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還允許壹批小麥運往埃及,這些小麥已經在港口裝船。
受此消息影響,芝加哥小麥期貨短期內迅速暴跌逾3%。
數據顯示,因突發事件在印度港口等待轉運的220萬噸小麥中,只有40萬噸小麥開出了出口信用證,另有654.38+0.8萬噸小麥成為問題。
對於印度限制小麥出口,有分析認為,隨著小麥出口禁令的解除,印度可能會將重點放在大米市場上。
大米是小麥的典型替代品,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
數據顯示,今年全球小麥價格上漲超過40%,但大米價格僅上漲約16%。
事實上,隨著小麥價格的上漲,壹些低收入國家已經開始用大米和高粱替代小麥,目前伊朗的大米進口量創歷史新高。
來自泰國的數據也顯示,該國壹季度大米出口達到654.38+0.7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48.5%。
目前泰國白米離岸價從每噸400美元漲到460美元,漲幅15%。
更有數據顯示,全球食品價格上漲已導致23個國家限制相關食品出口,轉向食品保護主義。
此外,來自巴西的消息還顯示,由於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巴西糖廠取消了食糖出口合同,轉而生產乙醇。
此外,棕櫚油市場近期也傳來利好消息。
據悉,雖然印尼棕櫚油零售價格尚未達到限量標準,但上遊棕櫚果價格大幅下跌,引發農民不滿。
根據壹個小規模農民組織的聲明,自印度尼西亞實施棕櫚油出口禁令以來,至少有25%的棕櫚油加工廠停止從獨立農民手中購買棕櫚果,這導致市場上的棕櫚果價格比地區當局制定的底價低70%。
目前,印尼農民已經要求相關部門恢復棕櫚油出口業務。
就國內市場而言,截至5月12的壹周,20萬噸高粱、20萬噸玉米和8萬噸大豆被中國買家購買。采購進度較前期有所下降,但常年仍處於高位,但小麥采購仍為零。
目前國內已有小批量新麥上市,全國各地企業上市價格陸續公布。其中,來自河北、山東的用糧大戶給出的主流價格在1.55-1.6元/斤之間,創下歷年新麥開盤價紀錄。
但這種高價並非來自於國際市場的影響,更多的是來自於去年我國小麥和玉米的替代效應導致小麥庫存下降而引發的供應擔憂。
但是從大環境來說,到現在為止,宏觀的消費需求正在慢慢影響上遊市場。
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消息稱,受飼料價格高企影響,盡管近期生豬價格有所上漲,但全國豬糧均價仍為5.35∶1,已連續三周以上處於5: 1至6: 1之間,屬於第二個過度下跌預警區間。
下壹步,我們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做好中央凍豬肉收儲工作,促進豬價回歸合理區間。
同時,國家發改委還建議養殖場合理安排生產經營決策,保持生豬產能總體穩定和出欄補欄正常節奏,這說明來自生豬市場的消費低迷局面並未改變。
據市場消息,本周飼料大米拍賣將於周四重啟,成交量為200萬噸。
三級糧拍賣底價東北地區上調1,000元/噸,華南地區執行1,600元/噸,華南地區執行1,700元/噸。
這些大米很可能會流向飼料田,替代玉米。
受此影響,近日國內玉米價格漲勢受到抑制,部分地區出現持續小幅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