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梭魚飼養方法?

梭魚飼養方法?

梭魚不僅可以在海水和鹹淡水中養殖,也可以在淡水池塘、水庫和湖泊中養殖。以下是我精心為妳整理的。讓我們看壹看。

人工繁殖的親魚應為3歲以上的雄魚和4歲以上的雌魚。多選擇體重0.5 ~ 1 kg的個體,親魚要健康,無傷病。親魚的選擇和保留應在秋季捕撈成魚時進行。放養親魚前,要清除池底過多的淤泥和野生魚。每畝放養50 ~ 80尾親魚。養殖池塘要適當施有機肥,保持壹定的水質和25 cm左右的透明度,同時要投餵各種精飼料,保證親魚有充足的營養。壹般親魚養殖池鹽度在10‰左右。在淡水或3‰以下的低鹽度水中飼養的梭魚,產卵前必須經過“鹽水過渡”。春季精養期間,必須定期向池塘補充新鮮海水,有利於親魚性腺發育。

公魚最好在生殖孔附近輕輕按壓腹部,以有濃稠的乳白色流出為佳。雌魚應選擇腹部腫脹、柔軟有彈性、生殖毛孔紅潤、略突出的。通過將取卵器插入生殖孔從卵巢中取出卵,用於宏觀和微觀觀察。如果魚卵呈米黃色,飽滿有光澤,周圍有65,438+0個半透明的圓圈,魚卵直徑大於0.60毫米,魚卵間粘連疏松,在水中攪拌即可分散,則可作為產卵的親魚。產卵親魚雌雄比例壹般為1: 1.5。如果雄魚成熟較差,可適當增加比例。

催產素有鯉魚和梭魚的腦垂體,每公斤體重的用量為15 ~ 30mg;或絨毛膜促性腺激素3500-3000國際單位;或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類似物100 ~ 300微克。單獨使用或聯合使用,壹般采用1或2次註射。成熟卵圓形飽滿,顯微鏡下晶瑩透明,有1個油球。當成熟的卵子放入1滴海水後,在顯微鏡下觀察到* * *質量良好,即可以擠卵,可以進行人工授精。受精卵在10‰以下下沈,13‰左右半浮,15‰以上浮。因此,靜水的孵化鹽度應在15‰以上,流水的孵化鹽度應為7 ‰ ~ 13 ‰,pH7~9值應為7~9,水溫應為14 ~ 240℃。孵化時間壹般為35 ~ 56小時。

魚苗的繁殖:魚苗孵化後4-5天卵黃囊已收縮,魚能水平遊動,張開嘴,吃餌。此時,魚苗被移入育苗池進行培育。魚苗入塘前4-5天施肥,然後放流,每畝7-8萬尾。在水分交換條件好的池中,可適當增加幼苗數量。前期以施肥和潑豆漿為主,後期直接用豆餅糊餵魚苗。每天投餵兩次,飼料撒在水池周圍的淺水區。魚苗入池,水淺。隨著魚苗的生長,要逐漸給池塘加水。投餵1個月左右,當烏魚長到2.5 ~ 3厘米時,可以及時拉網,分塘訓練。

飼養管理:每畝飼養梭魚6000 ~ 7000尾,當年可培育成12 cm魚種。也可以混種蝦,每畝500。低鹽度海水或淡水池裏可以混養淡水魚。米糠、豆餅、花生餅或酒糟都可以人工餵養。作為港口養殖或池塘養殖的對象。

成魚養殖

梭魚養殖池塘面積盡量大,壹般在10-20畝之間,池塘形狀宜為長方形,池塘深度為1.5-2.0米,底質為泥砂結構。魚塘要選在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有電的地方。要求光照時間長,池塘有完善的進排水系統。

放養魚類前20天,池塘必須徹底清洗消毒。該方法可參照魚苗養殖池的消毒方法。消毒後,大約兩個星期後將池塘註滿水,用80目尼龍紗布或聚乙烯網過濾水。然後在池塘四角掛袋堆放發酵有機肥,滲出的肥水進入池塘後可以起到培養水質的作用。池塘用肥量每畝100-200kg * * * 667 m2 * *。

