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種植灰樹花

如何種植灰樹花

灰樹花的出菇管理方式有兩種:袋式和仿野生出菇。袋式出菇:將長基菇袋移入出菇室,溫度保持在20 ~ 22℃,空氣濕度85% ~ 90%,光照200 ~ 500勒克斯。3 ~ 5天後,取下環和棉塞,將紙放在直立的床架上,向袋口噴水,每天通風2 ~ 3次,每次1小時。約20 ~ 25天後,菌蓋完全展開,菌洞拉長時采摘。采摘時,可用刀將整簇蘑菇切斷,2 ~ 3潮後生物效率30% ~ 40%。仿野生出菇-栽培菌袋以木屑為培養基,菌絲飽滿後,取下塑料袋,將菌棒整齊地排列在預先挖好的床內,菌棒之間留有適當的空隙,將空隙和菌棒周圍填滿,表面覆蓋1 ~ 2 cm的土層。這是壹種覆蓋栽培形式,其生物學效率可達100% ~ 120%。這種方法遠遠優於前者(袋菇),這裏著重介紹。排菌時間——灰樹花在唐山地區栽培,最佳排菌時間為6月165438+10月至次年4月底。此時空氣和土壤中的雜菌和害蟲不活動,不侵入菌絲體,而灰樹花菌絲體耐低溫,連接緊密,健壯,有利於菌絲體吸收營養。雖然發育期長,但出菇早,產量高,雨季前可達產量的80%。4月底以後種植的灰樹花,由於氣溫高,雜菌活躍,容易感染,子實體會長得快,單株小,總產量低,易受高溫暴雨影響。排菌方法—— ①場地: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幹燥、無積水、水源近、排灌方便、遠離廁所或畜圈的地方。(2)挖坑:要求東西走向。挖寬45-55厘米,長2.5-3.0米,深25厘米的坑,坑間距60-80厘米。中間要修建排水溝,方便行走、管理和排水。③種植前準備:溝槽挖好後,要先灌以大量的水,以保水分。水滲幹後,在溝底和溝邊撒壹層石灰增鈣消毒,再在溝底和溝邊撒壹層薄薄的敵百蟲粉,最後在溝底鋪少量表土。(4)出菌棒:將菌絲好的菌袋全部剝去塑料袋,菌棒在溝內橫放、豎放,相鄰的菌棒要挨著,每四個菌棒之間要有間隙。同時,還要刮或墊溝底的土,使溝內排出的菌棒上表面齊平。這樣溝裏就能排出4 ~ 5排菌棒。⑤填隙:用土填充菇棒之間、菇棒與溝壁之間的空隙,直到菇棒以上1cm。⑥灌溉:將水排入坑內,使土壤堅實。如有縫隙或凹坑,用濕潤的土整平,保持表土厚度1 ~ 2cm。⑦助裹:用塑料薄膜或尼龍袋緊緊包裹在坑周圍,防止坑周圍的土脫落。2月前,需在畦內鋪壹層膜,膜上覆蓋5 ~ 7 cm土層。到4月中旬,將畦內的薄膜和浮土鏟幹凈,為蘑菇管理做準備。⑧搭建遮蔭棚:在坑的北側和中間架設兩根橫桿,中間橫桿離地15cm,北橫桿離地25cm。橫桿上放塑料布和草簾,由南向北傾斜。4月前北方的塑料布直接鋪在地上用土壓實,東西兩側留排氣孔。⑨鋪碎石:冬季覆蓋浮土和薄膜者,應在清除浮土和薄膜後鋪碎石。邊界內鋪壹薄層直徑為1.5 ~ 2.5 cm的光滑礫石。出菇管理—— ①水分管理:4月下旬,自然溫度達到15℃以上時,要向畦內澆壹次水,水量以不出畦2 cm左右為宜。自動浸潤後,每天早、中、晚各噴壹次水,水量以濕潤地面為宜,盡量噴入空間內。根據降雨情況,幹旱時每5 ~ 7天澆壹次水為宜,這樣水就能馬上滲下來,下雨時就少灌溉。灰樹花原基開發後,噴水時要註意遠離原基,避免沖走原基上的黃滴。灰樹花長大後可以往蘑菇上噴水,促進蘑菇生長。灰樹花采收後3天內不要在根部噴水,以利於菌絲復壯後再長菇。高溫季節,還需要在草簾和坑外空地灑水降溫加濕。低溫季節噴水灌溉時,為了保暖,最好用曬過的溫水。雨季雨量充足,可以少噴或不噴。如遇幹旱高溫,白天中午需多噴水。(2)溫度管理:4月下旬或5月上旬,以保溫為主。晚上要把草簾和塑料布蓋緊,或者在塑料布下面墊上草簾,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適當延長邊框受陽光直射的時間。6月下旬至8月高溫高熱期,應以降溫為主,可通過噴水降溫、增加草簾覆蓋等措施增加遮蔭度。晚上揭開塑料布或草簾在露天生長,白天氣溫高時用草簾或塑料布覆蓋。③通風管理:4月中旬以後,北側塑料布要卷起來堆放在草簾上,保持北側長期通風。每天早晚要掀開草簾通風1 ~ 2小時。註意低溫多風天氣少通風,高溫多雨天氣多通風,早晚噴水前後適當增加通風。通風應與保溫、保濕、遮陽協調進行,不通風或過度通風。蘑菇芽分化期通風少,水分多,生長期通風多,促進蒸發。④光照管理:通過支撐斜架保持灰樹花生長的穩定散射光,每天早晚晾曬1 ~ 2小時,增加微弱直射光。生產中不用厚厚的草簾保持稀疏的直射光,出菇期避免強光。不允許為了保溫和方便操作而摘掉遮蔭,導致強光蘑菇。⑤光、溫、水、氣的協調管理:這些因素必須協調。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天氣條件,以及栽培管理條件下,要註意主要方面,但不能偏廢,偏離次要方面的界限。我們還需要通過對任何壹個因素的壹般衡量來為其他因素創造需求條件。如果雨天增加通風以達到出菇的濕潤條件,幹熱時增加遮蔭可減少高溫傷害;每天早晚拉開窗簾晾曬,可以在通風噴水的同時進行,也可以在這個時候采摘蘑菇。灰樹花畸形菇多為環境不和諧所致,如原基發黃、萎蔫、未分化,因通風量大、濕度低;小散菇是通風小,光線不足造成的;菇蓋呈小葉狀,鹿角菇和分化較慢的高菇是通風不良、濕度過大所致;黃腫菇是水汽高、通風弱或溫度高造成的;白化蘑菇多是光線不好造成的;焦蘑菇是因為光照強度低,濕度大造成的;原基不生長,多為覆土過厚,澆水、澆冷水過於頻繁,導致溫度低,生長緩慢;平菇是高溫、高濕、通風不良、不蒸發造成的。培養基坍塌是由於高溫、不通風導致菌絲死亡。總之,灰樹花高產的前提是協調光、溫、水、氣因素,創造適宜的生長發育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