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重慶涪陵長江大橋介紹?

重慶涪陵長江大橋介紹?

重慶涪陵長江大橋位於重慶市涪陵區,是壹座雙塔雙索面PC梁斜拉橋,是涪陵區第壹座長江大橋,由李鵬總理題字“涪陵長江大橋”。是國道319線跨越涪陵區長江江面的壹座特大型橋梁。大橋從方便人們出行到加強區域經濟、文化聯系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大橋全長631米,主跨330米,橋面寬18米,4車道,引道長5.3公裏,橋高163米。

建設歷程

涪陵長江大橋於1994年11月開工,於1997年5月竣工。

維護管理

2012年封閉維修

從8月16日零時起到2013年1月31日24時,涪陵長江大橋將封閉施工,禁止任何機動車輛通行,過江車輛均需繞道李渡長江大橋或石板溝長江大橋。

涪陵區交委副主任何雲說,經過最近壹次專業機構特殊檢查(5年壹次),涪陵長江大橋很多部位都老化、銹蝕嚴重,被鑒定為四類危橋,必須限速限載,盡快予以維修。

封閉施工期間,進出涪陵的重慶、長壽方向車輛需繞道李渡長江大橋;進出涪陵的江北街道及百勝片區車輛需繞道石板溝長江大橋;另外,各類車輛還可選擇茶涪路往返重慶涪陵。

2014年南橋頭改造

南橋頭改造工程於2012年12月開工,2013年1月4日下午1時,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中鐵八局壹公司承建的涪陵區長江壹橋南橋頭改造工程第壹根孔樁成功開鉆,標誌著涪陵立交工程進入建設階段。

南橋頭改造工程,立交總長1.3公裏,其中立交部分道路長409.09m,橋梁長887.89m,車行道設計為“單車道+緊急停車道”,上下行匝道凈寬7米,螺旋匝道凈寬14米;濱江路改造段道路長262m,跨線橋長138m,雙向四車道;濱江路至天子殿連接道路2條,長378.07m。

橋梁建築

涪陵長江大橋連接涪陵江北黃旗和天子殿。涪陵長江大橋是國道319線跨越涪陵區長江江面的壹座特大型橋梁。

涪陵長江大橋是壹座雙塔雙索面PC梁斜拉橋,倒Y形主塔高163m,跨徑布置為43+97+330+97+43m,大橋全長631米,主跨330米,橋面寬18米,4車道,引道長5.3公裏,橋高163米。

主梁采用預應力鋼筋砼雙縱梁肋板式斷面。粱高2.3m,板厚25cm,橋面設2雙向橫坡,全橋3‰雙向縱坡,縱肋底部寬i.7m。梁頂全 寬21.2m,底部全寬22.Im。主粱采用50號高標號砼拉索間距6m,梁體內除鋼筋外還有縱、橫向預應力束和斜拉索錨箱。全橋在距斜拉索0.6m處設壹道馬蹄形橫隔板,厚25cm。

主梁標準塊件每3m為壹節段,重22 0噸。從索塔處開始分塊,中跨2‘~27‘、邊跨2,? ~27’ 均為標準塊件。其余0 、i 、I’ 塊件、梁端密索段太塊件及邊跨、中跨合攏段均為非標準塊件。主梁截面高寬比9.609,高跨比1/:43.478,跨寬比14.93。

三角架包括主縱梁(截面1.0m×Oo5m,6=22ram),前橫梁、後橫梁,後錨梁(均由 2[45a組成)、立柱(由2 E 40組成)、斜拉帶,吊帶,吊桿等。行走系統由主行走系統(滑 遣、滑板 圓鋼蕊),前吊桿行走系統(車輪,軸承,輪軸等)及掛梁行走系統組成。底平 臺包括下橫梁(截面0.5mx0.25m,b=22ram),後下橫梁(截面0.5m×0.25m,6=22mm)。底縱梁(由2[36a組成)以及加勁桁等。模板支架全部焊接,以增強整體性。內模采用組臺鋼模拼裝,異形地方用自己加工的鋼模或術模拼裝前端模板和側模與頂模分開,以便拆模。

為保證掛藍具有足夠剛度,主要受力構件縱梁均采用鋼板焊接成箱形斷面,橫梁和立柱用鋼板與型鋼聯接而成。同時,為增加穩定性,在兩立柱間加設兩片加勁桁,在主縱梁之問設置三遭加勁桁。山於後橫粱處於斜拉索後面,為移動掛籃方便,其吊桿行走系統由掛粱受力,代替用後桿行走,整個掛籃承重約220噸,自重約119噸。

三角斜拉式掛籃的剛度及穩定性經過計算滿足要求。在澆築砼耐,掛籃系系受力集rJ 表現在後錨力與砼重量相平衡掛籃移動分兩部分,先解除後錨系統和前、後橫梁的吊帶,使底平臺、支架及模板的重量由前吊桿行走系統和掛梁行走系統承擔,接著將三角部分(即承重部分)移動到位並錨固在已澆好的梁段上,然後將支架和內模下降2m(以便移動下平臺時,支架和內模能順利通過橫隔板),再移動支架、內模及下平臺,就位後將支架和內模提升到位。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