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壹些簡單的吃法:
咀嚼生蘆薈葉肉。
這是最簡單有效的服用方法。從蘆薈植株的下部開始,依次切下壹段3-4厘米長的蘆薈葉,用清水洗凈,然後剪掉葉緣的刺和上下表皮即可食用。蘆薈上下表皮含纖維素較多,蘆薈大黃素成分較多,所以苦味較強,適口性較差,初次使用者可能無法適應蘆薈的味道。生嚼蘆薈葉有上下表皮,藥用成分更全面豐富,藥性比葉肉部分更強,對壹些內熱引起的內科疾病有較好療效。生吃蘆薈葉肉能起到更重要的調理保健作用,而且藥性相對較緩,用量限制不太嚴格,腸道功能明顯。所以,第壹次吃新鮮蘆薈葉的人,可以先從吃葉肉開始,慢慢習慣後,再取蘆薈葉的上下表皮壹起吃。每次食用生蘆薈葉15g為宜。
喝蘆薈汁
如果生蘆薈鮮葉不適合,可以服用蘆薈鮮葉汁。蘆薈葉汁的飲用方法簡單有效。具體方法如下:從蘆薈植株下部采摘65,438+0片豐滿成熟的新鮮蘆薈葉,用清水洗凈,先切成小塊,再用小型家用打漿機(又稱豆漿機)打碎,取蘆薈葉新鮮過濾汁。成人每次服用1勺,每日2-3次,兒童和老人用量可酌情減少。服用鮮蘆薈汁時還可加入適量的糖和檸檬酸汁,以提高適口性。準備好的蘆薈葉汁可以在冰箱裏保存1-2天,最好隨身攜帶,保持蘆薈葉汁的新鮮。
煎蘆薈葉
這是壹種傳統的中草藥服用方法。取生長好的蘆薈葉,切成3-4cm的小塊,放入熬制中藥的小砂鍋中,放入生水,浸泡蘆薈葉,開始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1小時。當鍋裏的水差不多壹半的時候,把它們拿出來,放涼,用紗布過濾。成人服用量:每日1杯(約1.50毫升),分三次服用,每次約50毫升。壹次煎服,可分多次服用。熬制後的蘆薈汁可倒入瓶中,在冷藏室內保存10-15天不變質。如果長期服用,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有很好的效果。
蘆薈葉粉
將蘆薈葉制成粉末,可長期保存,服用方便。生蘆薈葉粉制作非常方便。取成熟的新鮮蘆薈葉,用清水洗凈,用幹布擦幹,切成薄片,然後放入微波爐中加熱晾幹,但千萬不要烤焦。在加熱烘幹的過程中需要經常翻動,直到變脆後取出。冷卻後,蘆薈葉可以通過家庭廚房中使用的小型粉末研討會機器研磨成粉末。加工好的生蘆薈葉粉要及時裝入中藥店買來的可食用膠囊中,然後密封在棕色瓶中保存。蘆薈葉粉吸濕性強,回潮後容易老化變質,儲存時壹定要保持幹燥。發黴的蘆薈葉粉不能服用,需要用新葉處理。
此外,蘆薈還可以用來做菜和煲湯。但是更復雜。
■蘆薈去皮,不要過度。
蘆薈晚餐,蘆薈汁等。,強調以蘆薈為主的健康飲食。因為蘆薈皮中含有容易引起腹瀉的大黃素,所以不要長期吃蘆薈,即使吃也要去皮。
以前認為蘆薈有美容的作用,其實是壹種外用的草藥,不是食用的食物。近年來,由於蘆薈被認為具有抗炎和殺菌的作用,所以主張將蘆薈列為具有美容和外用作用的健康食品。所謂的蘆薈餐和蘆薈汁很受消費者歡迎。
因為蘆薈皮中含有的大黃素,吃了會拉肚子,所以有人把它當成減肥聖品。需要註意的是,根據醫學界做的壹項動物研究,小鼠長期大量服用蘆薈,尤其是蘆薈皮中的大黃素,會引起胃癌。所以建議吃蘆薈皮。
目前國內還沒有嚴格的食用蘆薈人體實驗研究報告。建議蘆薈不宜長期服用,也絕不可過量服用。同時,應禁止幼兒和孕婦服用蘆薈,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蘆薈食譜
低鹽水花生蘆薈
特點:
香脆,清熱,營養豐富(花生中的蛋白質易水解,易被人體吸收)。
主要材料:
500克生花生。
輔助材料:
蘆薈、甜椒片、香菜。
材料調整:
鹽
方法:
(1)將發黴、發芽的花生撈出,洗凈,放入清水中用小火煨至牙嫩香,加入
加鹽調味,倒出花生汁,裝盤。
②取出蘆薈葉肉20g,煮沸後取出,切成丁,鋪在花生上。
(3)紅甜椒切成菱形片形成葉子,菱形尖對準圓心,周圍放香菜綠葉。
●蘆薈蘿蔔泥
特點:
這是特制的配方,有刺鼻的蘿蔔和苦澀的蘆薈,應該很好吃。
主要成分:
白蘿蔔4厘米
輔助材料:
新鮮蘆薈葉3厘米海藻
材料調整:
香油、醬油、鹽
練習:
1.將3 cm新鮮蘆薈葉仔細洗凈,去刺搓成泥;
2.白蘿蔔洗凈,搓成泥。擰幹後,將蘆薈泥鋪在蘿蔔泥上,撒上醬油即可食用。
低溫蘆薈
特點:
這是壹款清爽可口的涼拌,也可以在食欲不佳或者夏天的時候搭配正餐食用。
主要材料:
新鮮蘆薈葉3厘米。海蜇皮20 g。
輔助材料:
黃瓜3厘米
材料調整:
香油、醋、醬油、鹽
方法:
1.將蘆薈葉用開水燙壹下,切成能看到果凍的圓圈狀;將海蜇皮用清水去鹽,切黃瓜。
變成絲綢。然後把以上材料放在盤子裏,淋上醋和香油,就可以吃了。
低低音裏脊蘆薈
特點:
這魚嫩滑可口。
主要材料:
鱸魚或草魚1000克。
輔助材料:
蘆薈葉肉片,橙子香菜片,香菜,蛋清,澱粉。
方法:
1.將鱸魚或草魚去皮,切下魚片,放入碗中,加入少許蛋清和幹澱粉,拌勻,然後塗在魚片上。
面條。蘆薈葉肉片10g。
2、油鍋用大火,將魚片、蘆薈葉切片放入鍋中,撈起。
3.將油、鹽、味噌調成醬,將切片的魚翻幾下鍋,放入鍋中。
4.沿鍋沿放6片橙胡蘿蔔片,加少量香菜。橙色隱約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