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桂魚,為底層魚類,在江河湖泊中分布廣,生活在靜水和有壹定流水的江河、湖泊和水庫中,尤以水草豐盛的淺水湖泊為多。升鐘水庫有少量桂魚,時常被漁民打撈起來。 鱖魚喜歡生活在清潔的靜水緩流中,江.河.湖泊.水庫有砂石的地方.都能找到它的蹤跡。白天壹般潛伏於水底,夜間四處活動覓食,有打穴作窩習性,不喜群居,生活適宜水溫為15-32℃左右,在水溫7℃以下時不大活動和攝食。
鱖魚是典型的肉食性兇猛魚類,終生以小魚、小蝦為食。剛孵化出的鱖魚苗即能捕食其他魚苗,體長0.7厘米的鱖魚能捕食體長0.35厘米的其他魚類,體長31厘米的鱖魚可捕食體長15厘米的鯽魚。鱖魚食量較大,通常飽食時食量可達自重的10-15%。
桂魚喜歡呆在亂石障礙區。
基本的垂釣認知:
鱖魚壹般由於喜愛棲息在有障礙物的水域,而且基本上離不開水中的大小石塊,所以路亞掛底的機率就相對的提高了許多。套句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路亞要不進入障礙物林立區,就很難把其中的鱖魚給釣出來。因此釣鱖魚的路亞耗損必定是高的。
推薦適用假餌:亮片、VIB、小胖、軟魚/軟蟲
標點的選擇:
釣點選擇十分重要根據鱖魚的捕食特點,在湖泊水庫垂釣,主要選擇有亂石的水底、亂石堆砌的石壩、橋墩、橋孔、伸延至水中的堤壩兩側、江河湖泊的溪流入水處、水流平緩的河灣、水草密集處,這些地方多為魚蝦的活動場所和依附地。特別是亂石堆砌的石壩是釣鱖魚的最佳釣點,因為這些地方是蝦的棲息場所,亦是鱖魚捕食藏身之處。我們到達釣場後切不可急於下竿,要註意和選擇適合的釣點,釣點選對了,可以說好運就來了。
鱖魚基本上在水中棲息的水域,並不在於深或廣的大水域,而是水中大小石塊堆棧或有礁巖洞穴的,才是鱖魚的最愛。離開了這個重點,是沒有機會與鱖魚交手的。還有壹點就是夜晚上大型魚的機率較大,特別是開闊水域的大型水庫,想要上大型魚或許考慮晚上垂釣,說不定能碰上妳壹輩子的記錄魚。
釣鱖魚的操作手法:
原則就是宜慢不宜快,將其分析為兩個原因:
A. 鱖魚的泳速不快:
鱖魚的捕食是屬於伏擊型而非追擊型。路亞在水中的曳引速度過快的話,鱖魚會追不上餌,想吃也吃不到。這樣下來只要搞1~2次,鱖魚對路亞也就意興闌珊,並不再加以理會。
B. 鱖魚棲息地多障礙物:
鱖魚棲息在障礙物多的水域,所以路亞的掛底率極高。路亞在水中行進時,過快的速度壹旦發生掛底問題,那就壹掛就死,因為快速的曳引路亞使得路亞慣穿力道越強,壹旦掛上障礙物,通常無法順利解開,反而不如慢速曳引路亞。有時憑手感就可測知路亞有掛底危機時,立即停止收線,多半就可以化解掛底危機,
這是在障礙物區中垂釣增加路亞生存率的要點。
所以在看完上述兩點分析後,我們再來了解如何是釣鱖魚時路亞的最佳操作速度.
操作釣鱖魚的路亞速度
最好控制在每秒轉動卷線器手把壹圈(無論使用紡車式卷線器或路亞專用雙軸卷線器)。這樣的收線速度對於以上所建議使用的路亞,無論是搖擺型路亞、鯡型路亞、魚型路亞等都能足以發揮它們的泳形。太快的操作手法是絕對不利於鱖魚的路亞釣法。
裝備選擇:
釣竿選擇m或者ml調性的桿子,長度1.8米至2.1米均可。輪子選擇2000型壹下的紡車輪,1000的也可。
輪子大小主要以裝線量來看,100米10磅拉力的尼龍線或者pe線均可。因釣場水下多亂石雜物,可選15-20磅碳線做前導線增加釣組的耐磨性。路亞多選用鉛頭鉤加卷尾軟蟲組合,也可以用子彈鉛、曲柄鉤加面條蟲組合德州釣組。
路亞釣法的特點是主動出擊找魚去釣,所以要把假餌拋到魚類可能棲息的地方,具體方法是以釣者所在位置為中心做扇面搜索,首先搜索重點區域。如以上所述的地方。因鉛頭鉤和德州釣組同屬全水層釣組,可以從水底搜索到水面不同的深度,只要經常練習就會掌握的。
路亞釣鱖魚全憑手感,若鱖魚咬餌,它會壹吞下就走,這時反應在竿線上的信號是竿尖突然向下壹沈,手感有較強的下拽感,這時揚竿可中魚。鱖魚的沖力不大,不足千克的鱖魚可直接提起來。魚身壹離水它的背鰭和臀鰭立即張開,但不掙紮。這時候千萬不要用手去抓它,應將魚放在地上,用毛巾蓋住,用手從肚皮處抓住取鉤。鱖魚嘴內有細而密的利齒,取鉤時千萬不可將手指伸進魚的口內,以防被咬傷,可用路亞鉗或者醫用止血鉗將鉤攝出。被鱖魚咬傷十分疼痛,垂釣時可備些碘酒、創可貼之類的外用藥以備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