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住在海邊的漁民就不壹樣了。他們不僅能看到大王烏賊,還需要和大王烏賊打交道。
壹天,三個漁夫出海打魚。突然,他們發現幾只海鷗在前面的海裏盤旋。根據經驗,海鷗盤旋時總有獵物。所以,他們決定先看壹看。把船劃近後,我看到在飛鳥的下面,其實是壹條巨大的大王烏賊:它綠色的身體隨著潮水在水面上漂流,仿佛在享受日光浴。
漁民看到這種情況後,很驚訝,但仔細壹看,卻覺得很開心。當他們看到國王魷魚看起來生病了,他們打算抓住它。平時伊朗人經常用大王烏賊的肉做誘餌。這幾百斤肉餌怎麽可能白白放過!但是他們缺少合適的武器,他們總是只有壹把砍刀。我們做什麽呢漁民們想了很久,決定避開前方,把船繞到大王烏賊的後方,悄悄地接近獵物。壹個漁夫突然抓住了大王烏賊的手腕,另壹個漁夫立刻拿起他的刀砍了下來。剩下的漁夫用力劃著,把船劃回了安全的地方。
遭到奇襲的大王烏賊怒不可遏,用手腕猛砸大海,卻沒有反擊,只是壹味後退。漁民想要趕上它。但是大王烏賊遊得很快,很快就消失在海裏了。
漁民們非常失望。這時,盤旋在空中的海鷗“指示”了大王烏賊的位置。不知道為什麽,大王烏賊從來沒有潛過海,所以成了海鷗的追蹤目標。漁民們使勁劃了壹段距離,終於追上了剛才的大魷魚。他們還是像上次壹樣砍掉了大王烏賊的另壹只手腕。大王烏賊仍然猛烈地拍打了壹會兒翅膀,然後逃脫了。這個過程重復了好幾次,最後大王烏賊精疲力盡。它只能用被割破的手腕機械地拍打海水,但它不再對漁民構成威脅。大王烏賊使出最後壹招:鑄墨,企圖用“煙霧彈”逃脫。
他們向大王烏賊發起了總攻。漁船逐漸靠近大王烏賊,砍刀壹個接壹個將其砍斷,最終砍斷了大王烏賊的頭。隨即,魷魚的身體沈了下去。三個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魷魚頭拖進船艙,凱旋而歸。
事後,這條大王烏賊的頭部和被割下的手腕被送往巴厘島阿克雷博物館,供伊朗動物學家研究。
根據測量,最長的兩個手腕有10米長。大王烏賊眼徑38厘米,頭重約40公斤。
大多數動物學家認為,漁民抓到的大王烏賊生病了,所以無力反擊,潛入水中,並不能顯示其真正的實力。那麽,健康的大王烏賊到底有多厲害呢?讓我們來看看20世紀60年代發生在大西洋的那場戰役。
在大西洋上,特納島以東,來了壹艘法國海防艦。水手們突然發現前方有壹個長約6米的磚紅色怪物。這個怪物有手腕,眼睛向外突出,大約有小口徑炮彈那麽大,嘴裏有壹個大鳥嘴。嚼的時候會發出“嚓嚓”的聲音。怪物不時張開嘴,像鉗子壹樣露出角質喙,向軍艦示威。
隊長下令開火,可是連射了10多發炮彈,都沒有打中怪物。怪物在海裏浮沈,看起來相當自得。此時,“阿萊克頓”號已經駛到了怪物不遠處,船上的壹名畫家也抓住機會即興給怪物素描。船上的水手不甘心,再次炮轟怪物。他們還向怪物扔了壹個大魚叉,但魚叉無法刺入它的身體。後來,壹顆炮彈終於擊中了怪物。怪物抽搐了壹下,大量粘液和壹些半消化的食物從他身體裏流了出來。突然。海面上有壹股惡臭。
然後,水手們用繩子套住怪物的尾巴,試圖把半死不活的怪物拖到甲板上。但是怪物很重,估計有2噸多。結果它的身體被纜繩弄斷,沈入水中。人們爭先恐後地打撈這只怪物,最後只打撈出壹塊重達25公斤的肉。
海防艦返回法國後,船長將怪物的肉交給了法國科學院。經鑒定,被阿萊克頓號船炮擊的怪物竟然是壹只大王烏賊。
伊朗漁民和法國軍艦遭遇大王烏賊,沒有顯示大王烏賊的長度。目前,科學家們對大王烏賊的大小意見不壹。有人根據大王烏賊的吸盤吸出的痕跡判斷捕獲的抹香鯨長度為10 ~ 15米。但是其他科學家認為大王烏賊的長度可以達到45米,有人已經從抹香鯨的肚子裏取出了大王烏賊的手腕。手腕有壹個人的身體那麽粗,手腕上的吸盤有壹個盤子那麽大,吸盤上有像虎爪壹樣鋒利的鋸齒。根據以上描述,科學家推斷大王烏賊可能有20多米長。
65438+70年代期間,大西洋部分海域出現極少數患病大王烏賊,有人趁機捕捉並解剖了壹兩只,從而初步揭開了蓋在大王烏賊身上的“面紗”。經過研究,人們現在知道魷魚的分布範圍是英國、冰島、丹麥、挪威、紐芬蘭海岸,以及加勒比海、日本、菲律賓和澳大利亞北部。這些巨型烏賊通常生活在數百米的水下。它們以魚和海豚為食。
長期以來,人們很難理解為什麽遊速36公裏的大王烏賊總是不肯躲開遊速只有9 ~ 12公裏的抹香鯨,堅持苦戰,直到雙方都輸了。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大王烏賊生性好鬥,它們絕不會放棄任何展示自己實力的機會。
1946 65438+2月,挪威某雜誌報道,壹艘時速19公裏的萬噸級油輪在夏威夷和薩摩亞群島之間突然遇到壹條20米長的大王烏賊。令人驚訝的是,這條魷魚膽子大到直接沖到船上,用手腕猛敲船艙。幸好船尾的螺旋槳割破了手腕,救了全船。
1941年3月,英國運輸船“不列顛”號在大西洋被德國軍艦擊沈,幸存的部分水兵擠進救生艇隨波逐流。晚上,壹名水手突然被壹條大王烏賊拖下水。接著,壹名中尉的腿也被烏賊的巨腕吸住了。他拼命掙紮,當他因為極度的痛苦感到筋疲力盡時,不知什麽原因,烏賊突然拋棄了他,讓他僥幸逃脫。
目前,科學家們對大王烏賊的攻擊性是否是天生的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大王烏賊之所以好鬥是因為饑餓。魷魚屬於軟體動物門的頭足類。它們是無脊椎動物中大腦最發達、視覺最敏銳的食肉動物。由於它們壹天的新陳代謝旺盛,必須大量進食來補充能量消耗,而且經常會主動挑釁。然而,其他生物學家不這麽認為。他們認為大王烏賊有墨囊,可以放“煙霧彈”,還會隨意改變體色來接近獵物,所以不會經常餓肚子。如此瘋狂好鬥,多半是因為中毒,但人們壹直沒能找到中毒的證據。
到目前為止,人們對大王烏賊了解不多。