如果按照上面介紹的密度養殖,梭魚患病概率會更低。但在繁殖期也要做好梭魚疾病的預防。

在預防方面,壹是放養和垂釣時要小心,避免抓傷魚;二是定期對水體進行消毒,每半個月每立方米使用0.2 g二溴海因消毒劑對全池進行潑灑。

經過5-6個月左右的養殖,平均體重達到500克左右,即可捕撈上市。

梭魚養殖技術

第壹,魚苗的運輸和培育

* * *魚苗的運輸梭魚魚苗的運輸壹般在5月初至6月中旬進行。大陸養殖戶多從沿海地區的梭魚養殖場購買魚苗,運輸魚苗的車輛為普通面包車或農用運輸車。魚苗通常用自制的雙層塑料薄膜袋包裝,俗稱“氧氣袋”。每袋魚苗0.25-0.3cm * * 3500-4000。氧氣充足後,塑料袋裝入紙質包裝盒。運輸過程中,每隔10-12小時,檢查魚苗活動情況1次,及時給氧氣不足的幾袋補充氧氣。魚苗運到目的地後,分別放入水泥池或大盆中,使用無汙染的自來水或河水。投放前,魚苗用2%-3%的鹽水浸泡2分鐘後放入池中。

* * *兩只* *魚苗放出來後第二天餵水煮蛋,每4小時餵1次。1周後餵豆餅、魚粉等。魚粉容易引起魚苗起泡病,應盡量少餵。1個月後放入池塘等水域養殖。

* * *三* * *日常管理每兩天從池底排出10 cm的汙水,並補充淡水。每隔15天對全池噴灑濃度為1×10***的漂白粉進行防病,每隔15天對魚苗的重量和長度進行取樣,了解生長發育情況。

第二,成魚養殖

* * * A * *池塘情況池塘面積壹般為0.33-1公頃,取水排水方便,水源豐富,水質優良,水深約1.5米,尤其是泥沙。有池塘和蘆葦的生態環境是水庫養殖梭魚最理想的。

* * * 2 * *在釋放受精的魚苗之前,清除池塘中過多的淤泥。然後每0.067公頃用100公斤生石灰清理池塘,註入水深0.5-1米的清水,施有機肥200公斤。1周後,生石灰的毒性消失,水微微變綠時,水體透明度25 cm左右,魚苗即可放入池塘養殖。水庫養殖梭魚,淺水區壹般每隔50米設壹個施肥點,每0.067公頃施肥約300公斤。

* * *三* * *魚苗中國大部分地區放流。6月中旬,水溫升高,池塘* * *水庫* *浮遊生物達到高峰時,魚苗被釋放。魚苗放入前用3%的鹽水浸泡5分鐘,對魚進行消毒。每0.067公頃有600個混養魚塘,1200-1500個規格為4-5厘米的精養魚塘。

* * *四* * *投餵飼料在保持養殖水體壹定肥度的前提下,水面以下30-50 cm處有***1.5平方米**1飼料臺。飼料臺用竹竿做成,用密目縫制,中間略凹,四周略高。放養魚苗後第二天開始投餵。餵食時,拍手或敲擊發出聲響,從而形成條件反射,引誘魚類進食。投餌時要做到“四定”,即定時、定量、定點、定質。每天上午9點投餵占全天投餵的40%,下午4點投餵占60%。同時要結合水溫、天氣、魚體規格、覓食條件等綜合因素靈活控制投餵量,做到不浪費,讓魚吃飽。飼養品種主要有米糠、豆餅、花生餅、棉餅、茶籽餅、麥麩等。

* * *五* * *水管理我國中西部地區,6月份水溫仍然偏低,池水要保持在1米左右,以利於增溫。隨著水溫和魚體的增加,每10天要加1次淡水,每次約10 cm,直到達到養殖的最大水體。

以後根據水質變化及時換水註水,保持水質新鮮,溶解氧充足。換水時先排水後註水,每次換水不超過10 cm。比如每月撒1次生石灰用於消毒防病,濃度為15×10*** * *。在梭魚養殖過程中,還應加強對池塘的巡查,防止浮頭、潰壩以及敵害動物和水生植物的危害。

第三,釣魚

壹般梭魚壹年可捕,但個體重量只有150g左右,第二年生長迅速,魚重可達650-1200g。

梭魚的捕撈方式主要有:薄網捕撈、漸列、水釣、拖網等。生產者在捕撈梭魚時,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市場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