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愛斯基摩人腌制的海雀很惡心,但為什麽被當地人視為美味佳肴?

愛斯基摩人腌制的海雀很惡心,但為什麽被當地人視為美味佳肴?

我們常常以“色、香、味”作為判斷食物的標準,但世界各地也有很多臭的食物是人們喜歡的,比如臭豆腐、鯡魚罐頭、臭鯊魚肉。

生活在極地的愛斯基摩人還有壹種很臭的食物:腌制海雀,無論是制作方法還是氣味都讓人敬而遠之。而且這臭東西臭死了,連鯡魚罐頭都只能下跪!

愛斯基摩人的意思是“吃生肉的人”,但愛斯基摩人更喜歡稱自己為“因紐特人”。

在我們看來,吃生肉太原始了,甚至有點像吃生肉。但事實上,他們被迫吃生肉。

愛斯基摩人生活在北極地區,那裏常年氣溫較低,地表下有厚厚的凍土層,根本不適合大型植物的生長。因此,嚴重缺乏木材等能源,無法用火烹飪食物。無奈之下,愛斯基摩人只好吃生肉,但這正好滿足了他們對維生素的需求。

原來北極地區除了夏天,四季都是冰雪覆蓋,所以找不到植物,愛斯基摩人也無法從植物中獲取維生素。幸運的是,生肉含有壹些維生素,吃生肉可以確保他們不會患壞血病。

由於極地常年冰雪覆蓋,生活在這裏的愛斯基摩人無法發展農業和馴養牲畜,只能靠打獵為生。狩獵的壹個缺點是食物來源不固定。比如在氣溫高的夏季,很多哺乳動物、鳥類、魚類都會遊到北極繁衍生息,此時食物非常豐富。但是到了冬天,極地的氣溫可以降到零下30多度,冰雪覆蓋了整個極地,動物也遷徙到南方。此時食物來源大大減少,愛斯基摩人的冬天很難熬。

為了熬過冬天,愛斯基摩人必須想辦法在食物豐富的季節儲存壹些食物,而腌制海雀就是他們想到的儲存食物的方式。

夏天,成千上萬的海雀會遷徙到極地繁殖。這個時候愛斯基摩人會用自制的工具,或者直接爬到築巢的懸崖上抓海雀。

愛斯基摩人在抓到海雀後,會立刻殺死它們,然後繼續抓。當捕獲數百只海雀時,愛斯基摩人可以用它們來制作腌海雀。

腌制海雀的制作方法很簡單。首先把壹只被獵殺的海豹剖開,把海豹肚子裏的內臟全部挖出來,然後直接把海雀塞進海豹肚子裏。值得註意的是,這些海雀沒有被拔毛,也沒有被清洗,腸道內的食物殘渣也沒有被清理幹凈,直接被塞進海豹的胃裏。

然後,當地婦女會用針線將海豹的肚子縫好,然後在縫上塗上動物脂肪制成的油脂,這樣可以防止空氣進入海豹的肚子。

最後放在地上,用石頭壓住海豹,減少海豹胃裏的空氣流動。剩下的交給時間吧。發酵時間需要3年左右,溫暖的地方會短壹些。

發酵成熟後,人們會再次打開海豹的肚子,取出海豹肚子裏腌制好的海雀。如果妳就在附近,請盡快逃離,因為腌海雀的氣味比妳聞過的任何東西都要濃烈,就連以氣味聞名的鯡魚罐頭也比不上腌海雀的氣味。

更不能接受的是腌制海雀的吃法。我們知道海雀腌制的時候不洗,不拔羽毛,不清理腸渣。當地人在使用腌制海雀時,有時會將發酵的內臟漿液或腦漿從頭部直接吸入腌制海雀的泄殖腔。更精致的吃法是將腌制海雀全身的羽毛拔去,吃海雀的肉。

不管是哪種吃法,味道都很濃,聞了之後很難聞。國外有網友挑戰腌制海雀的味道,直接被臭了。

既然有那麽多好吃的,為什麽還要吃臭的?

其實大家都愛吃香的,之所以想吃臭的,是因為資源匱乏。在食物匱乏的地區,人們會想辦法延長食物的保質期,比如風幹食品和發酵食品。

其中,蛋白質類食物在發酵過程中會分解產生臭味氣體,形成臭味源。臭的食物雖然很臭,但也是能量不足地區的能量來源,所以不得不吃。久而久之,在當地人中形成了味覺記憶,成為當地的特色“美食”。

#愛斯基摩人# #北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