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號是當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壹款核潛艇,它極大地提高了美國海軍的戰鬥能力。“夏威夷”號的橫空出世,使美國潛艇海軍力量占據“世界統治地位”。
“夏威夷”號是美海軍“弗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艇中的第3艘,由通用動力公司與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聯合建造。諾·格公司負責潛艇艦首、艦尾、潛艇指揮臺圍殼等部分的建造,通用動力公司則負責船體、輪機艙、指控與控制系統等部分的建造。
“弗吉尼亞”級潛艇是冷戰結束以後美海軍建造的最新型潛艇,將為美海軍提供需要的能力,以迎接21世紀面臨的威脅與挑戰;它們具備有隱身、先進監視能力,並特別增強了特種戰能力,能夠滿足美海軍的多任務需求。
“弗吉尼亞”級潛艇能夠發射具有極高精確度的“戰斧”巡航導彈,從而能夠對岸上目標發起攻擊;它們還能夠對陸地、近岸水域、或者其它海上部隊進行長期秘密監視活動。除攻擊與監視能力外,它們還具有反潛、反艦戰能力,為特種部隊提供投送和支援能力,從事布雷和雷區地形測繪活動。由於增強了通訊聯絡能力,它們還能夠與航母打擊大隊作戰整合在壹起,為戰鬥大隊和聯合特遣部隊提供重要的支援。
“夏威夷”號潛艇水下排水量高達7800噸,艇身長116.8米,水下最大航速可達34節,可載船員134人,最大潛深約500米。俄羅斯AK級攻擊型核潛艇
該級艇為孔雀石設計局設計。前7艘是AKI級,“涅爾帕”、“獵豹”和“毒蛇”是AKⅡ級,剩余的是AKI級改進型。包括已建造和正在建造的***有16艘,其中兩艘已退役,壹艘未完工就已在***青城造船廠拆解。最後兩艘目前正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廠緩慢建造,可能也永遠無法完工。
該級艇有1個特別明顯的很長的水平舵,具有與S級艇同樣寬闊的艇體,而且與VⅢ級相比降低了輻射聲級,VⅢ級是按常規設計的。
在後來的AK級艇上,壹些凸出的非聲傳感器出現在水平舵的導邊上以及前外殼上。這些傳感器類似於80年代初在HⅡ級上試驗的設備。艦橋及外殼的工程標準明顯比其它級別要求的質量高。
該級艇通過降低噪聲級、抑制邊界層及消除主動噪聲,得到不斷的改進。艇體經過改進後,增加了6具外部魚雷發射管,而且AKⅡ級加長了3.7m,以便進壹步降低噪聲。下潛深度450m。
該級艇裝有“活潑泉”衛星通信系統。***青城造船廠建造的該級艇在太平洋艦隊服役。其中第壹艘在1996年退役,第二艘在1997年退役。
該級艇總長110米,水線長103米,寬14米,吃水10.4米;水面排水量7500噸,水下9100(AKⅡ為9500噸);水下航速28節,水面10節;人員編制62人(軍官31人)。
動力裝置:核動力,1座190MW的VM-5壓水堆,2臺GT3A汽輪機,功率35兆瓦;2臺應急推進電機,功率552千瓦,單軸;2個推力器,功率740千瓦。
導彈:彩虹設計局SS-N-21“桑普森”(“石榴石”)潛射巡航導彈,用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攻擊陸上目標,慣性地形跟蹤,射程3000千米,200千噸當量的核彈頭,圓概率誤差150米,約在200米的高度上飛行。到適當的時候將裝載“阿爾法”SS-N-27潛射巡航導彈。SA-N-5/8“箭”便攜式防空導彈發射器,18枚導彈。
SS-N-15“星魚”反潛導彈,用530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慣性飛行距離45千米,戰鬥部為200千噸當量的核彈頭或40型魚雷。
SS-N-16“種馬”反潛導彈,用650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慣性飛行距離為100千米,戰鬥部為200千噸當量的核彈頭或40型魚雷。
魚雷:4具533毫米和4具650毫米魚雷發射管。使用530毫米和65毫米魚雷。可用管襯把650毫米的發射管降為533毫米。總***40枚武器。此外,改進AK級和AKⅡ級在艇艏上部還有6具額外的533毫米外部發射管。
對抗措施:“圓邊帽”電子戰設備,雷達偵察儀。
雷達:“魔對”或“魔半”對海搜索雷達,帶有背靠背天線,與電子戰設備在同壹桅桿上。
聲吶:“鯊魚鰓”艦殼聲吶,主被動搜索與攻擊型,低中頻。“鼠叫”艦殼聲吶,主動攻擊,高頻。“魚工3甚低頻被動拖曳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