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指數:★★
壹句話點評:大豆油挺適合燉煮的。
2.植物油中,菜籽油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居中,低於玉米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但顯著高於橄欖油和棕櫚油。雖然微量營養素中維生素E的總量少於大豆油,但維生素E中活性最強的α-生育酚高於大豆油。
此外,菜籽油是唯壹含有菜油甾醇的植物油。雖然菜籽油在不飽和脂肪酸和微量營養素方面優於大豆油,但由於菜籽油中的芥酸和硫代葡萄糖苷對人體的不健康影響尚無定論,所以整體營養價值略有降低。
推薦指數:★★★
壹句話點評:可以用來炒菜,但不宜久炒。
3.花生油花生油含有80%以上的不飽和脂肪酸(油酸41.2%,亞油酸37.6%),脂肪酸比例合理。油酸含量僅次於橄欖油和茶籽油,高於大豆油和葵花籽油,但缺乏α-亞麻酸。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壹項研究表明,與高脂飲食相比,橄欖油飲食、花生油飲食和花生+花生醬飲食可顯著降低血液總膽固醇和有害膽固醇,但對有益膽固醇影響不大。這個結果也說明花生油幾乎和橄欖油壹樣,可以起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推薦指數:★★★
壹句話點評:最家常最美味的食用油。
4.玉米油玉米油來源於玉米胚芽,其中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於葵花籽油,低於花生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其中以亞油酸為主,油酸次之。
玉米油的營養價值不僅在於它是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E的來源,還在於玉米油富含植物甾醇,可以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推薦指數:★★★
壹句話點評:適合做沙拉醬或者色拉油。
5.米油米油曾經混在米糠裏,被視為廢物。其實它的營養很有特點。米油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和亞油酸,相對平衡。此外,還含有豐富的谷維素、植物甾醇和維生素E,其中維生素E也是抗氧化能力很強的α-生育酚,米油中還含有0.3%的角鯊烯。
日本福岡大學曾做過壹項關於米油對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影響的研究,結果表明富含谷維素的米油可以改善慢性病的情況。對於老年人和亞健康人群來說,富含谷維素的米油是不錯的選擇。
推薦指數:★★★★
壹句話點評:它叫米糠油,健康價值根本不是“糠”。
6.橄欖油橄欖油含有大量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初榨橄欖油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橄欖多酚、角鯊烯、綠原酸、維生素E、胡蘿蔔素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尤其是酚類化合物,對人體健康有壹些有益的作用。橄欖油中的角鯊烯可以保護乳腺細胞DNA免受氧化損傷。
橄欖油不僅可以做涼拌,還可以做各種煎、炸。不過特級初榨橄欖油更適合涼拌,做醬,直接拿,代替黃油塗面包。
推薦指數:★★★★★
壹句話點評:做菜的時候多放點初榨橄欖油,只為達到少油的效果,恐怕妳也不忍心。
7.棕櫚油雖然棕櫚油不像其他植物油那樣經常出現在廚房,但它在方便面、快餐、烘焙等食品行業有壹席之地。由於它的高氧化穩定性和耐油炸性,它經常被用來代替動物油,而沒有膽固醇的麻煩。
同時,棕櫚油富含維生素E、輔酶Q10、β-胡蘿蔔素等。雖然這些成分的含量不到油脂總成分的1%,但它們對棕櫚油的穩定性和品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胡蘿蔔素和維生素E,這些成分使棕櫚油具有抗氧化和其他健康特性。
推薦指數:★★
壹句話點評:炸出來的好吃的放不出來,就用棕櫚油。
8、油茶籽油茶籽油和橄欖油又被稱為姐妹花,是世界兩大木本植物油之壹。茶籽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於橄欖油,被譽為“東方橄欖油”。
油茶籽油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維生素D、胡蘿蔔素、磷脂、角鯊烯等生物活性成分,以及橄欖油所不具備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質茶多酚。同時,山茶油不含芥酸,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有助於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推薦指數:★★★★★
壹句話點評:和橄欖油比,又便宜又好,東方橄欖油。
9.亞麻籽油亞麻籽油富含α-亞麻酸,它和亞油酸壹樣,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此外,α-亞麻酸是EPA和DHA的前體,有助於大腦和視網膜的發育。
研究表明,每天攝入含有8gα-亞麻酸的亞麻籽油,還可以降低血脂異常患者的血壓水平。此外,壹些研究表明,增加α-亞麻酸可以降低冠心病的死亡風險。但由於亞麻籽油碘值高達175,容易被空氣氧化變質,需要低溫保存,食用時不宜加熱,開蓋後盡快食用。
推薦指數:★★★
壹句話點評:亞麻籽油只能低溫煮,可以和日常食用油混合著吃,非常好吃。
10、葵花籽油葵花籽油的脂肪酸營養與大豆油相似,飽和脂肪酸含量很少,主要是亞油酸,但缺乏α-亞麻酸。葵花籽油富含生育酚,其中95%以上是具有生物活性的α-生育酚,是其他植物油無法比擬的。
葵花籽油還含有植物甾醇、角鯊烯等活性物質。除了油炸,還可以用來烘焙。
推薦指數:★★★
壹句話點評:有時候換著吃味道真的很好。
11.調和油調和油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精煉油按壹定比例調配而成的食用油,集營養與美味於壹身,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口感和更豐富的營養。
推薦指數:★★★★
點評:適合日常烹飪。
炒涼菜用什麽油?1、涼拌菜或沙拉大豆油、亞麻籽油、小麥胚芽油、橄欖油、芝麻油:這類油是涼拌菜和沙拉的最佳選擇,因為其中的營養成分能得到更充分的保存,味道鮮美。
2、日常烹飪菜籽油、花生油、茶籽油、米糠油:這類油熱穩定性好,適合日常烹飪。
3、高溫煎炸棕櫚油、椰子油、黃油:這類油耐熱性好,適合烹飪和煎炸。
4、湯燉芝麻油、精煉橄欖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湯不需要放很多油,壹點點芝麻油即可;精煉橄欖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不飽和度低的油最適合燉菜。
家用食用油1的註意事項。食用油不要加熱到冒煙。不管用什麽油,烹調油溫度都不能太高。對於植物油脂來說,加熱到冒煙會變質,產生壹些對人體不好的醛酮類物質,所以沒必要把油脂加熱到太高的溫度。
2、油炸次數不超過3次。壹般家裏炸東西,建議壹鍋油不要用三次以上。食用油冷熱易變質,煎炸多了做出來的食物容易致癌。
3.不要燒油。燒過的油容易產生過氧化物,對身體有害。
4.食用油應儲存在陰涼幹燥的地方。食用植物油有“四怕”:壹怕直射光,二怕空氣,三怕高溫,四怕水。所以食用油要避光、密封、低溫、防水。每次使用後擰緊蓋子,以減少與空氣的接觸時間。
5.不要把用過的油倒入原油瓶。如果把用過的油倒入原油瓶,油很容易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