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進行豇豆的早熟栽培?

如何進行豇豆的早熟栽培?

豇豆過去在大棚裏栽培的不多,主要是露地或地膜覆蓋栽培,由於豇豆是耐熱蔬菜,壹般要3月下旬或4月初才定植大田,6月初才采收,上市期晚,采收期不長,經濟效益也差。近年來人們利用地膜加小拱棚或大棚栽培,將播種期提前到2月下旬,由於保護設施可抗禦其生長前期的低溫,使豇豆的生長發育提前,到5月上、中旬采收,提早20~30天上市,當時的豇豆是壹種時令蔬菜,售價達5~6元/千克,大棚豇豆的前期產量(6月10日前)比露地或地膜高2~3倍,前期產值和總產量也增加,每667米2產值可達4000元,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故利用塑料大棚栽培早熟豇豆是壹項值得發展的新技術。

(1)品種選擇

作大棚早熟栽培的品種,都用適宜各地消費習慣的早熟品種,四川栽培較普遍的有紅嘴燕、之豇28-2、成豇3號、成豇5號等。

(2)豇豆大棚栽培技術

①培育早熟壯苗 早春豇豆直播後,氣溫低,發芽慢,遇低溫陰雨,種子容易發黴爛種,成苗差。大棚豇豆需提早育苗,這是早熟栽培的關鍵性技術措施,可采用釀熱溫床或電熱溫床育苗,於2月下旬播種,可采用營養缽育苗,種子精選後,播於育苗缽中,育苗缽內裝園土、農家肥配制的營養土,播種前澆透水、每3粒種子播壹起,播後蓋壹層土,將育苗缽擺在溫床上,用竹片拱小棚,上蓋塑料薄膜,註意苗期管理,出土以前不揭薄膜,膜內溫度保持25~30℃,子葉展開後白天可降至20~25℃,夜間15~20℃較為理想,最低不低於5℃。經常保持濕潤,註意通風換氣。這樣,幼苗生長整齊健壯,移植後生長旺盛。

②定植 豇豆根深耐旱,附生的根瘤菌不多,加之生育期較長,要連續開花結莢,需要較多的養分。因此,在定植前必須深耕,施足基肥,每667米2基肥用量:有機肥料5000千克、過磷酸鈣25~30千克、草木灰50~75千克或硫酸鉀10~20千克,深耕前施入遲效性肥料,翻至土壤下層,整地作畦時表土再施入充分腐熟的速效性肥料,栽植前整地築高廂,廂寬包溝1.3米,溝深25~30厘米,適量噴施除草劑,立即覆蓋地膜,扣上大棚。

在3月上、中旬定植,定植選擇晴朗和暖天時進行,將地膜用刀片劃口後栽入,栽植密度45~50厘米×26厘米,栽苗後將幼苗四周孔隙用細土蓋嚴。

③田間管理

溫度管理:定植活棵階段要註意保溫少通風,以提高棚溫,有利於緩苗,待蔓葉開始正常生長後,晴天中午要揭膜通風,開花初期隨著氣溫的升高逐漸加大通風量,以免因溫度過高引起徒長和落花。

肥水管理:豇豆需要有壹定數量的優質基肥,才能保證全生育期生長需要,但基肥過多也造成植株徒長,調整好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是大棚栽培生產的關鍵。前期除定植後澆1次肥外,要盡量控制肥水,尤其是氮肥的使用,防止植株只長蔓葉,不形成花序。植株基部出現花序時開始追肥,當植株大部分出現花序時要施重肥,此時絕不可使葉片發黃,以後每采收2~3次需追肥1次,追肥時使用復合肥效果更好,壹般每667米2施5~10千克,保證植株不早衰。

植株調整:大棚內支架不宜過早,早了遮蔭,但過遲蔓莖相互纏繞,不利搭架,壹般到蔓莖抽出後才開始支架,雙行栽植的搭成人字架,將蔓牽至人字架上,莖蔓上架後捆綁1~2次。

豇豆每個葉腋處都有側芽,每個側芽都會長出壹條側蔓,若不及時摘除下部側芽,會消耗養分,嚴重影響主蔓結莢;同時側蔓過多,架間郁蔽,通風透光不好,引起落花而結莢少,所以必須進行植株調整,這是壹般露地豇豆栽培容易忽視的,調整的主要方法是打杈和摘心。

打杈是把第壹花序以下各節的側芽全部打掉,但打杈不宜過早,過早打杈影響側枝生長,壹般有6~9厘米長時才打掉,但在第壹花序以上各節的葉芽應早摘除,以促花芽生長。

摘心,主蔓生長到架頂時,應及摘除頂芽,促使中、上部的側芽迅速生長,若肥水充足,植株旺盛時,可任其生長,形成中、上部子蔓橫生,各子蔓每個節位都著生花序而結莢,為延長采收盛期奠定了基礎,至於子蔓上的側芽生長勢弱,壹般不會再生孫蔓,可以不摘,但子蔓伸長到壹定長度,大約3~5節後即應摘心。

④采收 在嫩豆莢已發育飽滿,種子剛剛顯露時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