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八月十五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

八月十五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

起源

中秋節是古代崇拜天象的遺跡——敬月習俗。在二十四節氣的“秋分”時節,是壹個古老的“中秋節”,而中秋節則來源於傳統的“中秋節”。

在傳統文化中,月亮和太陽是壹樣的,這兩個交替的天體成為祖先崇拜的對象。中秋節慶祝活動起源於古代人們對月亮的祭祀,是中國人祭祀月亮習俗的遺留和衍生。向月亮獻祭是中國非常古老的習俗。其實是中國古代壹些地方的古人對“月神”的壹種祭祀活動。

據考證,“中秋節”最初定在幹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這壹天。但由於歷史發展,後來使用了農歷(夏歷),於是“中秋節”就從幹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轉移到了夏歷(陰歷)的八月十五。中秋節是秋季季節習俗的綜合,其中包含的節日習俗大多有著古老的淵源。?

習俗

祭月是我國非常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壹種崇拜活動。古代有“秋暮暮月”的習俗。夕月,即拜月神。自古以來,在廣東的壹些地方,人們有在中秋節晚上崇拜月亮神(月母和月光)的習俗。

在拜月,壹個大香案被搭起,祭品包括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和葡萄。月下,把“月神”牌位對著月亮的方向,紅燭高燃。全家輪流拜月,祈福。祭月賞月緬懷,表達了人們的美好願望。

祭月作為中秋節的重要儀式之壹,從古至今壹直延續著,並逐漸演變成壹種欣賞和贊美月亮的民間活動。同時也成為現代人渴望團圓,寄托美好生活願望的主要形式。

擴展數據:

當地風俗

在中國南方的許多地區(如江西吉安、廣東潮州和四義、福建晉江),仍有燒塔的習俗。壹般在農歷八月十五或之前幾個晚上舉行,參加的多是青少年。在湖南、貴州兩省,流傳著“偷菜”的習俗。

每到中秋節,家家戶戶都會把前門和後門半開,讓別人進屋拿吃的,越是“偷”吃的,主人越高興。

除了吃月餅,四川省的人們在中秋節也要“打”,殺鴨子,吃芝麻餅和蜂蜜餅。有的地方會點橘黃色的燈,掛在門口;也有小孩子在柚子上上香,在街上揮舞。這種習俗被稱為“跳流星球”。

湖北省慶祝中秋節的習俗是,人們應該在中秋節前半個月左右開始送禮物。根據中國的傳統習俗,年輕壹代必須拜訪他們的長輩,並給他們禮物。常見的禮物有月餅、紅糖、肉等。中秋節晚上,是全家人吃晚飯的時候。有些人在家裏準備盛宴。如果房子有院子,他們就把餐桌搬到室外,邊吃邊賞月。現在,更多的人選擇在酒店預訂。

湖北土家族有中秋節“殺鴨”、“摸秋”、“拜月”等習俗,是土家族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吃月餅是土家族和漢族共有的習俗。

山西太原、晉中等地中秋節期間,有吃“明月扁食”的習俗,看起來像月亮。交子數等於當年的太陰月數,即今年有12個非閏月,每多壹個閏月加壹。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