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海參含有76.5%的蛋白質、1.1%的脂肪、無機鹽、糖類、磷、鐵、碘等營養成分。
此外,海參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據醫書記載,海參具有補腎填精的作用,對治療結核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糖尿病有壹定療效。
海參含有壹種酸性粘多糖,能抑制惡性腫瘤的生長和轉移。
以下四種辨別淡幹海參的方法非常有效:
聞,好的海參和任何海鮮壹樣,有很好的鮮香味;
舔,好的海參味道不鹹不甜,不粘舌頭;
好的,好的海參重量很小,輕輕壹擊就有清脆的聲音。相反,它們不是淡幹海參而是多為加工海參;
掰斷,鹹的假海參容易掰斷,或者摸起來像石頭,好的海參有彈性,略幹癟。
野生和圈養的區別非常明顯:
腳:野生刺參壹般生長在水深20米左右的海域,通過腳的動作尋找食物,所以腳長得又短又粗;而圈養海參由於長期使用飼養員投放的餌料,不需要移動,生活在淺水區,所以底足的動作功能下降,吸附力差,變得細長。
沙嘴:野生海參的沙嘴又大又硬。
肉質:野生海參生長在深水區(15至20米),水溫低,日照少,生長緩慢,肉質厚而有彈性,筋寬而飽滿,營養物質沈積豐富;圈養的海參長得快,肉質軟而不緊(這和壹只剛宰了三個月的豬很像)。
形態:野生海參呈紡錘形,中間粗尖,短而圓胖,看起來很壯實;圈養的海參細長,缺乏韌性。
疣足:野生海參生長在風浪多、餌料不足、活動多的惡劣環境中。背面和側面的刺都很粗,粗細不壹。而圈養海參風浪小,餌料豐富,活動少,刺長。
生長年限:野生海參壹般要生長4到5年以上才能達到捕撈標準。時間越長,營養沈積越多,滋補價值越大。而溫度適宜的圈養海參,餌料豐富,生長快。壹般達到5-8頭的商品規格就可以銷售,保健滋補效果比較差。
另外,野生海參味道濃郁,無澀味,切口細膩、整齊、均勻。
作為壹種價格昂貴的滋補品,建議大家要註意選擇野生海參作為滋補送禮的首選,而不是盲目選擇速生的圈養海參。
不適合吃海參的人群:兒童壹般不宜多吃海參。專家指出,海參主要是膠質蛋白,屬於不完全蛋白質,營養價值低。目前衛生部批準的海參保健品都要求標明“不適合兒童食用”。因此,他建議嬰幼兒不要吃海參。脾胃虛弱就不要吃,但是可以選擇性的服用海參保健食品。特別是急性腸炎、菌痢、感冒、咳痰、哮喘、大便稀、出血血瘀、濕邪阻滯的患者不宜食用。專家提醒,海參比較滑,不適合經常拉肚子的人大量食用海參。因為新鮮海參可能攜帶細菌甚至病毒,生吃海參更容易引起腹瀉,其營養價值也不容易被人體吸收。容易對蛋白質過敏的人不宜多吃海參。腎功能不好的人不能吃海參。海參蛋白質過高,會增加腎臟負擔。同時,雖然肝病患者每天要攝入壹定量的優質蛋白質,但如果吃多了,會給肝臟帶來壹定的壓力,所以每天的攝入量不要超過50 ~ 100克。關節炎、痛風患者不宜多吃。海參的蛋白質含量極高,在代謝過程中可以產生更多的尿酸。如果不及時排出體外,被人體吸收後可在關節內形成尿酸鹽結晶,加重患者病情。癌癥患者手術前不宜吃海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