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鯨魚死後的屍體會怎麽樣?“壹鯨落,萬物生”的說法是如何來的?

鯨魚死後的屍體會怎麽樣?“壹鯨落,萬物生”的說法是如何來的?

什麽是“鯨落”?

鯨魚在預感到自己死期將近時,會獨自遊向出生海域的方向,在孤獨中平靜地逝去,龐大的身軀逐漸墮入數千米的深海。壹頭鯨魚的屍體對於漆黑深海裏的生物來說,仿佛是在荒漠裏行走時遇到的壹片綠洲,為它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圍繞鯨落,甚至形成了壹套獨立的鯨落生態系統。這壹過程,被生物學家賦予了壹個淒美的名字——“鯨落(Whale Fall)”。

對人類來說,鯨落至今還是壹個罕見且神秘的現象,迄今為止科學家發現的自然鯨落尚不足 50 個。鯨落的出現對於深海生物的繁衍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甚至會影響到新物種的演化。據研究數據顯示,在北太平洋深海中,至少有 43 個種類、12490 個生物體依靠鯨落生存,在鯨落獨有的生態系統中甚至還發現了16個全新的物種。

“鯨落”的過程

“鯨落”現象中鯨的屍體分解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壹階段——移動清道夫階段。鯨魚屍體腐爛的過程中,血肉的味道逐漸在海裏擴散,吸引來睡鯊、盲鰻、銀蛟、深海蟹等食腐動物,它們大快朵頤地食用鯨的軟組織,平均每天可以吃掉40-60公斤的鯨肉,整個過程最長可以持續2年。

當90%鯨的軟組織被分食幹凈後,這些體積較大的家夥心滿意足地離去,剩下食物殘渣隨海水飄落形成“海雪”,繼續為水木、海參等20多種多毛、甲殼類小型生物提供“糧食”,保證它們接下來兩年的日子衣食無憂。同時,巨大的遺骸也為這些生物提供了壹個龐大的庇護所,這時進入機會主義者階段

在這壹階段,除了鎧甲蝦等體型更小的甲殼類生物,還有食骨蠕蟲——壹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物壹並出現。食骨蠕蟲又叫僵屍蠕蟲,是僅在鯨落現象中出現的壹種生物。它寄生在鯨魚的骨骼上,通過在鯨屍的骨頭上鉆洞來獲取骨頭裏的脂類物質,把鯨的骨髓吸得幹幹凈凈。

寄生在鯨魚骨骼上的食骨蠕蟲

等到鯨屍只剩下骨架時,壹些細菌會繼續分解魚鯨骨中儲存的脂類。鯨骨存儲有豐富的脂類,壹只鯨魚的骨骼重量可達20噸,其中60%是油脂,細菌分解這些養分的時間漫長,可以持續3-4年。在細菌分解油脂時,會同時釋放出臭雞蛋味的有毒氣體——硫化氫。這種氣體是化能自養細菌的最愛,它們在這裏大量繁殖,養活了蛤、帽貝、海螺等生物。這就是鯨落第三階段——化能自養階段

最後,當鯨魚骨架的最後壹點有機物被榨幹後,鯨魚的遺骸將化為海底的礁巖,為各種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甲殼動物提供安家或臨時庇護的居所,這壹階段稱作礁巖階段

為什麽說“壹鯨落,萬物生”?

現在,我們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麽會有“壹鯨落,萬物生”的說法了。

首先,在深海裏常年漆黑壹片,高壓缺氧的極端環境使食物十分匱乏。而鯨落促進了營養物質從海洋上層向下層的運輸,為從鯊魚到微生物個體大小不同的深海生命提供了珍貴的食物。壹頭大型鯨魚的鯨落可以供養各種海底生物長達十幾年甚至上百年。

其次,鯨落為深海生物提供了宜居的生態環境,為這些生物提供了安穩的棲居之地和食物來源。

最後,鯨落這壹獨特的生態系統催生了壹些新物種的誕生,如上文提到的食骨蠕蟲等。

總結

根據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被毀滅,只是在不同的物體間轉換,鯨落現象完美地詮釋了這壹定律。鯨來自海洋,死於海洋,最後反哺於海洋,正如20世紀美國著名詩人加裏·斯奈德在《禪定荒野》中所述,“鯨落海底,哺暗界眾生十五年”。壹頭鯨,在氣息消絕後,還可以用血肉之軀創造出壹套可供養上百種無脊椎動物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態系統,是黑暗深海裏壹抹明艷動人的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