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只有食物的味道會留在記憶深處。
作為壹個吃貨+流浪者,在異鄉漂泊了十幾年。飯後經常會想起家鄉的壹些特色美食,回憶起自己的味蕾。
在我的記憶中,印象最深的是炒辣椒,壹種土的家鄉菜。
“炒辣椒”,光看這道菜的名字,很多人就突然覺得辣是從舌尖上來的,肯定不敢吃!
其實“炒辣椒”是湖北省的家常菜,是用玉米或大米和辣椒發酵後制成的。入口微酸,酸中帶辣,辣中帶酸,沒有想象中的猛烈。
在遼闊的湖北省,這道菜有不同的叫法。在湖北省京山區保康、荊州壹帶,叫炒辣椒。在湖北恩施,叫“炒廣椒”。在保康和恩施也是最有名的。
其實“炒辣椒”裏沒有“辣椒”,只有鮮紅的辣椒。只是中國部分地區的方言把辣椒這種舶來品叫做胡椒,壹直流傳至今。
“胡”曾是中原西部和北部少數民族及其外族的統稱。後來,中原人把“胡”字加在所有從這些地區甚至其他外國輸入中原的物品上,如(二胡)、胡闖(麻紮)、核桃(胡桃)、胡蘿蔔等。
胡椒起源於南美洲,明朝傳入中國。起初是作為觀賞用的花,在中國清代就有人食用。在中國的壹些地方,辣椒被稱為“花椒”、“廣椒”,壹直流傳至今。
“炒辣椒”的學名是“胡椒”。因為“福”的意思是“剁碎的蔬菜拌上米粉、面粉等調料就可以儲藏了。也指腌制食品。』
而且“福”和“炒”是諧音,所以這道以辣椒為食材之壹的菜也被村民稱為“炒辣椒”。
炒辣椒原料簡單,制作也不復雜。農村家家戶戶都能做,也有制作。記憶中的味道永遠是媽媽做的最好吃的。
在湖北保康縣和荊州、恩施壹帶,用玉米和花椒制作炒辣椒。在湖北的其他地方,大米也被用來制作它。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夏末,既是農閑季節,也是紅辣椒豐收的季節。老家的壹些婆婆阿姨也在忙著做炒辣椒。
首先把飽滿有光澤的玉米粒挑出來,仔細篩選,洗凈,曬幹,用機器磨成玉米糝(玉米渣)。
接下來,剁碎辣椒,洗凈從地裏摘下來的紅辣椒,擦幹表面的水。去掉蒂後,放在壹個巨大的木盆裏,放壹些大蒜。準備壹個大砧板,兩把菜刀,戴上橡膠手套,剁辣椒就要開始了。
切辣椒是壹項艱苦的工作。紅辣椒如秋老虎。強烈的辣味直沖鼻孔,熏得眼睛睜不開。
辣椒汁偶爾沾到手裏,更是火辣辣的。如果妳碰到妳的眼睛,會更痛。
小時候在媽媽身邊玩。不小心把辣椒水濺到眼睛裏了,我就捂著眼睛疼的上躥下跳。
壹朝挨打,十年怕井繩。以後人們看到別人切辣椒都會站得遠遠的。從那以後,我漸漸明白了生活的艱難和母親的艱辛。
熟練的農村婦女瞇著眼睛,上下揮舞著兩把菜刀。壹顆顆帶籽的鮮紅辣椒,突然變成了壹堆堆鮮紅的辣椒粉。
剁碎的辣椒,瀝幹多余的水分,然後用玉米糝和鹽攪拌均勻,放入缸中腌制。
我老家的炒辣椒壇子就是那種肚子大嘴巴小的瓦罐。罐蓋是密封的,以免空氣有機會進入。這樣處理的炒辣椒,存放兩三年也不會變質。
這是壹種土著的食物儲存和保存方法,由聰明的勞動人民在沒有冰箱的情況下創造和應用。
只要有新鮮的紅辣椒就可以做。有的家庭用幾個壇子制作,采取“吃舊壓新”,保持連續性。
炒辣椒(胡椒)的方法:
(1)先將洗凈曬幹的玉米磨成玉米糝(如果用大米做炒辣椒,必須先洗凈曬幹,磨成碎米粒);
(2)紅辣椒洗凈瀝幹水分,去椒蒂,剝蒜皮;
(3)手上戴上橡膠手套,用刀將瀝幹水分的紅辣椒和蒜瓣剁碎,撒四次鹽腌制剁碎的辣椒和蒜瓣;
(4)約15分鐘後,瀝幹碎辣椒,加入玉米糝(或碎米粒),攪拌混合,再等五分鐘,放入壇或缸中;
⑤拌好的炒辣椒放入壇子時,壹定要壓實,然後蓋上蓋子隔絕空氣。
經過半個月的自然發酵,打開蓋子,淡淡的炒辣椒的刺鼻氣味,鮮紅的辣椒浸在金黃的玉米芯裏。此時炒好的辣椒黃中帶紅,點綴著幾顆鮮紅的碎辣椒。
炒辣椒發酵的時候不能放水,但是炒出來的辣椒晶瑩潤澤。原因是辣椒本身攜帶的水分在發酵過程中浸泡在玉米糝中,所以炒出來的辣椒有壹種酸辣相結合的味道。
炒辣椒的食用比較靈活,可以素菜、清蒸、油炸、水煮。
肉類可以搭配五花肉、臘肉、小魚、肥腸。蔬菜可以配土豆、胡蘿蔔、蓮藕。
炒辣椒可以搭配各種素菜,蒸辣椒可以做成蒸肉和蔬菜。
湖北監利地區是最辛苦的地方。也許是因為當地盛產魚,所以有壹種用炒辣椒和魚做成的湯。其中壹種湯叫“炒辣椒水煮魚”。炒辣椒燉的魚特別入味,麻辣燙的湯汁又濃又好吃,還特別上菜。
在遼闊的湖北省,由炒辣椒衍生出來的菜肴十分豐富:炒薯片、炒薯片、炒蓮藕、炒肥腸、炒臘肉。......
就算是分開炒,也是壹道好菜。
而且炒辣椒沒有那麽多復雜的程序,沒有那麽多調料,因為炒辣椒有它自己神奇的味道。
在湖北保康壹帶,炒辣椒炒五花肉最為常見。
“辣椒炒五花肉”方法:
①五花肉洗凈切片,大蒜切成蒜米,蒜葉切成小塊,準備適量的炒辣椒;
2鍋中放少許油,放入五花肉爆油,放入大蒜炒香;
(3)加入炒好的辣椒,翻炒均勻。準備吃的時候加入蒜葉和少許鹽。
辣椒和玉米,兩種都產自南美的食物,在明代傳入中國時,在壹次“炒辣椒”中奇妙相遇。
拿起壹根筷子炒辣椒,放進嘴裏,細細咀嚼,微酸微辣中帶著玉米的原味和五花肉的鮮香。妳有我,我有妳。
這樣炒的五花肉,用辣椒炒的,油而不膩,辣而不燥,唇齒間有淡淡的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