,肥肉油膩,所以肥肉往往先腌制1-2小時。
3.在固化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制作腸衣。用溫水和少量鹽或堿洗小腸。
但不宜放太多的鹽和堿,這樣會使小腸變脆,在我們刮腸的時候容易被破壞。清洗後,將小腸放在平坦堅硬的地方,用不銹鋼尺或小刀從上到下均勻用力刮小腸,直到看起來透明為止。用完後內外沖洗壹下,然後腸衣就做好了。
4.將腌制好的肥肉和瘦肉混合攪拌均勻,用腸衣的壹端蓋住漏鬥,將攪拌好的肉倒入腸衣中,填滿整塊後,先用細繩將腸衣底部紮緊,再用手揉捏腸衣,使罐頭的腸衣厚度均勻。切記不要填的太滿,這樣在以後的幹燥過程中會比較暴力,也不要太松或者留空氣,這樣香腸成型的時候會太難看。不好看。將填好的香腸用細繩在10-20 cm的距離處紮成壹小段,用針在每段底部紮壹個小孔,將多余的水和空氣留出來。然後拿出來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暴曬3-4天,掛在通風處。壹般需要15天左右在屋檐下曬幹,才能做成香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