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饅頭的時間壹般在水燒開後20分鐘左右,但具體要看饅頭的大小,以及蒸的設備、火力等情況。不過,饅頭雖然是壹種簡單常見的主食,但要做好還是需要壹點功夫的。先簡單說壹下蒸饅頭的過程,然後再詳細回答其中的關鍵點,包括避免饅頭塌陷,如何判斷面團的狀態等等。
蒸汽饅頭
準備材料:面粉1 kg,溫水250 ml,酵母7 g(水量約為面粉的壹半,酵母量約為面粉的0.5%)
生產步驟:
將酵母溶於50毫升左右的溫水中,水溫以35度左右為宜,然後倒入面粉中,再將剩余的溫水倒入面粉中,攪拌成絮狀,然後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團;
揉好面團後,放入容器中,用保鮮膜或濕布蓋好,等待發酵。時間約為40分鐘至1小時,面團發酵至兩倍大小,內部呈現均勻的蜂窩狀狀態。
在案板上撒點手粉,再揉壹會面團,排氣。排氣完成後,卷成條狀,分成大小相同的劑量。滾圓後,饅頭坯就做好了。
在饅頭坯底部粘壹點手粉,在蒸籠裏鋪上蒸布,把饅頭坯以稍大的縫隙放進去,蓋上蓋子,等待第二次發酵,大約10分鐘;
時間到了之後,可以看到饅頭空白明顯變大了。這時,蒸籠開始升溫。大火燒開後可以轉中火,蒸20分鐘左右即可。關火後,等幾分鐘再開蓋。好吃又甜的白面粉饅頭做好了。
相關細節及解惑點:
1.用酵母,用老面,發酵粉有什麽區別?
答:酵母和面條是微生物發酵的,泡打粉是化學變化“發酵”的。雖然可以使面團膨脹,但由於菌群復雜,很難控制面團,而且泡打粉畢竟是化學物質,不僅會增加營養成分,還會損失壹些維生素。酵母是最適合普通家庭均衡的選擇,安全,相對穩定。但是,酵母的發酵溫度優選在35度以上40度以下。如果太低,發酵效率會很慢。如果過高,酵母會被抑制和殺死,導致發酵失敗。
2.如何判斷面團發酵的程度?
答:壹般情況下,大家都會說“發酵到兩倍大小”,但是新手真的很難用肉眼看出壹個面團是不是已經“兩倍大小”了。所以妳可以用手指蘸面粉在面團上戳壹個洞。如果妳手指拿開後孔反彈,說明發酵不夠;如果洞口不僅不反彈,而且周圍還塌陷,說明發酵過度,只有洞口不反彈不塌陷才剛剛好。
3.酵母發酵太慢。有什麽辦法可以加快速度?
答:有,肯定有,而且不止壹個。比較常見的可以選擇加糖幫助發酵,加泡打粉混合發酵。添加糖可以為酵母提供更直接的能量,加快它們的增殖速度,使發酵更快,但需要註意的是,如果不使用耐糖性高的酵母,糖的用量不要超過面粉的7%。加泡打粉更是“立竿見影”。畢竟發酵粉本身就是壹種高效的膨松劑。只要有水除去自身酸堿物質的分離,泡打粉就能讓面團在短時間內膨脹。
4.面團好了為什麽要發泄?饅頭壹定要發酵兩次嗎?
答:這兩個問題基本上是有聯系的,所以放在壹起說。先將面團排氣,再進行二次發酵,可以使饅頭更加柔軟,結構相對更加穩定細膩,從而減少饅頭塌縮的發生。而且這樣做可以更好的釋放面團的延展性,只要時機合適面筋也不會過度溶解撕掉,所以包子更好吃。
5.饅頭塌縮的原因是什麽?
答:這有很多原因。最常見的是發酵過度和發酵不足。發酵過度會使面團失去大部分支撐力,受熱膨脹後難以維持穩定,最後會癟塌;發酵不充分就更簡單了,還沒做好的面團,壹加熱就變成了死餅壹樣的狀態。也有可能是關火後直接開蓋,冬天天冷的地方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鍋裏的蒸汽溫度很高,但是室溫很低。這種劇烈的溫差會讓饅頭以看見的速度收縮,但有辦法補救這壹點。筷子快速戳穿收縮的饅頭,擺脫溫度帶來的不同壓力,慢慢恢復。
6.包子壹定要用冷水煮嗎?
答:不壹定要用冷水煮,但壹般來說,建議在家裏用冷水煮饅頭,尤其是不用發泡粉的時候。冷水鍋饅頭加熱雖然比較慢,但是比較均勻。如果在鍋裏燒水,饅頭最外層會迅速糊化成型,內部膨脹受限,短時間內殺死發酵細菌,膨脹程度更有限。但如果用發酵粉發酵,基本不受此限制。泡打粉的化學反應在蒸汽下可以進行的很快很徹底,所以基本上很多外面賣的饅頭都會這麽做。
7.直接給出壹個特別準確的蒸饅頭時間真的不行嗎?
答:這個真的沒有辦法。即使是兩個不同的家庭在同壹個小區蒸饅頭,也可能需要不同的時間,尤其是使用酵母和面條進行發酵,更依賴溫度和神秘的微生物。所以,只有做兩遍,才能得到最準確的時間。很多東西都不如看壹千遍。
這就是這次饅頭的答案。雖然有點啰嗦,但基本上是對初學者有用的東西。
歡迎來到蒸饅頭大師,在評論中分享妳的經驗和秘訣,讓我們壹起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