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將鴨子洗幹凈,盡量剔除鴨子皮下的脂肪,這樣可減少肥肉的攝入量,然後將其放在開水中燙熟,撈出後切成小塊狀待用。接著,在鍋中倒入精制油,放入姜片爆炒至香味飄出,加入鴨塊壹起煸炒,加鹽及黃酒煮開即可。然後,妳將鴨塊盛入碗中,加入姜汁(超市裏有賣),用小火蒸2小時即可。
素姜母鴨(5人份)
材料壹:
可樂壹瓶
姜片少許
川芎、青杞、當歸、紅棗、肉桂各少許
材料二:
香菇幾粒切塊
香菇頭少許剝開四片
面筋丸取小粒的幾粒剝開四片
香菇素丸五粒
素雞丁適量
調味料:
麻油
冰糖
鹽
香菇精(代替味精)
作法:
1.麻油放入姜片爆香備用,補品用紗布袋裝入,紅棗除外。
2.材料二以熱油炸過。
3.白水六分滿,放入補藥包、紅棗及爆香的姜片,煮滾到補藥味出味,再放入全部素材,煮到面筋軟了,再到入可樂,最後調味即可。
PS:添加可樂是綜合了口味,可驅寒又避風邪,患有感冒者也可以放心食用。
PS:面筋不能用切的,用手剝開才有脆脆的口感,取用小的是讓每壹塊都含著外皮,才有真實感。
姜母鴨
原料:
鴨壹只,黑芝麻油3大匙,米酒1瓶,鹽少許,糖少許
做法:
1、買鴨子時先去內臟,回家後洗凈剁成塊,老姜去皮後洗凈拍碎
2、鍋燒熱,將黑芝麻油加熱,先炒姜,再放入鴨塊炒到鴨肉表皮有點焦幹,加水1200毫升,撈去浮沫,改小火煮20分鐘。
3、倒入1瓶米酒,加鹽、糖調料,續煮10分鐘即可。
姜母鴨的制法
原料:紅面番鴨1只約1000克、老姜200克、芝麻油(以黑芝麻油為好)200克、豬棒子骨500克、廣東米酒50克、冰糖20克、白糖30克、醬油150克、幹辣椒10克、香蔥20克、精鹽10克、味精15克、特制黑、白藥料包2個(均為粉末狀)、鴨心、鴨肝、鴨胗、鴨腸、鴨血、水發粉絲、洋白菜、水發腐竹各5盤,雜面適量。
制法:
1、番鴨宰殺後治凈,取出鴨雜,將鴨身剁成3厘米大小的塊,鴨頭順長壹劈為二,再橫著斬為兩截;老姜去皮洗凈,用刀在菜墩上拍松,再用手撕成條;豬棒子骨洗凈,放入清水鍋中,用大火燒沸後撇凈浮沫,轉用中小火熬至湯色乳白,撈出棒子骨;幹辣椒去蒂去籽,切為細末;香蔥擇洗凈,也切成細末;鴨心、鴨肝、鴨胗、鴨血均切片;鴨腸切節;水發粉絲、水發腐竹均切節;洋白菜切塊。
2、炒鍋置火上,放入芝麻油燒熱,將鴨塊倒入鍋中,翻炒約15分鐘,至鴨塊水分將幹且快熟時,撒入白色藥料1包,續炒至藥料香味溢出時,起鍋盛入高壓鍋中,摻入棒骨湯,調入精鹽、味精、廣東米酒和冰糖,再投入黑色藥料2包,然後加蓋上火,至上氣後壓約15分鐘。鍋離火,再燜約15分鐘,揭蓋,將鴨塊撈出裝入盆中,鍋中燉鴨原湯留用。
3、凈鍋上中火,放入芝麻油燒熱,倒入姜條翻炒至姜條水氣將幹且收縮變小時,撒入白色藥料1包,續炒約3分鐘,起鍋裝入大碗內待用。
4、把醬油倒入壹大碗內,放入白糖攪拌,至白糖溶化後,再放入幹辣椒末、香蔥末及少許芝麻油,待調勻後即成姜母鴨小料汁,然後將小料汁分盛於若幹個小碗內作為味碟,待用。
5、先把姜條分別裝入火鍋中墊底,再將鴨塊分別盛入火鍋中,然後將高壓鍋中的燉鴨原湯及適量棒骨湯分別倒入火鍋中,再將火鍋端上火,燒沸後,置於酒精爐上,隨小料汁味碟及鴨心、鴨肝、鴨胗、鴨腸、鴨血、水發粉絲、洋白菜、水發腐竹等配菜上桌,即成。
操作要點:
1、黑色藥料包的主要成分為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草果、首烏、香葉等;白色藥料包的主要成分為三奈、白芷、良姜、南姜、白胡椒等。
2、番鴨宰殺後壹定要洗凈,且剁成的鴨塊要求大小盡可能壹致。
3、用高壓鍋壓鴨塊時,壹定要掌握好時間,不可將鴨塊壓得過軟。
4、姜條不可撕得太粗或太細,壹般以0?8厘米粗細為宜。且姜條要瀝幹水分,便於炒制。
5、調制小料汁時加入白糖,是為了減低其鹹味,但白糖切不可放得太多。另外,小料汁中的幹辣椒末也不可放得太多,以微辣為好。
6、最後煮食的雜面,是指用五谷雜糧搟制而成的面。
最後壹個方法比較麻煩.妳就看前面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