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冬青筍的生長期有多長?

冬青筍的生長期有多長?

冬筍的種植時間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品種特性、設施情況以及每年的種植留茬安排來確定。長江流域冬筍在露地越冬,以春、冬季為主。壹般在第壹年的9-65438+10月播種,40-50天幼苗長出5-6片真葉時即可安全越冬。第二年春天返青後,它們有足夠的時間長出葉子,在4-5月份可以獲得高產。

冬筍(生菜)的種植環境

冬筍(萵筍)是半耐寒蔬菜,喜冷涼,稍耐霜凍,怕高溫,熱季生長不良。

冬筍(生菜)是日照充足的長日照作物;對土壤的酸堿反應敏感,適合在微酸性土壤種植。

冬筍(萵筍)根系淺,吸收能力弱,對氧氣的要求高。沙壤土和壤土是種植冬筍(生菜)的最佳土壤。

冬筍(生菜)的田間管理

春生菜以苗越冬,前期生長緩慢,需肥少。栽後要用稀糞澆壹次水。行間套種確實不能施基肥的,壹年施糞肥1-2次,每畝1,000-1,500斤,結合中耕和疏土,促進根系生長。入冬前要控制肥水,避免虛長,增強耐寒能力,安全過冬。春天過後,莖葉迅速生長。進入團棵期後,及時中耕松土,提高土壤溫度,結合追肥壹次,每畝施30%人糞尿1000公斤。植株關閉後,莖稈肥大加快,需要大量肥料。追肥2-3次,共2000-3000公斤人糞或30-40公斤尿素,保證莖膨大。施肥不能太晚,以免造成莖裂。

選擇良種,低溫催芽,培育壯苗。選擇耐熱性強、對陽光反應慢、不易抽薹的高產品種,如超耐熱生菜。6月下旬播種,苗床選在地勢高燥、土壤肥沃的地方。播種前浸種催芽,以利出苗。方法是將種子用清水浸泡24小時,取出洗凈,用紗布包好,放入冰箱。在-3℃至-5℃處理24小時後,將已形成冰塊的種子放在室內陰涼處,讓其逐漸融化,3-5天後當80%的種子裸露時播種。也可以把浸泡過的種子掛在離水面30厘米的井裏,加速發芽。種子發芽後,拌少量細沙均勻播種,每平方米播種2-3克。播種後,淺蓋營養細土,邊上鋪遮陽網,補足底水。邊框上方的小拱棚用遮陽網和農膜覆蓋,遮陽保濕,促進出苗。出苗後,去掉地表遮陽網,鋪細土穩苗;晴天早上8點覆蓋腳手架上的遮陽網,下午5點後拆除;陰天不覆蓋,雨天及時用遮陽網和農膜覆蓋;二真葉後逐漸減少覆蓋時間,苗期註意地下害蟲和釘螺的防治。22-25天即可移栽。

合理密植,遮蔭保濕。7月中下旬萵苣苗展開4-5片真葉後,傍晚或陰天帶土移栽,壹般行距33厘米,株距30厘米。註意大小苗分階段移栽,栽後給活樹澆水,大棚蓋遮陽網,促緩苗。

及時施足基肥和追肥。生菜收獲需要1個月以上。如果沒有肥料,植株長勢不好,容易早期抽薹,產量和品質下降,所以基肥要充足。壹般每畝施腐熟人畜糞便2500-3000公斤,或腐熟雞糞1,000公斤,45% NPK復合肥25-30公斤,翻耕翻耕作畦。生菜蘇醒後施1-2倍稀肥,促進幼苗生長。蓮座期後,肉質莖開始膨大時,結合澆水,每畝施尿素15-20kg。

適當的收獲。當萵苣的心葉與最高的葉尖齊平時,就可以收獲並上市了。平均畝產1800-2000斤,收入3000元左右。

冬筍(生菜)種植的病害防治

冬筍(萵筍)主要有霜黴病、菌核病、病毒病、灰黴病,以預防為主。當滿足生菜生長的適宜溫度(白天不超過24度,夜間不低於10度)時,及時通風除濕,可以預防病害的發生。壹旦發病,應根據病情及時服藥,防止病情擴散。

霜黴病:益快凈2000~2500倍液噴,安可2500倍液噴。

菌核病:速克靈1000倍液噴霧,農力靈1000倍液噴霧。

病毒性疾病:病毒A500倍液噴霧,菌克多克1000倍液噴霧。

灰黴病菌:用800倍施樂嘉和600~800倍速克靈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