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易牙、太和公、膳祖、梵正、劉娘子、董小宛、宋五嫂、蕭美人、王小余。
1、伊尹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50年),姒姓,伊氏,名摯,生於莘國(河南洛陽)。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為氏。
夏末商初政治家、思想家,商朝開國元勛、道家學派創始人之壹、中華廚祖。
聰明穎慧,勤學上進,耕作於有莘國。商湯三聘之後,輔助商湯打敗夏桀,為商朝的建立做出不朽功勛。
擔任丞相後積極整頓吏治,洞察民心國情,推動經濟繁榮、政治清明。歷事成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輔政五十余年,為商朝富強興盛立下汗馬功勞。
沃丁八年(公元前1550年)逝世,終年壹百歲,以天子之禮葬於亳都(今河南商丘市)。以表彰他對商朝做出的偉大貢獻,後世奉祀為“商元聖”。
伊尹是歷史上第壹個以負鼎俎調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國家的傑出庖人。他創立的“五味調和說”與“火候論”,至今仍是中國烹飪的不變之規。
2、易牙
易牙,春秋時代壹位著名的廚師,也有寫成狄牙的。他是齊桓公寵幸的近臣,用為雍人。易牙是第壹個運用調和之事操作烹飪的庖廚,好調味,很善於做菜。
易牙作為雍人,擅長於調味,所以很得齊桓公的歡心。因為他是廚師出身,烹飪技藝很高,他又是第壹個開私人飯館的人,所以他被廚師們稱作祖師。
3、太和公
太和公,春秋末年吳國名廚,無錫人。精通制作水產品為原料的菜肴,尤以炙魚聞名天下,尤得吳王姬僚的喜愛。
吳公子姬光為了謀奪王位,拜請勇士專諸除掉姬僚。專諸得悉僚愛吃魚,便在太湖畔拜太和公為師,學做廚師,學藝3個月,終於把炙魚手藝學成。
姬僚貪吃這道好菜,特來參加姬光的家宴,專諸置短劍於烤好的鯉魚腹內,借上菜之機靠近姬僚,當場把僚刺斃,專諸也被吳王衛隊亂刀殺死。太和公的超凡手藝,竟被用於宮廷之亂,這連他自己也是始料不及的。
4、膳祖
膳祖,為唐朝壹代女名廚。段成式編的《酉陽雜俎》書中名食,均出自膳祖之手。中國古代十大名廚、膳祖。
膳祖唐朝丞相段文昌的家廚。段文昌對飲食很講究,曾自編《食經》50章。因他曾被封過鄒公, 當世人稱此書為《鄒平郡公食憲章》。
段文昌府中廚房題額叫 “煉珍堂”,出差在外,住在館驛,段文昌便把供食的廚房叫“行珍館”。主持“煉珍堂”和“行珍館”日常工作的就是膳祖,她對原料修治,滋味調配,火候文武,無不得心應手,具有獨特本領。
段府40年間,這女廚師長從100名女婢只選中9名傳藝。段文昌的兒子段成式編《酉陽雜俎》,裏面的吃食就是出自他們家那位女廚師所做的飲食。
5、梵正
梵正,為五代時尼姑、著名女廚師,以創制“輞川小樣”風景拼盤而馳名天下,將菜肴與造型藝術融為壹體,使菜上有山水,盤中溢詩歌。
梵正是拼盤的始祖,以創制”輞川圖小樣”風景拼盤而馳名天,輞川小樣是用膾、肉脯、肉醬、瓜果、蔬菜等原料雕刻、拼制而成。拼擺時,她以王維所畫輞川別墅20個風景圖為藍本,制成別墅風景,使菜上有風景,盤中溢詩情。
百度百科——古代十大名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